智慧城市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4



2、城市产业结构问题。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不同的学者从各个视角分别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城市产业的形成过程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过程密切相关。在古代城市阶段,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城市产业主要是为农业产品交换服务的商业、手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在近代城市阶段,工业化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日趋复杂,第二产业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到了现代城市阶段,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中“硬”的物质财富生产越来越让位于“软”的信息财富的生产,城市经济结构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新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合理的产业结构带来的强大动力。而主导产业是城市产业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从事商品生产的工业是现代城市的基本产业之一。轻纺工业经原材料工业,向机械加工和组装工业,再向高技术工业发展,是现代城市工业演进的一般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城市工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从事商品交换的服务业是城市的又一基本产业。有学者指出,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各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出现的共同趋势。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产业结构的知识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使得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第三阶段是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伴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的成长开始突破工业社会的框架,实现向“后工业社会”的产业结构转变。今后的趋向将是信息化过程取代工业化过程。有学者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产业结构合理化;(2)产业结构高度化;(3)产业结构能够发挥资源比较优势:(4)发展环保产业。而这里的资源比较优势,他们认为资本和技术占优势的国家,就应主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占优势的国家,则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资源的比较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资源比较优势的变化,产业结构的类型也应该相应发生变化。

3、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性质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是学者们争议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范围和目标的认识上不同。(2)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土地问题研究。土地是城市的空间载体,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是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较多的探讨。3)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城市规划问题研究。城市规划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首要环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足,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权威性,朝令夕改,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趋同现象严重,城市缺乏个性,学者们对此提出了批评。(4)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进行的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园林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局部建设的成就和宝贵经验,提出了“生态重建”和“生态重构”的城市发展方向,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乌托邦式的理想和远景,而是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5)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中村”现象的研究。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种很特殊的“城市包围农村”的现象。即在城市化过程中,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借助于城乡二元结构,低价征用城郊农村的土地,逐渐将一部分村落包围在建成区内。这些村落起初还在城市郊区,进而位于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最终蜕变为“城中村”。 “城中村” 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是我国城乡不统筹的产物。学者们分析了“城中村”现象的现状和成因,“城中村”现象给城市经营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并建议采取资产量化、住房改造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改善。(6)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研究。有学者指出目前以城市经营取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可能带来五项风险:政府职能越位、城市建设规模失控、土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负担等,进而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和健康发展。(7)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问题研究。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认为这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区别,分析了建设数字城市所需要的条件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城市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重要;城市的发展趋势应是城市个性化、城市生活人性化、决策民主化、管理信息化、扩张多元化、产业服务化和城乡一体化。有学者从世界城市化发展中心转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城市发展,认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转向了东亚地区,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近年来,城市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课题。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竞争力都明显偏低,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竞争力,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院所及政府部门对此作了一些研究。特别是,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对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对国内外城市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对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上。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 2002年在国内领先开辟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和“中国城市竞争力解决方案”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以“IUD全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提出“城市价值链模型”,它的核心是指标体系,其实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有五个层面: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上海社科院在2001年,对中国十个最具代表性城市首次进行比较研究。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序依次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重庆、苏州、武汉、天津、西安、哈尔滨。该项研究从总量、质量、流量三个一级指标出发,下设14个二级指标和7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分析10个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强弱,来体现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倪鹏飞提出了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弓弦”模型,认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城市竞争力,并把竞争力分解为硬分力和软分力,硬分力侧重于评价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软分力则用来衡量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制度创新能力等。也有学者以经济实力、总量实力、市场状况、人才和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政府管理水平等偏重于经济生活方面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城市竞争力。郝寿义等人选择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21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北京等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有学者从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五方面,确立了包括58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对我国265个地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排名。有学者应用“城市发展指数”来评价一个城市在“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城市的经济增长、社会资本拥有水平和利用水平、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和各种资本的日益深化等五个方面,并比较了15个城市在城市发展方面的状况。其他如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也以研究论文、学位论文的形式,对城市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大量而有益的研究。同时,天津建委、杭州市委市政府及统计局、上海、广州、福州、青岛、北京等政府部门也开展了实证研究。

5、城市群体空间研究。城市群体空间的发展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不断涌现的城市群体化现象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不得不由个体走向群体,从而开拓了城市研究的新领域——城市群体空间研究。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最先明确提出城市群概念的当属美籍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Gottma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概念。1957年戈特曼在他发表的《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中首先使用了大都市带这一概念。1961年戈特曼在出版的《大都市带:城市化的美国东北海岸》(Megalopolis: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一书中把美国东海岸5个大城市圈连接成了一个有3000万人口的地区,总称为大都市带。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者开始介绍西方都市区、大都市带的概念及理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特大城市区、巨大城市”、“城镇密集区”、“城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带”等诸多概念和都市区与大城市带的标准。1980年代初,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了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之后,周一星针对中西方城市化的具体差异,提出了都市连绵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体空间结构概念,并初步揭示了它的形成机制。1992年,崔功豪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将城市群体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都市带。1992年姚士谋等在对国内几大城镇密集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出版了《中国城市群》一书。这本书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辽中南等几大城市群做了描述性的介绍,成为国内第一部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国内最近几年出版的关于城市群空间研究的主要著作是姚士谋等的《中国城市群》(第二版)以及张京祥的《城镇群体空间组合》,前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城市群的发展演变规律做了深入的探索;后者则从“圈域”与“区域”两个层面对城镇群体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剖析,从经济、社会、生态、空间整合发展角度提出了群体空间组合的规律。随着我国城市群体空间的发展,围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长株潭等几大城市群开展的实证分析、发展规划研究也得到了加强。有学者对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城市群落或城市圈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规划的区域范围、规划的内容等,认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从其所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城市分工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这就跳出了城市自身的狭小范围,从区域的高度来进行城市发展的规划与设计,把城市置于一个紧密联系着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中来审视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划问题。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课题组承担的《中国城市密集区发展战略研究》(国家“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在分析了我国城市密集区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的城市密集区要采取有区别的发展策略;要着眼于区域的整体发展,以培育、发展、协调为主线,循序推进,建设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城市密集区;在全国逐步构筑以多层次、多样化的城市密集区为核心的整体发展格局。近几年,城市群体在我国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0年颁布的《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在“形成合理城镇体系”一节中提到:“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城镇密集区的发展,与小城镇、中小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列,被确定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在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城市群体在城镇化战略中的地位全面提升,分专节论述了“城市群”的发展,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717.html

更多阅读

智慧城市:从理念走向实践

城镇化和信息化是十八大提出的国家战略,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融合,让智慧城市建设成了时下最热的话题之一。从国家层面,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工信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

赛迪时代智慧城市应用:虚拟化数据中心

2012-08-23 我要评论(0)以“智慧城市建设者”为战略定位,以从建设基础架构到顶层应用的技术方案为实现手段,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迪时代”)在政府服务、工业经济、公共安全、城市应急、社会事业等领域取得了突破

智慧城市市场结构分析 中国饭店市场城市景气分析

      仲量联行酒店及旅游地产投资咨询部和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共同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饭店市场城市景气分析》指出,面对2012年饭店市场受到的新挑战,如入境旅游增速的放缓、国内政策的影响、新增饭店供给的集中以及饭店经营成本

智慧城市as cm 智慧城市在路上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项目一哄而上、基础参差不齐、定位各自为政的现象。  智慧城市概念源于美国,研究如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重新审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如何加大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服务和运行中的创新性应用

声明:《智慧城市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城市经济学科发展动态分析4》为网友国际呆萌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