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改革开放 才能 改革开放没有中间路线可走



  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胡锦涛说,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30年来,中国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只有改革开放 才能 改革开放没有中间路线可走
  中国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中国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就是发展

  我坚持拥护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我国就没有发展的出路。我很赞同《吕氏春秋(察今)》里所讲的,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改革就是发展,发展就是改革,二者相互促进。所以我们要坚持改革是毫不动摇的。但是改革发展可选择的道路是多样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客观的讲,即使不是象邓小平那样的发展道路,甚至是解放前的发展道路,只有没有战争,领导人决策不失误,能真心真意做事情,我想到现在国家也能发展起来。当然,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国家富有了,老百姓的生活就能提高呢?这是需要加以区分的,还与分配制度有关。我们要选择什么样子的发展道路。是选择社会主义公有化道路?还是选择私有化发展道路?

  二、30年改革,实际上选择中间路线的改革,问题还是很多,挑战巨大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曾经有过关于中间路线的案例,但结果往往是中间路线者是失败的。例如清末的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制的改良运动,抗日胜利后的民主党派搞的中间政治路线,华国锋主政也是选择中间路线,相当全民领袖,他既想讨好元老派,又不大力提拔支持自己的新兴派,结果两面都不讨好,只要黯然下台。

  为什么说这三十年的改革是中间路线的改革呢?我们回头这三十年的改革,政治上是坚持公有制改革,表现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经济上口头上坚持公有化改革,但实际上倾向私有化,表现在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走向破产的边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又回到了小农经济的时代。农村的管制放开,大部分农民进程务工,农村的发展进一步恶化,农村的公用事业严重滞后,改革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国有企业大搞MBO管理层收购,加速了私有化。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文化精神领域的私有化。

  今天的文化精神领域改革的方向是错误的,让人民的思想观念更加混乱。大肆宣传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从大的方向看,就是大肆宣传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英雄。如果这30年来改革开放是正确,那邓小平的功劳是非常搞的,但也不全是他的功劳,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胡耀邦、杨尚昆,等等那一代人都是很大贡献。小的方向宣传,就是宣传一些成功人士,企业家,宣传他们的功绩。

  现在的宣传导向是资本家、企业家养活了工人,过去宣传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现在过分的夸大了管理者、资方在发展的贡献,结果造成了人民收入分配的不合理,贫富两极化严重。一部分有钱人在国内是高端消费,甚至到国外消费,而国内大部分劳动者,由于分配制度不合理,他们所得的收入非常,被资本家和企业家剥削的太多,于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失衡,造成国内的需求不足,只能靠出口,一旦国外市场萎缩,势必造成国内产业发展不稳定。这次金融危机应值得我们高层管理很好的反思。

  三、精神文化的私有化强化,与经济政治上坚持公有化相互矛盾,产生的问题巨大

  现在是大力宣传个人价值,个人如何创造财富。大肆宣传哪个有钱的企业家,宣传个人主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实际上,如果没有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的贡献,再聪明的企业家也是穷光蛋。经常看到我们的一些企业家说,我的那个企业创造多少就业,养活了多少工人。这话让人听了就恶心。我没有偏见,我要说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管理者、创建者和普通职工都是有贡献的。这样大肆宣传私有企业的贡献和财富以及社会地位,必然会导致公有制企业管理者心里的失衡,他们会去比较,感到不公平,同样的付出,但收益不一样,没有私有企业的多。这样下去,他们就变法来侵蚀共有企业的财富,消极对待公有制企业的创新问题,这样的结果,公有制企业会慢慢私有化,没有私有化的企业会出现官僚化、腐败问题。

  政治经济上坚持公有化,精神文化宣传私有化、个人化的这种改革路线,实际上是中间路线的改革。问题很多,最大的问题,人民价值观混乱,很少人再去发扬为别人、为集体、为社会的精神,人民相互争利,很多事情内耗掉了。如果不即使调整,最终还是会走到私有化路线。当然,我并没有否认私有化一定不好,只要分配制度合理,私有化也未尝不可。

  四、改革开放的方向值得反思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了,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了,也算得上是我们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小甲子了,60年一甲子嘛。前30年就这么过去了,30年怎么办,要不要对前面反思与总结,大奖特将成绩没有必要的,更多的是要解决问题。医疗、住房、教育这是发展中的问题,也应在发展改革中去解决。问题是应坚持什么样子的改革,要开放什么程度,开放程度以什么来衡量,开放的效果以什么来评价,是坚持公有化改革还是坚持私有化改革,必须说清楚,不要搞中间路线的改革,搞得公不公私不私的,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化的选择和设计。如果要搞公有化改革,所有领域的发展都向向这个目标靠拢,尤其是文化宣传上,不要再大力宣传个人主义了,要宣传“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总之还是那一句话,改革开放没有中间道路可言,要么公有化,要么私有化,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720.html

更多阅读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成功的人多是偏执狂

《苹果风暴》札记《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是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罗夫的著作,也许使用偏执狂这样的词汇定义“生存”有些过了,加在“成功”前面或许更为恰当,就如《醉汉的脚步》作者在谈到世界上的随机性事件的时候,举例说JK罗琳当年

极左或极右与中间路线 什么是极左极右

什么是中间路线?!什么又是极左或极右路线?!如果学者们连这都不敢讲清楚,我只能说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想做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历史的大是大非面前没有参与感的小知识分子而已!以我看来,一、极左路线就是回到以前的在均贫富和强国的名义下,私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唯有改革只有改革

     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改革真正触及灵魂,迎来彻底的重大转身,需要通过一次伟大的战略部署来完成。  这样的国家使命,无疑就聚焦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通过此次全会,描绘一幅深化改革路线图,展

浙江省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 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城乡户籍制度是目前在我国被普遍批评的一种具有福利身份区隔和歧视性的制度,这一制度制定并形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同时也被认定为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最显著标志之一。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共识是众多改革之中最为充分的

临安轻轨最新路线图 “新中间路线”

     在西方,“新中间路线”是一种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中间的政治经济理念的概称,中心思维是不走左和右两个极端,既不主张纯粹的自由市场,亦不主张过度的福利社会。但这个词的引用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和共识,很多人认为北欧的经济模

声明:《只有改革开放 才能 改革开放没有中间路线可走》为网友别做逃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