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改革开放三十年
――写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
白 明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持续进行了三十年。在这三十年时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中国经济已经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不足为奇。此时此刻,我们之所以要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加以“盘点”,并不仅仅是为了弘扬一个时代,也不仅仅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重要意义在于为今后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树立新的坐标。
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看,迄今为止,需要“盘点”之处很多,既包括有所作为之处,也包括无所作为之处,而在有所作为之处当中,不仅包括取得成就之处,还包括出现失误之处。搞清楚了这一切,今后三十年我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为此,有必要从以下六大视角来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动态关联,使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第二个三十年的“所为”与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三十年的“所做”相互串联起来,而不再无的放矢。
第一个观测视角: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有些方面的动作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个三十年就已经展开了,成就显著,遗留给第二个三十年的负担并不是很重。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而这种推动力在改革开放之初表现最为明显。实际上,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基本上遵循了一条先易后难的路径。不难看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比较容易做的事情现在来看几乎都已经落实到位了,而剩下的事情做起来却越来越更加困难。从过去三十年来业已“出手”的举动来看,有些方面改革开放步骤行动起来效果还不错,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没有给下一个三十年留下“尾巴”。
相比之下,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带来的最大推动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长期以来,中国经济过多依托于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空间从总体上看受到制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两个过渡阶段,一个是计划经济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另一个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直到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得以确立,并且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完善至今。
从今后的三十年来看,如无特殊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继续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某些局部环节上尚需进一步完善,也只不过依靠适度修补,而没有必要从整体上去动摇这一经济体制的根基。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较高效率的运行平台,而在今后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后续发展将离不开对这一平台的充分利用。
第二个观测视角: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所产生的驱动力的确显著,但尚未完全实现预期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改革举措,还是开放举措,虽然该出手的已经出手了,但限于历史条件,都有一个尚未成功的问题。因此,就遗留下来的改革开放任务来说,今后的三十年也都有一个仍需努力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始于农村。想当初,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无意间充当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始作俑者。想起来,中国的农村改革也曾经轰轰烈烈,改革进程甚至一度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格局。可是,中国终究是一个历史悠久农业大国,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矛盾也很复杂。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不容易做到立竿见影。迄今为止,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历届政府重视。当然,尽管中央一直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连续多年出台了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个“一号文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乱占耕地现象依然存在、农产品价格严重扭曲、农民收入偏低并且负担过重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不难看出,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以往的三十年充其量也就是整体过程中的一个子过程。至于今后三十年的另外一个子过程,依然可以用“任重道远”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当然,三农问题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从迄今为止的三十年来看,“半拉子”的改革开放进程还体现在诸多方面,应当从长计议,如在发展民营经济、西部经济大开发、中国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的努力与预期目标之间距离还很大,今后三十年的后续工作依然很繁重。
第三个观测视角:固然,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并不是所有改革开放之举都会一帆风顺。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大手笔,在许多方面也的确无章可循,客观上也只能够做到摸着石头过河。既然如此,失误多一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不难看出,在今后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当中,我们必须花费很大气力去弥补上一个三十年遗留下来的欠缺。具体来看,今后三十年内,中国经济发展应当在以下方面来校正上一个三十年所走的路子。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经济的总量虽然在不断扩大,但经济增长方式却相对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据的位置偏重。实际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崛起的初期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应当看到,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权重之所以比较高,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各级党政部门对政绩考察更多侧重于GDP的增长,而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则往往被边缘化。从近些年的情况看,重化工业中应当削减的落后产能为数不少,类似太湖污染这样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在下一个三十年之内,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对上一个三十年的简单接续,而是要一边纠错,一边前行。
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引进在某一时期对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在技术的自主开发方面,中国制造业的步调却相对滞后,出口产品中包含的自主知识产权比重很小,在国际市场上也很难打造出站得住脚的自主品牌。短期看,中国或许能够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以及规模聚积效应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相对有利一些的位置,但长此以往,终究要受制于人。事实上,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受到次贷危机影响,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继续依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难有大的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今后的三十年内,中国制造业在产业技术升级方面将面临巨大的压力。相对来说,及早动手或许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除此之外,在过去的三十年当中,中国在医疗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劳动者权益保护、完善资本市场发育、缩小城乡差别、防止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差距过大等方面都暴露出不少问题,虽然也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但并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只能够在下一个三十年继续寻求破解之道。
第四个观测视角:在以往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矛盾并不是不存在,并不是看不见,也并不是不想解决,但受制于客观条件,并没有看到比较妥善的解决办法出台。相比之下,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经济中一些原来看起来解决不了的难题也出现了解决的希望。
从宏观角度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来说,二元结构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实质上有悖于社会公平原则。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主要依靠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是,从近些年来看,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已难以适应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不难看出,中国经济中的传统二元经济正在受到越来越猛烈的冲击,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能再拖下去了,有必要在今后的三十年中加以统筹解决。
从微观角度看,在当今的中国经济中,也有一些矛盾的破解不能久拖不决。比如说,燃油税的问题说了很多年,甚至《交通法》中也加以明确规定,可是,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在实践当中就是执行不下去。表面上看,国际市场油价过高、农业用油退税复杂、人员安置困难等问题阻碍着燃油税的推出,实际上这些不过都是托词。现在来看,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制度设计问题,而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最终导致部门利益被置于社会整体利益之上。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在今后的三十年中,解决燃油税的问题宜早不宜迟。否则,像燃油税这样的“小”问题尚且难以突破阻力,解决宏观经济层面的“大”问题就更加无从下手。
第五个观测视角: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许多过去并不存在的问题也相继出现,需要积极加以面对。
一方面,随着中国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大国,甚至不排除将来成为经济强国的可能性,中国也必须将自身打造为国际市场上负责任的经济大国。从中国在最近全球金融危机的表现不难看出,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对于各国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来说起到了名副其实的“定心丸”作用。除此之外,中国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直接参与有关大国在拯救国际资本市场方面的共同行动。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只不过是一个开始,作为经济大国,在今后的三十年中,中国将会有更多的机遇去充当国际市场上的“定心丸”。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实际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虽然还享受着人口红利,但在未来三十年里,中国也将一步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是我们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面对着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要从现在做起,为今后三十年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创造必要条件,特别是从建立社会化养老体系与完善退休人员保障制度入手,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问题在过去看起来并不成为问题,但从今后的三十年来看,这些问题或许会成为新的问题,需要未雨绸缪,如中国缺失对矿产资源国际定价权、外资企业向越南等后发国家转移生产能力、中国的食品安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必须及早做好应对准备。
第六个观测视角: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立足于自身的国情,借鉴国外的经验应当受到鼓励,但决不能盲目照搬。从改革开放原来的三十年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始终立足于自主,不符合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不能放任。尽管个别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不排除存在着黄赌毒的现象,但迄今为止,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坚决拒绝依靠黄赌毒在个别地区来营造虚假的繁荣景象。在这个问题上,既然历来如此,今后的三十年就应当更加如此,一些事情到什么时候都不去做。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站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三十年的平台上,虽然本文难以穷尽所有情况难免挂一漏万,但至少可以从上述六个视角出发,去分析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二个三十年中国该如何定位其所作所为。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成绩,也有失误,更有中国经济主动与被动缺位所带来的空白点。对上述成绩、失误以及空白点加以总结,客观上有利于我们认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确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二个三十年遵循什么养的路径。说白了,也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我们应当做些什么事情,不应当做些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