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城市发展的新追求2



2003年2月,中华民族遭遇了百年未遇的巨大灾难。非典型肺炎肆虐,席卷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大城市和巨型城市,如北京、广州、香港,非典型肺炎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危害之深,更是令人触目惊心。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城市规划、城市人居环境及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03年—2005年,上海本市开展了建设健康城市第一轮三年行动。三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协调发展的行动理念。2006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2006年—2008年行动计划》。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召开会议,正式启动了全国健康城市(区、镇)试点工作。成为第一批试点城市和试点区、镇的有: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辽宁省大连市,江苏省的苏州市、张家港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北京市的东城区、西城区,上海市的闵行区七宝镇、金山区张堰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走许多弯路,人们要获得正确的认识不容易,但是,要将正确的认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更难。这与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有关、与一地决策者能力有关、与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取舍也有关,正因如此,国内大多数城市发展正经历着这样的阵痛,如南京久治不愈的恶臭已经成为这座六朝古都挥之不去的“城市之痛”,好在大连等城市已经走出一条以城市环境为亮点的发展之路,为我国城市环境治理写就了一份精美的案例,而上海更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上海的长远、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全国的环保工作做出了表率。上海“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目的是“让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让蓝天白云与上海人民长相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把为人民谋利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作为推进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高目标,推动上海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海高层只字未提“引资”一类发展经济的字眼,这虽然是个小小的不同,但它却标志着上海发展目标的根本性转变,即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为了使这一来之不易的、健康的城市发展观念持续下去,上海建立了四大机制,这四大机制相互关联、紧密结合,值得各地学习和效仿,更重要性的是学习上海高屋建瓴的认识,真正把城市发展归结到为市民更好地生产、生活和学习上来,而不是其它;要做到协调发展,各地城市有许多课要补,那么就不妨先学学上海,从制度中长期计划入手,从建立健全机制着眼,把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市民谋利益作为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在界定“健康城市”的内涵时,并没有给出一个充分量化、完全统一的国际标准。对于如何建设健康城市,世界卫生组织似不可能也无必要指出一条标准路径。毕竟,各城市的文化传统、人口特征、主要健康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不会完全相同;城市的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公众之间的关系和治理模式也各有特点。我们在建设健康城市时,可选择适合国情和市情、能较好动员社会资源、便于公众广泛参与的路径,把健康城市理念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动中,有效控制健康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增进公共健康。健康城市到底是什么样的城市?有什么标准,要怎么评估?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这套体系。不过现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杭州,由杭州来编制我国建设健康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这项任务的初稿将在今年12月底前上报。杭州今年将以初步实现“七个人人享有”为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人人享有15分钟卫生服务圈,人人享有15分钟体育健身圈,人人享有安全食品,人人享有清新空气,人人享有洁净饮水),全面推进建设健康城市工作。这“七个人人享有”,也许将成我国健康城市的标尺。

中国健康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开展的城市仍然有限,应如何走仍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健康城市的内涵是丰富的、动态的。建设健康城市,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发现、认识和控制健康影响因素,持续开展健康促进行动,从而不断提升市民健康素质和整个城市的健康发展水平。把健康城市理念变成现实,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开展工作,可谓务实之举。因为不管健康城市理念多高,若不能让市民感同身受,从中得到实惠,健康城市岂不成了空中楼阁?具体项目实施得好,既便于市民参与,又确实惠及市民,就能让市民感受到健康城市以人的健康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更好地激发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应该看到, 目前在我国推行健康城市也存在着一些障碍。首先,对于健康城市理念的全面理解和推广还需要更多的努力,突破原有的卫生层面上的理解还需要一个过程;其次,由于健康城市的收益难以在短期内显示,以及其显示方式的不完全利润化,很容易受到政府短期行为的制约;再次,健康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有效运行必然要求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而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这些问题在健康城市的推行过程中是可以逐步加以解决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城市建设基本路径之一是:以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合作为抓手,以项目设计、实施与管理为载体,因地制宜地进行社会动员,多措并举地诊断城市健康问题,统筹兼顾地出台健康的公共政策,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促进行动,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市民健康素质和城市整体健康水平。简言之,即走政府主导、多元合作、项目推进之路,求健康促进之果。

在中国现阶段,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公众之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市场的秩序和规则等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起来,而非政府组织的规模、能力等尚未充分发展起来,政府也在转型之中。若发挥不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康城市建设的进展则会较为缓慢。当然,政府主导不是包办一切,政府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过程中,应着力推动多元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积极引导、协调、激励各方主体以合作互惠心态共同参与健康城市建设。在健康城市建设的目标设定、项目实施、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与其他日常工作和创建活动的关系。如何把健康城市的理念和目标有机融入各项工作中去,如何深入持久地整合各方智慧和力量、以较低的管理成本推进多方合作、有力增强健康促进的可及性、公平性和实效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积极探索。

 健康城市:城市发展的新追求2

主要参考文献

[1]马祖琦:《欧洲“健康城市”研究评述》[J],《城市问题》2007年第5期。

[2]梁鸿等:《健康城市及其发展:社会宏观解析》[J],《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3]许从宝等:《当代国际健康城市运动基本理论研究纲要》[J],《城市规划》2005年第10期。

[4]李广华:《转型时期的健康城市建设路径》[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耿香玲:《经济学视域中的健康城市建设》[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6]梁鸿:《论健康城市与社会发展》[J],《中国卫生经济》2003年第7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815.html

更多阅读

测缘分:你们名字的笔画相加÷2收藏

测缘分:你们名字的笔画相加÷2把你和他(她)的名字加起来的笔数÷2,得到的数字就代表你们之间的缘分了!如果以下的数字没有属于你们的数字,,就证明了.你们只是好朋友而已.!10 你们之间出现了问题10.5 你和他(她)永远拉上了关系11.5 你

威权的强化抑或民主的转型:新加坡政体的新诠释1

威权的强化抑或民主的转型:新加坡政体的新诠释摘要:学术界对于新加坡属于威权政体这点上,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在对于新加坡威权政体的发展和动态研究上,不少研究新加坡问题的专家和学者认为,新加坡已经或者渐进地由威权政体向民主化政体转型

“跨界”招聘: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跨界”招聘: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作者/李彩霞A公司是一家多种行业业态有机结合的电子商务公司,即具有零售业态、互联网技术、物流、呼叫中心等多种业态特点的企业。针对这些不同的业务功能,该公司各部门组织架构设置需要借鉴不同行业

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从酒都与奶都看城市发展的双赢模式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文/李光斗  宜宾有五粮,呼市有蒙牛  城市品牌其实是一座城市或一块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同企业一样城市也需要自身的定位,这种定位促使外界对这座城市产生清晰的认知,同时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有着

产权保护开启新时代 2010开启城市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科技财富创意经济研究院院长  全球金融危机,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考验。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探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2009年岁末,两年一度的世界知识城市峰会在深圳召开。本届峰会旨在探讨全球金融危机

声明:《健康城市:城市发展的新追求2》为网友眼角耀眼的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