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神秘体验下,就将引发出两种人生态度,一是积极的,肯定人生,在实妹生活中追求宗教经验,这是健全的,也是宗教的积极的一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就不会有所谓“折腾”理论的出笼并为人们所欢迎了。
还有一种人生的态度,是消极的,躲避现实或者仇视现实,在人生之外寻求一种更高的实体,这是一种典型的病态精神,它在价值中国网的集中代表,不是某些人的算命小儿科,而是具有蛊惑力诱惑力的“折腾”论。
我在研究宗教,特别是佛说中,真切感觉到释迦牟尼伟大思想家的伟大智慧的力量,他强调要无上正等正觉,在《金刚经》中明确宣布,“不应以32相观如来”,明确宣布:“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因为,佛法的理论和实践,它是喜悦的,从恬静到热烈的兴会之间的心境,其最高境界不是对超自然物的敬畏,不是对超自然物的依赖,不是对超自然力量的神奇的无限的惊异,不是相信超自然物的仁爱与宽恕的安宁,不是自觉与神际遇或与神合一的神秘,是什么?佛说认为,这是一种绝对的和永存的快乐的心理体验,这就是涅磐。
释迦牟尼是过来人,他非常非常明白人们在追求最高境界中,最容易陷入 “对超自然物敬畏、对超自然物的依赖、对超自然力量的神奇的无限的惊异….”的泥滩,而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采取消极和悲观的态度,所以他一开始就和其他宗教思想家一样,设计和提倡以“无我”为中心的智慧、以“八正道”的核心的思想体系。这样的佛教理论设计,目的就在于时刻防止人们在宗教的体验下走偏。这一点,费尔巴哈曾说,宗教的“超”字号力量并非客观存在,而只是人的主观信仰和幻想的产物,进一步,这位哲学大师认为,人们信仰宗教的“超”字号力量,主观依据是出自己人类的利已主义的愿望和需要。对比费尔巴哈的揭示,你再去反复研读释迦牟尼的佛学思想,是不是感到他老人家伟大的哲学智慧和身为导师的伟大呢?(当然,佛学思想博大精深,并不只表现为它不是神学而是朴素哲学的思想)
其实,释迦牟尼作为一个智慧的人,而不是一个“超”字号的教主,也是在佛教中第一个反对“超”字号崇拜的伟大导师。在记载他老人家事迹的早年佛教经典中,有这样的一个记载:他在河岸上见过一个苦行瑜珈术之类外道的人,此人苦修二十五年之酒,从而获得在水面上自由行走的神通。佛陀说,这太不值得,既然只花一文钱即可乘船,又何必花二十五年的时间和功夫呢?
你看,在早期佛派上座部,佛祖释迦牟尼所不同于一般人的,只是他的人格和伟大的智慧高深,不是什么“超”字号的。可是到了后来,随着佛教的传播,佛祖的“超”字号神通越来越多,如在现代《牟子》一书里,释迦牟尼被描写成了飞天入地、变化无穷的神仙。这样一来,以佛说为“超”字号的学说,以及“折腾”论的出现和某些算命大师的“祼奔”就不足为怪了。
(四)初说信“超”就是中了魔障
昨天中午,我对朋友说,“折腾”教主一定会出笼,而且一出来一定会拿《心经》说事,而且一定是说不出什么名堂http://www.aihuau.com/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56067。结果,今天这位教主就出来念万遍《心经》了。
昨天下午,那位“超”字号的身体力行者X--DOG再次出来“祼奔”,要为江恩、周易和四柱正名。正名就正名贝,说不出所以然,只说是给价值中国某几个人算过命,准得很。如此正名,其道亨太浅,遇不上折腾教主,注定是丧家的乏走狗。可惜,“折腾”论不仅反人类社会进步的起码常识,也对佛说经典《心经》充满偏执误信,是反《心经》、反佛说的离经判道(此点我将有机会通过禅解《心经》来说明)。
其实,一个“折腾”论,及一个算命的“裸奔者”,以及一切“超”字号崇拜者,是一直受困于千百年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超”字号神境而不能解脱。伟大的 《心经》就含有破此“魔障”的思想。
什么是“魔障”呢?《摩诃止观》将魔障总结为令人病、失观心、得邪法三类。其中人得邪法分为有----见幻相,无-----以为一切空,明----如日月明,暗----昏暗漆黑,定-----心如木石,乱-----散乱,愚或智----过度狡黠,悲----悲心过度,喜---喜心过度,善—行善,憎、爱、强----心刚强难制、软----心志懈惰软弱。这些“魔障”表现,由于原文较长,请读者自已查阅,保证阅读方便,这里引录相关的话如下:“于座中现……,或端正男女等相,或天相、菩萨相,亦作如来相,相好具足,或说陀罗语(咒语—何党生注),或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或说平等空、无相愿、无怨无亲、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辨才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