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始终认为,纵然经济、股市、汇率有千种万种变化,都有一种始终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在推动,而这种决定力量不是别的,正是笔者一再向读者介绍的这个“原价值”。换言之,是“原价值”支撑并推动了我们所了解、认识的这个经济、股市、汇率的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济体的作用虽然不能忽略,但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由于,“原价值”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非原价值”的作用都无法替代的,具有“光速不变”之原理性,而“非原价值”作用始终围绕它展开。
原价值货币理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上一单元里,笔者已经初步给读者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原价值货币理论”。从本单元开始,笔者将结合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具体地来阐述一下。遗憾的是,在“相对论经济学”和“原价值货币理论”产生了这么多年的时候,当全球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反复发作的时候,一些所谓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们却不能也不敢正视之,承认之,大有“世之皆昏,惟有我独醒”之味道者也。
非因经济、股市之走势一次又一次地被“原价值货币理论”给言中,笔者恐怕也不会在这里连篇地累牍之。不知道,我们所了解、认识的这个世界,为什么总被谬误统治(见唯心主义假设),而一些本来很有才能的学者,宁愿拜倒在西方学经济学面前当孙子,而置我中华原理于不顾。笔者真为之悲哀,中国人的脸快让它们给丢尽了。尤其当那个因“机制设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来到咱们中国时。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这也不全是件坏事,即正由于它们的无视,造就了中国经济之传奇。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正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不断地注入着新鲜血液。而“相对论经济学”和“原价值货币理论”的诞生,似乎也能从客观上来证明,笔者上述之观点的成立。更可喜的是,笔者已经发现,中国经济学正在使用与“相对论经济学”和“原价值货币理论”的过程中得到辉煌。或许有人会问:笔者凭什么说,中国经济在使用“相对论经济学”?
这是因为,用所谓“机制设计”理论,压根就解释、解决不了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相反,中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正在从客观上证明,我年轻而又古老的民族,是在“相对论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非空中楼阁者也。换句话说,伟大的实践证明有伟大的理论;假如没有伟大的理论之存在,中国就不可能有今日之辉煌者也。
原价值货币理论是相对论经济学的分支
笔者凭什么说“相对论经济学”诞生于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果没有上述认知的事先存在,能得出上述之结论来吗?假如“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压根就不存在所谓“原价值”的话,自然也就不会有“原价值货币理论”的产生。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原价值货币理论”其实也就是我的“相对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分系统。主要表现为,其研究对象已非“劳动价值”而是“原价值”。
毋庸质疑,在资源、能源等经济事物、物质中存在“原价值”,并把“原价值”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是“原价值货币理论”、“相对论经济学”的本质体现。那么,有“原价值”性质的资源、能源等经济事物、物质,其“原价值”又是如何表现出来并发挥作用的呢?与“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劳动创造价值”说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原价值货币理论”是否在否定“劳动价值论”?
笔者以为,不仅否定不了,而且还是对“劳动价值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就像“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的道理一样。换言之也就是说,“劳动价值论”是“原价值货币理论”漫长曲线上的“一个点”,或者说“劳动价值论”是“原价值货币理论”漫长曲线上的一个“特定状态”。反之也就说明,只要我们能够研究透“相对论经济学”,也就很容易理解“劳动价值论”。
笔者以为,人类的“劳动”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把原本就存在于经济事物、物质的“原价值”挖掘出来,并不是由于先有人类“劳动”等经济事物、物质才有了价值。至少,人们应该承认,物质是“劳动”创造不出来的,是“先天固有”或者说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劳动”的作用、价值是什么?当然是能够将本来就存在于“客观事物”或“客观物质”中的价值给揭示出来了。
如果自然资源、能源本身没有原始意义上的使用价值,人们为何要又开发、利用之?为什么不通过“劳动”创造出一种更具有价值的物质形式来?那样,人类不就可以避免“能源危机”的爆发了吗?以上说明,人类的“劳动价值”是一种非常有限的价值形式,与事物、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原生态价值”相比,真不知有多么的渺小,说明创立“原价值货币理论”确实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意义。
原价值货币理论的产生与它的本质特征
“原价值”的作用即其“不变性”原理的存在,是“相对论经济学”产生的物质基础、认识基础。至此,一些读者可能不能认同,因为我们曾经学过的经济理论中还没有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有人或许认为这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但这不要紧,只要大家能够跟着笔者一道,能够对其进行科学的验证就可以了。换言之也就是说,“原价值”是否具有上述“决定”作用,需要“实证”来验证。
再换言之,如果得不到实证,不要说读者不能认同,笔者自己也不认同,而能够被实证,正是“相对论经济学”或者说“后理论经济学”,与“经典经济学”、“先理论经济学”的区别之一。或许有人会反驳说,你所讲的这个始终“不变”的“原价值”的价格其实一直都在发生变化,作者为什么非要说“不变”呢?这不是瞪着眼说胡话?其实,这种认为有误,因为“价格”不等于“价值”。
笔者可以肯定地说,“价格”的变化不等于“价值”的变动,而“价格”的变化正好说明“价值”的不变。换言之,如果“价格”不变,那倒反说明“价值”在变化。诚然,我这里讲的是“广义”的“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与“狭义”的“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变化不同。事实上是,即便是“狭义价值规律”,也是“价格”在围绕着“价值”在波动,否则谈不到“价值规律”。
其实,只要具有规律性的东西,都一定会有一个“不变”因素的存在,否则就没有所谓“规律”之可言。“广义规律”当然也不例外了。大家知道,“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正是传统经济学对“价值规律”的描述。所不同的是,“广义价值规律”不像“狭义价值规律”那么“狭义”即它不仅指“劳动价值”的变化,也把“非劳动价值”的因素纳入其中即将“原价值”挖掘出来。
如此说明,“原价值”已不属于“劳动价值”的范畴,是指资源、能源的“原生态价值”。这样一来,无论是“价值”还是“经济学”都一起获得了“广义相对论”的性质。这样,我们的研究便超越传统经济学、“经典经济学”研究领域,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超越了“经典力学”的研究领域一样。大家知道,研究对象的不同决定科学性质的不同,而“原价值货币理论”便在此基础上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