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特点 中国模式的特点3



 2.落后的经济文化。沙皇俄国不仅具有专制主义历史传统,还是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落后的国家,小农经济占优势,十月革命前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十年后还占80%。20年代末期,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5%,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经济落后,必然带来文化落后,而“经济文化落后是中央集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注:林治华:《苏联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考察》,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姜长斌也认为,斯大林政治体制的产生,是受俄国文化传统制约并有社会思想基础的。俄国社会没有经历过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文化和思想发展运动,人的自我价值观念和人对自我的无限信心,从来没有达到西欧的开明水平,政治文化方面的民主精神和传统几乎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俄国百姓一贯的传统是,把摆脱社会苦难的希望寄托于“明君”、“好沙皇”身上,对世俗统治者的敬畏和对神明的蒙昧皈依仍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正是这种落后的思想成为个人崇拜产生的温床。

  3.国内阶级斗争。毕克、周必文指出:“长期的党内斗争是斯大林时期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形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注:毕克、周必文:《略谈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体制》,载《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院),1985年第1期。)在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苏联党内斗争接连不断,有时十分激烈。列宁在世时,由于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且对不同意见者很少采取组织手段,党内民主生活是比较正常的。但在斯大林时期,往往通过组织力量争取多数,对持不同意见者动辄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混淆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斯大林逐渐把权力集中于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决策大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吴仁彰也认为,到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激烈的斗争是这种高度集权模式形成的原因之一。(注:吴仁彰:《改革苏联模式的历史潮流》,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

  4.国际环境的影响。一般认为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诞生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被西方称为“红色的孤岛”。为了应付可能爆发的战争,苏联必须以最快速度把一些具有国防意义的工业搞上去,加之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苏联只能通过高度集中,调动有限的资金、资源,发展最急需的工业部门。林治华则从更深远的角度阐释国际环境对苏联的影响,他指出,俄国早期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受到拜占廷的强烈影响,从俄国统一国家形成时起,莫斯科沿袭了拜占廷的专制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又同东方蒙古的专制形式结合在一起而长期存在。苏维埃政权诞生后不久,就遭到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俄共(布)被迫采取高度集中的强制政策,这一政策保证了苏俄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同时它又不可避免地暂时偏离了民主的方向。然而这一高度中央集权的体制却被斯大林长期固定下来。二战更强化了这种体制,党和国家的一切都由斯大林决定。(注:林治华:《苏联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考察》,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因此,“斯大林模式”是国际环境长期影响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而实行高度集权这一传统观点,苏联已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把放弃列宁的“经济核算社会主义”政策同法西斯主义上台和30年代尖锐呈现的新战争威胁联系在一起,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开始放弃新经济政策是1927~1928年的事。姜长斌基本同意这种观点。(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二)主观因素

  1.斯大林个人因素。长期以来,学者们在分析“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时,常常强调斯大林个人因素的作用。如沈学善认为,斯大林的粗暴专横、权力欲极强的品格,使他固执己见,讳疾忌医。当他感到自己的错误威胁其地位、威望时,他往往采取高压手段清除对手,压制不同意见,并伴之个人崇拜,以维护其权力。(注:沈学善:《对斯大林个人崇拜问题的历史反思》,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2.错误的理论指导。姜长斌则认为,把“斯大林模式”仅仅归因于个人品质,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支持“斯大林模式”的,是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体系,即他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和文化思想。(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毕克、周必文也强调理论上的严重失误造成的恶果。斯大林在国家问题上曾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能彻底铲除垂死阶级的残余”。(注:毕克、周必文:《略谈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体制》,载《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院),1985年第1期。)陈之骅指出,在20至30年代的苏联,大多数理论家还未摆脱传统教条主义束缚,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和实行产品直接分配的社会。(注: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在这些错误理论的指导下,斯大林和苏共中央因而无限制地强化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四、“斯大林模式”的特征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并且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上。

  1.政治体制特征。贾文华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领导体制;以人治代替法治,有法不依,长官意志盛行,民主法制遭到破坏;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党和国家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注:贾文华等著:《苏联改革》,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6页。)张伟垣等认为,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权利过分集中于个人,总书记专权;联邦制国家结构的高度中央集权化;践踏法制,漠视民主制度;干部委任制盛行。(注:张伟垣、曹长盛、杨阴滋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新华出版社,第31页。)

  2.经济体制特征。贾文华等认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政治斗争时常干预经济生活;优先发展重工业。(注:贾文华等著:《苏联改革》,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6~36页。)张伟垣等人认为,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国家和企业经济活动的决策,都由国家主管经济的机关集中掌握,生产指标由国家下达,物资、技术和装备由国家统一调拨,产品由国家统一销售,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除了有一定的利润留成以外,对生产、分配、流通等方面没有任何自主权、决策权。(注:张伟垣、曹长盛、杨阴滋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新华出版社,第95页。)

  3.文化体制特征。姜长斌认为,“斯大林模式”在文化上的特征是绝对的统一意志和大规模的情报封锁。(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五、“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1.功大于过。卢之超认为,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是有很大弊病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那种体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注:卢之超:《对斯大林问题的一些看法》,载《世界历史》,1993年第4期。)陈之骅认为,该模式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注:陈之骅:《改革传统模式是历史的必然》,载《世界历史》,1988年第4期。)张伟垣等指出,评价经济建设模式同评价任何问题一样,应该首先确定一个评价的客观标准。这个客观标准应该是:是否符合国情和世情,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者认为,以此客观标准去衡量斯大林时代形成的斯大林经济建设模式,它的历史功绩是抹杀不了的。它强有力地利用党和政府的权力和影响,在当时的条件下有效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经济建设,从而保证了苏联能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比较强大的物质基础,使一个原来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工业生产一跃而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进而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注:张伟垣、曹长盛、杨阴滋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新华出版社,第102页。)

  2.过大于功。姜长斌认为,“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谬误,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注:姜长斌:《论十月革命的道路和斯大林模式若干问题》,载《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在列宁逝世后的党内斗争中,这成为了托洛茨基“意图损害农民利益”的罪证。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实行工业计划,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

  斯大林模式特点

  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评价

  1(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模式的特点 中国模式的特点3
  2(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

  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877.html

更多阅读

《幽灵庄园的秘密3》通关攻略 幽灵庄园的秘密4攻略

深受大家喜爱的冒险解谜游戏《幽灵庄园的秘密》系列,发行了预告中的续作《Mortimer Beckett and the Lost King》。当莫蒂默醒来时,他正身处在遥远的Zantya王国。从Grongh口中得知这里的国王已经失踪了30年之久,邪恶的Sedrik Sayper强

声明:《中国模式的特点 中国模式的特点3》为网友骚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