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何理解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是灵丹妙药的问题
1、灵丹妙药不等于治愈率达百分之百,而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病能治好就算是灵丹妙药了
我认为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虽然是通用,但这灵丹妙药的通用方法,并不一定是对所有区域的振兴作用达到百分之百,而是能够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区域振兴的话就算是很不错了。
2、灵丹妙药功效在于治病,而不是那些缺胳膊少腿的人吃了后都能长出胳膊和腿来,但是随着今后水平的提高,那么有可能使那些缺胳膊少腿的人装上灵光的腿和胳膊
——如果一个村地域小,又是在高山上,人民智力不高,文化素质很差,而且该村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负债累累,再加上资源贫乏,交通不便,那么对于这样的地方实施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必须依靠外力才行,如果只靠内力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它虽是灵丹妙药,但是在实施了以后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但肯定地说有一定的效果
如果一个区域确实是资源贫乏,交通不便,人民智力不高文化素质差,那么再加上这个区域人民的工业原始积累薄弱,那么对于这样的区域实施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首先是它没有实施的振兴区域经济的启动资金,所以无钱寸步难行,因此这个区域经济振兴需要靠外力的协助才行,如果不靠外力协助,那么实施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由于没有振兴区域经济的启动资金,所以象这样的地方实施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就不可能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效果,但是不管这么说,这个区域通过实施振兴区域经济通用方法建立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机制,因而肯定地说,实施不实施一定能收到效果。
打一个比方说,灵丹妙药功效在于治病,而不是那些缺胳膊少腿的人吃了后都能长出胳膊和腿来,但是随着今后水平的提高,那么有可能使那些缺胳膊少腿的人装上灵光的腿和胳膊。
(二)
一些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1、邓小平东西部共富构想与长江开发战略
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近十年间,既是开展长江开发大讨论,提出并确立长江开发战略的时期,也是邓小平集中论述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关系,缩小东西差距,形成系统完整的共同富裕构想的时期。因此,长江开发战略同邓小平东西部共富构想紧密相联,并在邓小平东西部共富构想中占重要位置。
解决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要有新思路。邓小平共富构想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也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新思路。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是由我国自然历史原因和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东进沿海地区造成的。为了消除这种差别,新中国成立后,沿海与内地经济的分异、融合便在国家的干预下展开了。由于急于求成,加之国防安全和政治因素,我们长期强调东西部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在资金、设备、人才分配上,重内地轻沿海,人为地推动生产力布局大规模西移,尤其“三五”以后,把建设重点转移到内陆“三线”地区。这种“三线”建设,虽然对开发中西部资源,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区域的稳定和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人为地抑制了东部地区的发展,使东部地区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中,丧失了机遇,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二是国家对西部资源的开发与投入具有嵌入性特征,使现代大中型企业往往成为西部地区的一块“飞地”,使现代企业集聚形成的新工业城市,成为一座座封闭隔绝的“孤岛”,结果把东西矛盾转化为西部内地区间、城乡间矛盾,表面上缩小了东西差距,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距、东西矛盾的全面加剧和更加拉大。实践证明,这种办法,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办法,而是走向共同贫穷的办法,不论愿望多好,也是行不通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必须有新思路,用新办法代替老办法,在经济增长与公平分配、平衡与不平衡发展上作出新的抉择。
于是,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富起来,然后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这一构想,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也是缩小东西差距,消除地区不平衡的新思路。
在邓小平的构想中,始终贯穿着两点基本思想:一是允许先富,鼓励先富,逐步实现均衡转变的思想;一是先进帮落后,先富带后富,照顾左邻右舍的思想。在这两点中,允许先富是基础和条件,照顾左右是保证和原则。这两点既突出反映在共富构想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上,也突出表现于共富构想的时序把握、空间方向及政策措施各方面之中。这既是邓小平共富构想的思想主线和本质特征,也是领会与把握共富构想,缩小东西差距的基本原则和关键。
从允许先富讲,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平衡和落后。这种不平衡与落后,不仅使我国存在着巨大的东西差距,而且同世界发展存在着巨大差距。国内东西差距是地区间的局部差距,而同世界发展的差距是整体的差距,整体的落后。由于发展不平衡,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缩小同他们的差距,齐步走,一起上,这是不可能的。而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东部小西部大,发展东部比西部容易,发展西部不仅一时难于奏效,国家也无财力。因此,在发展选择上,先东后西显然是一条捷径,只有突出东部重点,增强沿海经济实力,打好东部这个基础,才能尽快增强国家实力,缩短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有条件更好地帮助和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摆脱贫穷,走向共同富裕。
从照顾左右讲,先富可能拉大差距,差距过大或拉大时间过长,都是不利的,必须扶持落后地区发展,沟通东部与西部、先进与落后地区间的联系,防止差距拉大过度倾向。因此,坚持照顾左右是对先富带来差距拉大的限度的把握,意味着在重点突出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要对东西部地区发展进行协调。只有认真研究广大中西部地区拥有的优势,找出有利发展条件,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保证中西部地区发挥巨大的后发性效应,赶上东部发达地区,实现共富目标;也只有照顾左右,才能使东西部间在发展中拉大的差距保持在适度范围之内,不至于富的愈富,穷的愈穷,导致两极分化,发生大的乱子。邓小平东西部共富构想经历了三个发展、完善的阶段,从两个方面展开:先富地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拓展;照顾左右的方式由分散支援、组织经济协作区到沿边开放、沿海两头在外,再向确定长江开展战略转变。
长江开发战略,是在邓小平东西共富构想不断发展完善的深化过程中逐步提出与确立的,而邓小平东西部共富构想的深化过程,是以贯穿构想始终的允许先富与照顾左邻右舍这两个基本思想的空间演化为主线,以其在同一空间区域的融合统一、结为一体为标志的。总体上看,这一深化过程是从两方面展开的,即:先富地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拓展;照顾左右方式由分散支援、组织经济协作区到沿边开放、沿海两头在外,再向确定战略扁担地区转变,逐步使这两方面在空间上不断接近、靠拢,并最终以在长江流域地域上的融合与统一为途径,以促使东西差距缩小,向共富转变。具体讲,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从1978年到1983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以共富构想形成为特征,以先富为主要内容,以先对外开放为标志。首先突出先富区重点,宣布同港澳台毗邻的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试办经济特区,并确定经济特区先由深圳、珠海试点,然后扩大到汕头、厦门两地。邓小平认为,这样“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同时指出,西部地区还很困难,国家要给予帮助和物质上的支持,提出为了缩短差距,一定要艰苦创业,照顾整个国家和左邻右舍。但这一阶段,主要是先富问题,照顾左邻右舍问题处于次要地位,也很少涉及到长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