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空间信息探索 《宏观地球物理探索》--- 第五章(上) 地球的宏观巨变1



第五章 地球的宏观巨变

——具体证明K-T事件

 论证思路是:以各个巨陨石坑及其周围的环形山为目标,从其形成的时间、表象、地质变化、后果、残存物、变质物等事实,具体证明K-T事件。

论证的层次是:

一、地质地貌

二、盆地是撞击坑

1、盆地的形状

2、环形山、火山、褶皱山、断裂痕迹

3、撞击拗陷物及时间

4、周边抛撒物

5、坑底反弹式丘陵

6、凹陷中的覆盖物质

 

第一撞击点 —— 塔里木盆地

一、塔里木盆地的地质地貌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塔里木盆地有如下这样的地质地貌:

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公里,东西最长处1400公 里,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

 

塔里木盆地是大型封闭性山间盆地,地质构造上是周围被许多深大断裂所限制的稳定地块,地块基底为古老结晶岩,基底上有厚约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积覆盖层,上有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层,第四纪沉积物的面积很大,构造上的塔里木盆地地块和地貌上的塔里木平原,范围并不一致。地块包括四周的低山、丘陵, 如东部的库鲁克塔格和西部的树坪山。而塔亚木平原,则只限于有第四纪沉积且较坦荡的部分。盆地沿山麓带,北部有库车拗陷,西南部有喀什一叶尔羌拗陷。拗陷内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陆相沉积,最大厚度达万米,是良好含水层。盆地呈不规则菱形,四周为高山围绕,东部有疏勒河谷(亦称阿奇克谷地)通向河西走廊,为古代丝绸之路所必经之地。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微向北倾。旧罗布泊湖面高程780米,盆地最低点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

 

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 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平方公里,占新疆面积20%,占中国沙漠和戈壁总面积26%(如单指沙漠则占43%),是中国最大沙漠地,位居世界第2的流动沙漠,个体沙丘每年约南移50---60米,流动沙丘面积占85%沙丘形状复杂,有金字塔形、穹状、鱼鳞状、复合型沙丘链、复合型沙垄等多种形态。

 

光热资源自然灾害:盆地属于暖温带气侯,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 627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000小时,南部不到3000小时,多风沙和浮尘天气,年均温9----11C,南部略高于北部,大陆性由西向东加强。

 

土地资源:盆地沿天山南麓和昆山北麓,主要是棕色荒漠土 、龟裂性土和残余盐土。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麓则以石膏盐盘棕色荒漠土为主。沿塔里木河和大河下游两岸的冲积平原上主要是草甸土和胡杨林土(土壤学上亦称吐喀依土)。草甸土分布广。轮台至尉犁间河道两侧是为集中胡杨林土发育于茂密成荫的胡杨林土, 特点是有机质含量多,表层有枯枝落叶,下为粗腐殖质,再下为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1—2% 以上,盐分含量不高。草甸土和胡杨林土为农垦主要对象,由此引起森林破坏,对环境保护不利,值得重视 。

40多万平方公里的盆地面积中,除去流动沙和砾质戈壁外,细土平原约7万平方公里。细土平原均有植被覆盖,最低限度需要灌溉水源400— 450亿立方米。从周围山区流到盆地的年径流量加上可以重复利用的水量(即地下水动储量)基本可满足需要。

 

除冲积扇三洲上中部及部分老绿洲外,盆地土壤都有强烈的土壤盐渍化问题,需采取综合措施 予以改良。

 

盆地中石油 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 ,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六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二、盆地是撞击坑之论证:

1、盆地的形状

首先,由于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龟山脉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公里,东西最长处1400公里 ,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盆地地貌呈环状分布, 边缘是与山地连接的砾石戈壁,中心是辽阔沙漠,边缘和沙漠间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并有绿洲分布。” 可见,整个盆地形似椭圆形的橄榄球,具备撞击坑的第一特征 —— 圆形或椭圆形。

 

其次,塔里木盆地与周围环境在地质上的能量平衡有这样的特点:

塔里木盆地是地质上的巨大断裂与拗陷,产生大面积拗陷的能量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种大面积的竖直向下的巨大能量只能来自三种可能:

一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吸引力(必须远远大于周围的重力)。可是,地表重力场几乎是均衡分布的,地幔中的熔融高温物质却是向外呈扩张性作用,一旦地壳予以的束缚力不足,则随时以火山形式爆发。因此,产生大面积拗陷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竖直向下作用机理是不可能的。

 

二是来自坂块间的挤压作用导致的局部地表塌陷,或者是褶皱塌陷所致的局部地表塌陷。由于这类局部地表塌陷一般都以线性的塌陷为基本特征,根本不可能形成塔里木这类巨大的呈椭圆形的地表塌陷。

 

三是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巨陨石、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导致地表的塌陷。人类对于陨石的坠落不仅早已有所认识,而且拥有相当的物证—— 陨石及陨石坑。关于巨陨石对地球的撞击,一些科学家或者天文爱好者对其有所推测,有所研究。然而,对于小行星的入侵事件,仍然是处于一个初步的探索与研究阶段,而且还不能把这类小行星的体积估计得或者是想象得太大(直径上百公里)。然而,自从地球诞生以来,既然众多的陨石曾经频繁不断地坠落于地球,那么,巨陨石、小行星对地球的入侵也自然是可能的。只是每当这种可能事件发生之际,整个地球将遭受灭顶之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恐龙时代和恐龙的最终灭绝历史。至到今天,地球上也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塔里木盆地这类巨大的拗陷坑。所以,人类应该没有理由来否定巨陨石、小行星曾经对地球有过的“入侵、破坏、改造”之历史可能性。

 

由于塔里木盆地是整体的、大面积的地质拗陷,其周围却正好是高原环抱。根据“能量巨变、形状巨变”之规律,所以,产生塔里木盆地的能量之源只能是来自巨陨石或小性星对地球的入侵并宏观撞击所致。

 

2、环形山、火山、褶皱山、断裂痕迹

塔里木盆地北面是天山山脉、西面是帕米尔高原、南面是昆仑山脉以及向南向东拓展的巍巍清藏高原。

 

环绕塔里木盆地三大山系的地质理论认为:一是北面的天 山。地槽形成于震旦纪晚期。经加里东运动特别是华立西运动,地槽发生全面性回返,褶皱隆起形成古天山山地。构成山地的主要岩石是古生代变质岩和火山碎屑岩及华立西期的侵入岩等。中生代至早第三纪末,古天山被剥蚀夷平成为准平原。晚第三纪特别是上新世以后准平原发生断块抬升。

 

 地球空间信息探索 《宏观地球物理探索》--- 第五章(上) 地球的宏观巨变1

二是南面的昆仑山 脉。昆仑山 脉与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间均以深大断裂相隔。昆仑山地区以前震旦系为基底;古生代时为强烈下沉的海域并伴自火山活动,古生代末期经华力西运动褶皱上升,构成昆仑中轴和山脉的中脊;中生代产生拗陷,经燕山运动构成主脊两侧4000米以上的山体。昆仑山脉与秦岭构成分隔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纬向山脉。

 

三是西面的帕米尔高原。高山峻岭交错,地形结构以近纬向的山地为主,并与经向山地相结合。地形与构造一致,主要呈线性特点,没有封闭的内陆盆地。帕米尔现在的高度是新构造运动强烈隆起形成时在新第三纪的3000万年中升高了3400米,而在近100万年中又升高了700米,老第三纪沉积在山麓下的岩层现己升高5公里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911.html

更多阅读

《荒城咒怨》第五章 荒城之月吉他谱

《荒城咒怨》第五章 女人中的女人“警察不是万能的,有疑点的案子多的数都数不清,我估计最后八九不离十会定性为意外死亡。唉,虽然疑点太多,就是让警察去查,也查不出什么线索的。”章小蕊有些无奈地说道。  “可是,不弄明白他是怎么死

《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第四章(一)

系列专题:《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第4章 改变模式心态创富——商业成本何以优于人情成本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羡慕都市生活,但是在都市里,商业成本远远低于人情成本,因此创业概率更高,生活方式更自由,如图4

《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第三章(一)

系列专题:《真实的交易: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俗经济学》第3章 世事如棋人情非纸——人为什么要同他人做交易靠人情维系的商业交易导致了保险职业道德的严重衰败,它预示着这个行业的重大危机迟早会发生,如图3-1所示。图3-1保险危机◎平民社

员工团队建设方案 《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第五章(一)

系列专题:《团队建设与员工管理》第五章   将心仪人才纳入门下保守估计,当你决定该聘请哪个竞聘者的时候,招聘工作就差不多完成一半了。那么剩下的一半工作是什么呢?这个时候,你需要说服这位竞聘者接受你所提供的职位。你大约有百分

声明:《地球空间信息探索 《宏观地球物理探索》--- 第五章(上) 地球的宏观巨变1》为网友水墨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