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撞击点 —— 红海(L形断裂地形)
红海长2000公里,最宽处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而且是一个“L”形的狭长的海洋,或者说是海沟。由于红海中繁殖着大量的红色海藻,因此那里的海水看起来是红棕色的,红海因此而得名。由于红海狭窄而细长,海水难以同外界洋流交换,进而缺氧,导致海藻猛烈繁殖,类似于大洋中的赤潮。
红海的特别之处有二。一是在于它位于东非高原的东部和阿拉伯高原的西部,有与“L”形海洋和海岸正好对称的“L”形高原,且是地幔物质上涌后形成的火成岩高原。二是在于它两側火成岩高原的外围,是富含石油、天然气的广阔的沙漠与戈壁地带。
假如,当我们把红海忽略,把红海东西两岸的阿拉伯高原和东非高原水平拉近,可见,两岸的“L”形高原基本上能够圆满地合并为一个整体。
红海,是6400公里非洲大裂谷的北部的延伸部。板块构造学的理论认为,大裂谷是陆块分裂的地方,地壳下面呈高温熔融状态的地幔物质上涌,先使地壳隆起,继而减薄,然后断裂,在断裂的两側陆块陆续逐渐向外扩张。
按照板块构造学这一断裂理论,既然陆块断裂处必然导致地幔物质上涌并使地壳隆起,那么,断裂处已经隆起的地幔物质凭什么随后又要断裂,且又不再涌起新的地幔物质的隆起,却反而形成裂谷呢?
显然,如果按照板块漂移、板块挤压与褶皱、地壳下陷的板块构造学等地质成因机制来解释形成红海的原因的话,那么,这类地质成因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把一个统一的、面积也不算小的高原(“L”形高原 )一分为二,特别是正好从整体高原的山脊线之处一分为“L”形的两大部分。而红海两側火成岩高原的宏观地貌,是一个沿红海两岸同时向外掀起的抛物形山势,更是板块构造学理论(地幔上涌后再断裂)无法深刻揭示的。
换一种角度和思维方式,从“L”形的红海和两側“L”形高原的整体性结构来分析,由于地球的地表坚固且低温、地幔熔融且高温,因此,当一块来自太空的“L”形高速碎片突然猛烈地切入(坠落,或者说是砸裂)地表之际,在切入界面的两侧形成抛物形火成岩高原则是顺其自然的,是必然的。
同理,当同期而至的片状碎块以竖立姿态坠落地表之际,进而构成东非大裂谷和两側的火成岩高原,则也是顺其自然的和必然的地质后果。
据地质资料对东非大裂地质特征介绍,一是东非大裂谷纵贯非洲大陆东部,长4000多公里。向北延伸,经红海、亚喀巴湾,直至西亚的死海~约旦河谷地,总长达6400多公里,平均宽度48~65公里,北宽南窄,最宽达200公里以上,两側悬崖绝壁,谷深达数百米至2000米,谷底起伏较大,分布有一系列洼地、盆地和湖泊。二是大裂谷的下陷开始于渐新世,主要断裂发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错动时期从上新世一直延续到第四纪。北段形成红海,使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分离;马达加斯加岛在几条裂谷扩张作用下,也与非洲大陆分裂开。三是大裂谷湖带集中了非洲大陆湖泊的大部分,多具有狭长深邃、湖岸陡峭的特点,是典型的断层湖。如坦噶尼喀湖的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的10倍,最深处1470米,为世界第二湖;马拉维湖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的7倍,最深706米,为世界第四湖;位于东西两支裂谷带之间高原面上的维多利亚、基奥加湖等,属于陆地局部拗而成的湖泊,湖水较浅,前者为非洲第一大湖。
非洲大裂谷上的湖泊都是淡水湖。显然与含盐碱的小行星碎片主体的成份不相吻合。可是,非洲大裂谷多具有狭长深邃、湖岸陡峭和典型的断层湖特点。因此含盐碱的小行星扁形碎片,在竖立着坠落地表并深深地砸裂地壳之际,自然容易被地表或地幔熔岩的充填物质掩埋并形成后来的裂谷底部,进而形成裂陷断层盆地,并积累雨水而成淡水湖。
红海的含盐度高达4.2,深海海底个别地方甚至高达27%以上,几乎是饱和盐溶液的浓度,是海水平均含盐度3.5%的8倍左右,居世界之首。
红海的含盐度高的原因,有关地质资料是这样解释的:这里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而且降水量较少,年均降水量还不到200毫米。红海两岸没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陆上,有石林岛及水下岩岭,所以大洋里稍淡的海水难以进来,红海中较咸的海水也难以流出去。科学家在海底深处发现了几处大面积的“热洞”。岩浆加热了周围的岩石和海水,出现了深层海水温度比表层水温还高的奇特现象。热气腾腾的深层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发,使盐的浓度愈来愈高。因此,导致红海的海水比其它海域的含盐度高。
可是,海底水温高并不是直接导致海水含盐度必然增高许多高的原因。因为,一是高温的海底水体并不是在海底直接蒸发的,二是高温的海水必然上涌。因此,海底、海面的水体含盐度应该基本一致才是。可见,海底“热洞”散发出的巨大热量,不是引起海底水体含盐度猛增的根本原因。而只能是海底“热洞”涌出的炽热岩浆,溶解了或者是携带了含盐度极高的海底沉积层物质,从而导致海底水体含盐度猛增的实际现象。同时,由于红海难以与外界大洋交换洋流,因此,长久地日积月累,整个红海的含盐度则位居世界第一。由此可见,几乎与外海隔离的红海,由于比非洲大陆上的大裂谷宽且深的地质地貌,说明竖立着坠落地表的富含盐份的小行星碎片由于其体积比坠落其它非洲大裂谷的碎片体积更大,因此没有被地表或地幔回填物质全部掩埋,从而产生了比非洲大陆上的大裂谷宽且深的地质后果,进而产生了红海内极高的含盐度,并始终使得红海的水温保持较高。
可见,红海及非洲大裂谷均开启于中生带末期,与中国西部五大盆地的形成时间和形成原因是相同的,是因为小行星碎片的撞击所致。不同的是这些碎片的形状各不相同,着陆时的姿态不同,着陆点不同,引起的火成岩高原、山脉的地貌形态不同。
当坠落的小行星碎片,在形成红海及非洲大裂谷和彼此两側的火成岩高原之际,其巨大无比的撞击力量,还使得撞击点附近的泛大陆分裂,进而促使澳大利亚板块、南极洲板块从亚非板块分离并漂移出去,以及导致大洋的随之开启。
由于红海及非洲大裂谷均是小行星碎片的撞击造成,因此,强烈的撞击所遗留的地质应力,则长久地在该地带引起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剧烈地质活动。
总而言之,“L”形的红海具有撞击成坑的六大特征,可以判定是小行星碎片的撞击所致。
第十撞击点 里 海
据地质资料介绍的里海地理地质特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虽属海,但迹湖。由于面积大,湖水盐度较高,多狂风巨浪,具有典型的海洋生物等特征,故一般称其为海或湖海。位 于欧亚两洲交界处。
南北长约1200公里,平均宽320 公里。湖岸线长约7000公里。有曼格什拉克、哈萨克、土库曼、克拉斯诺沃茨克等海湾。大部水深不足100米,北部浅,中、南部较深,最深达1025米。约有岛屿50个( 面积约350平方公 里 。有 伏尔加河、乌拉尔 河、库 拉 河、捷列克河等 130多条河流注入,1940--1970年,平均每年流入的淡水量286立方公里,其中伏尔加河、乌拉尔和捷列克河约占 90%以上。
由于伏尔加河等沿岸地区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激增,淡水补给量减少,致使水位下降,湖面缩减。1880年湖面低于洋面28.5米。水域 面积也由1929年的42万平方公里减至1980年的36万平方公里。湖水平均盐度11~13。
中部卡拉博加兹戈尔湾盐度高达32。在北部浅水区,因有伏尔加河等带来大量淡水,湖水较 淡,伏尔加河口附近盐度为1。北部海域,鱼类资源较丰富,主要捕捞鲟、鲑、鲱、鳊、 鲈、鲤等。由于水位下降,工业废水和石油开采的污染以及伏尔加河等沿河的水工设施切断了鱼类的回游路线使鱼类资源受到严重的危害,渔获量明显下降,1980年原苏联在里海的渔获量仅31万吨比1960年和1970年分别减少了 5 万吨和 12 万吨特别是珍贵的国类产量下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