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变迁 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2



在河南调查时,与在县市挂职的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聊天,谈到计划生育,这位女校长十分不满意农民的生育行为。她说,“农民所以多生,并不是为了真正地发展经济和提高素质,而是好玩。他们生孩子是为了玩孩子,觉得生孩子有趣,整天与孩子玩,很满足”。“他们生一大堆孩子就很满足,而并不关心自己养不养得起孩子及孩子将来读不读得起书”。这个女校长未讲出来的话是农民很愚昧。

与女校长想法相似的是,接受了现代理念并可以过上中产阶级生活的人,大都会觉得农民生得起却养不好孩子,是很愚昧可笑的事情,中国绝大多数地方的农民也已经接受了女校长的观点,或产生了同样的想法。大古村人也是如此。在大古村,即使国家政策允许头胎生女孩后可以再生一胎,大古村绝大多数育龄夫妇也放弃了第二胎生育指标。不过,在那些被我们看起来愚昧可笑的农民的想法中,及他们的行动中,却拥为较我们这些外人根本得多的东西:他们在追求着人生意义的永恒,而非仅仅考虑一日三餐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希望通过生育子女,来将个人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人类延续的事业中去,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合乎天道,合乎自然规律,合乎人类的本能,也合乎动物的本能。通过生育子女来使自己有限生命的意义得以延续,人的一日三餐才具有意义,如果人只顾自己的一日三餐,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显得怪异。

生儿育女并以此为乐,其背后是人们对本体性价值和意义永恒不灭的追求,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源头。正是有了对本体性价值的追求,人们才会觉得忍受现实苦难具有意义,才会脱离狭隘的个人利益的局限,才能摆脱个人物欲的困扰,才能够安身立命。在中国缺乏超越性信仰的背景下,农民“传宗接代”的想法,正好构成了他们对永恒意义的寻求。而一旦人们在追求“永恒”,人们就能够忍受苦难,就能够具有毅力,就不会自暴自弃,就不会只顾眼前利益。

问题恰在于,当前的中国农村,一方面,传统的“传宗接代”作为愚昧和落后的代名词,被主流价值所抛弃,人死如灯灭,有限的生命不再能被无限的子子孙孙的延续向下传递,从而不再能凭此获得永恒的意义,一方面,农民又不能获得当前主流价值所倡导的凭借事业成功和地位升迁,而可以获得的人生价值。当前社会主流价值,是所谓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是以广告和时尚作为支撑基础的适合有消费能力者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所提供和鼓励的,是与绝大多数农民实际需要相当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主流价值观批判农民观念为愚昧落后,提倡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中产阶级生活的梦想。问题是,中国目前在全球化中的位置,使中国的中产阶级难以有快速成长壮大的机会,多数中国人缺少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实现“中产阶级梦”的希望。强势的中产阶级价值观可以打碎大多数人的传统价值追求,却不可能为大多数人提供实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经济基础。如果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长期脱离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生活实际及他们可能达到的目标,这个主流价值鼓励社会中大多数人奋斗的目标是注定不可能实现的,则这个主流价值本身就存在问题。

三、农民的社会性价值

当农民超越性的“传宗接代”价值被证明是错误的之后,或农民的本体性价值失落之后,社会性价值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就会凸现出来。所谓社会性价值,就是农民可以从邻里、朋友和人际关系中获得的社会承认与社会评价,及他们对这种承认和评价的自我感受。社会性价值是一个人与人之间进行承认竞赛的长征,在这个长征的过程中,友谊、欺压、权势,转化成为个人的焦虑或动力。越是缺乏本体性价值的追求,就越发不能心闲气定,就越发希望借在群体内的竞争来获得优势和获取承认,就越发期待通过外显的成就来替代内在的价值。

 乡村社会变迁 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2

在追逐社会性价值的长征中,会形成各各不同的行动,会产生层次不同的舆论和观念,其中有些行动和舆论会给所有参与竞争的人们以收益,这种收益的典型是友谊,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村庄内正面导向的舆论,是可以整合村庄团结,疏导负面情绪,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内生力量。还有一些行动和舆论会给部分人甚至多数人带来损害,会以一种压倒性力量打击多数人,而只让少数人从打倒他人的行为中获得自我成功的快感,这种行动及舆论,会调动起严重的负面情绪,会破坏村庄团结,并最终会使所有人受害。在这种负面情绪被调动起来的竞争中,人们的行为变得不可理喻,所有人都倍感沮丧。

举例来说,在河南安阳县调查中,村民以竞争建高房子来压倒对方,以致于房子都建到了极不安全的高度。建高房子的意思是说,我的房子就是比你的房子高,压死你。谁也不愿意被压死,因此,谁都弄一堆碎砖烂瓦来建一个更高的房子[1]。

大古村则有这样一个说法,可以概括负面性社会价值被调动起来时人们的心理,这句话就是“气人有、笑人无”,“气人有、笑人无”的意思是,如果他人经济条件好,就会十分恼怒,认为他人的钱来路不是正道上的,不过是一些不义之财罢了。而如果他人经济条件不好,就会笑话他人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没有本事,是一个废物。

丧事本来是一个与本体意义关系极大从而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得到慎重对待的事情,现在却也因为本体性价值的丧失,而在有些农村变得不可理喻。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播出“丧事上跳脱衣舞”的节目,报道江苏一些农村在丧事上请戏班子表演脱衣舞的现象。我们也早就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并作过评论。[2]这次在大古村调查,再次发现了丧事喜办的现象[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4942.html

更多阅读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的废除

罗志田【作者简介】作者罗志田,1952年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 100871)百年前的清光绪三十一年(约1905年),对中国而言真可以说是多事之秋。那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就是至少实施千年以上的科举制被废除了。以前对科

毕业论文: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2

3.2 我国农业遭受绿色壁垒的状况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退运停运受阻清况十分严重,进口国要求停运退运的理由都是因为环保等绿色壁垒的有关条款。而且要求退运停运的国家多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均是我国农产品出口

中国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 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现状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做出经济改革的重大决策,据说会涉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其基本思路是,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市场流转,使乡村居民最大程度享受集体土地增值带来的利益。这项经济改革举措,与前些时候公布的取消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

声明:《乡村社会变迁 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2》为网友余音未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