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世界的无限性问题
世界的无限性问题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空间上的无限性问题,一是在时间上的无限性问题。对于整个物质世界来说,无限性问题似乎是早已是为人人皆知的老生常谈了。但是,这里需要明确。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世界的大小性问题。就是说,有大世界,有小世界,世界的大小层次是无限的。我们估且从原子系统来开始论述。如果一个原子是一个世界,宇宙中原子的个数是无穷的,这样的世界当然也无穷。分子是一个世界,物体是一个世界,地球是一个世界,太阳系是一个世界,宇宙是一个世界,超宇宙是一个世界,等等,等等。由此可知,世界的层次无限。
至于在时间上看,物质是永恒存在、永恒运动变化的。一个世界由小到大的变化无限,一个世界由大到小的变化也是无限的。这是从时间和物质交换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而得出的无限性结论。
以上是关于世界无限性的通常理论。
实际上,如果我们承认场物质理论,承认场密度理论,承认实物粒子是高密度的场理论,承认场密度的量子化分布理论,承认场化理论和实化理论,承认宇宙的壳层理论的话,那么,世界的无限性问题就不是什么老生常谈了。它就具有了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意义。从空间上看如果人们承认了宇宙的壳层结构。就无疑问承认了可能存在凹面世界。这就证明地球的空心学说有可能正确,或者至少有合理的因素。即使我们地球不具备壳层结构,谁又保证别的星球不具备这种结构呢?就拿我们的地球来说,现代的钻井技术才有几万米深度,用超声波探测地下结构,谁又肯定那是绝对一点不会出差错的呢?而且,我们的地球半径竟有6400公里,合6.4×10的6次方米这要超过钻探技术的多少倍啊!在这一前提下,我们不应那么武断的肯定地球实心说而否定壳层空心说。因为通过前面的宇宙蛋理论,我们已经论述了实心结构和空心结构、多层结构都有存在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用宇宙蛋的运动理论,而是用另外一种理论,也可以推出宇宙中很可能存在壳层结构的现象。比如说,如果一个星球是由原始的炽热的气体星云演化而来,那么,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其外表面可能由于能量的抛洒而先冷却下来,结果,便会在外表面先形成一层坚硬的外壳。后来,由于星球的不停的自旋运动,由于内部的热量不易外散了,可能会引起内部气体的大聚合,大变化,包括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核物理变化等等。这就有可能形成密度不同的各类粒子,有的物质在离心作用下,向外壳运动,而使外壳不断加厚,也有的可能沉积在球心,而形成高密度高温度的小太阳。由此,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在星球的内表面产生生命体,也并不是不可能的问题。另外,在现实世界中存在鸡蛋、核桃、果核等,按照大宇宙小宇宙观点,它们也是一个宇宙,也是一个世界。这无疑宣告,壳层世界存在。尽管,这些客观存在的壳层世界是由物质的生命现象而产生的,谁又能否定生命现象不是一种自然过程呢?客观的物质进行自然的客观运动,产生客观的壳层世界,这样的客观壳层世界完全可以启发人们假设: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壳层世界也可能存在。未来的宇宙城不是一种很现实的凹面壳层世界吗?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想,我们地球的内空壳内,是一个事实上的小宇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星系。小恒星,小行星,小生命体也未尝不可。总之,这里的目的就是提示人们注意,壳层的凹面世界有存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是说,壳层凹面世界的存在,必然给世界的无限性增加了新内涵新内容。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至少开拓了人们的一个思维领域。
场密度理论和场密度的量子化分布理论,指出了场球的存在。我们也不妨把我们可见的星体称为场球,这并不违背场论的观点。如果有一种中子星生命体存在,他们能通过中微子的信息传递而感到中子星的存在和中微子射线源的存在,象比中子星密度小的地球、月亮、非中微子射线源的发光体都发现不了。就是说,太阳光谱的可见光线在中子星生命体的视网膜上引不起感觉。那么,对这类生命体来说,它们是如何理解和认识世界的呢?我想,在它们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上,至少有这样一种理论:整个宇宙都是由中子星,中微子射线源以及比中子星密度大的黑洞,或者再包括比中子星密度稍小的白矮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别无他物。这就是中子星生命体眼中的世界。依次类推,如果我们把地球以外的空气面看作是一个场球面,这上面假若有生命体存在的话,而且太阳光谱的可见光、紫外线光不能引起他们的视觉,而只有能量较低的远红外线才能引起它们的视觉。那么,在它们眼中的世界就一定是另外一个样子。而且场球的类型也是无限多样的。根据场球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说,原子核外的电子一定是在不同的场球面上运动和变化的,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比如地球也一定在一个场球面上运动,而且这个场球一定是磁场球。在场球理论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指出:太阳很可能有一颗场化的伴星存在。这颗伴星的位置就一定存在于行星椭圆形轨道的另一个焦点上。要不然就无法解释,行星轨道为什么是椭圆的,而不是圆形的这一现象了。如果我们的理论是正确的,科学家们在未来一定会用某种手段探测到,在行星轨道的另一焦点上有一场球存在,它是太阳的伴星。场球理论有可能解释古代传说的十日并出现象。固然,这一想法可能极为荒谬。但无论如何,场球理论给世界的无限性又增添了新内容。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场密度理论正确的话,我们就可以推论,在时间的坐标上,世界的无限性又有新含义。有可能,我们的世界场化了,一个磁物质世界出现了;磁物质世界场化了,反物质世界出现了;反物质世界场化了,另一种磁物质世界又出现了,然后又是我们的正物质世界出现。这样我们在时间的总坐标上就会得到四个量子化的时间序列:(1)正物质世界的时间是量子化的。(2)磁物质世界的时间是量子化的。(3)反物质世界的时间是量子化的。(4)又一种磁物质世界的时间是量子化的。就是说,这里出现了和宇宙的量子化相对应的情形。在每一种宇宙存在的一个时期内,还存在四种物质世界的小循环。如果再考虑每一种物质世界的场密度问题,这样的量子化时间坐标系列可能是无限的。就是说,实物粒子在场化膨胀过程中,如果每一定密度的场都对应一相应密度的场生命体的话,那么在时间长河中,就会出现无数个世界,交替出现实化虚化登向时间舞台表演的局面,就象走马灯一般。就是说,由时间量子化序列的无限性,组合成总时间的连续性。每一个时间序列的量子化,对应一个世界,当然这样的世界上不一定出现生命体。这就是世界在时间坐标上表现为无限性的新内容。极有可能这是纯粹的想象,也可能这是客观实在。也可能,上面的一部分确是真理。
总之,上述世界的无限性理论,是建立在场论基础上的基本推论。当然,有些推论未免武断,比如正物质转化为磁物质等等。在这里,这样的推论只属于假设。在未被证实之前,人们不妨把它当作怪诞的神话,当作天真的童话,当作思维奇特的科学幻想好了。中国已经产生了一部魔怪神话的《西游记》,不妨再产生一部科学神话或叫科学假设——《变幻万端的场》来开阔人的思路,活跃人的想象力,也必有所益吧。(1987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