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特定的时空序列里,呈现在特定生命眼前的客观世界,是由一个个的场球所组成的话,那么,这个场球是如何形成和保持其一定形状的呢?它又是如何运动的呢?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呢?因为根据场论的观点,我们的客观世界应是由具有量子化密度分布的场球壳层层层包裹而成。而在一个膨胀的宇宙中,一切场球趋于体积扩大,密度日益减小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这样的形象的说明问题:对于一个场球来说,在固定的某个时刻,它的密度呈量子化分布。但对一个有确定密度的场球层来说,它的密度在总时间坐标内大致呈由大到小的连续性变化。它的体积也应呈由小到大的连续性变化。就是说,从时空两个坐标轴上看。场球的密度和大小既有连续性又有量子性。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场球都具有这样的变化二象性。既时间上的连续性变化和空间上的量子化分布这样的变化二象性。这里就产生了两个问题,这样的场球是怎样保持这种量子化分布的?它又是怎样实现连续性变化的呢?
第一个问题,我们也可以这样提出:一个较高密度的场球,在低密度外场包围中,是怎样保持其较高密度的呢?我们认为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必须先解决另一个问题,即宇宙中的绝大多数场球为什么呈球形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我们的客观世界内一切物体大多都以球体出现,一些不是球体的宏观物体,其基本组成部分也多是球形的。既使那些稀薄的星际物质,其基本组成或基本粒子也呈球状。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宇宙中的一种基本场——磁场的场球线是呈球形分布的缘故。至于场密度的量子化分布,我们目前还不能找到恰当的理论来解释。根据物质世界的“同性相聚,异性相离”原理,密度相近的小场球漂浮在密度较大的场球上面并聚集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不同的场层。这大概就是密度量子化分布的一个较合理的解释。这种同性相聚现象,我们可以相应的命名一种力——内聚力。内聚力有两个:一是自身的内聚力所引起。产生这种内聚力的直接原因,应当是由于宇宙的扩张而引起场球发射重力场粒子,由于重力场粒子的反作用,就引起了场球的再次收缩。场球收缩是场球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密度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引起场球收缩而保持密度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由外场层对内场层的压缩作用。就是说,场球体积的不断扩张,不断的发射重力场粒子,引起场密度向变小方向的总变化;而内聚力的存在及外场层的压缩作用,则会引起场密度的相对隐定性。这显然符合平衡移动原理。即外界条件引起场密度向变小方向变化,但平衡移动的结果却使场密度向增大方向变化,尽量使密度的小向变化不显著。
另外,我们还应看到,引起场球小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体积扩张发射重力场粒子,而重力场粒子不是被外围的低密度场吸收而使低密度场的密度升高,而是通过密度较小场时,至多不过再发射一些密度接近低密度场的小粒子,以扩大场体积而已,它决不会提高低密度场的密度这就是保持量子化密度分布的真正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过程中的密度变化情况。例如,地球进入近日点后,由于太阳重力场密度的增大,使地球的运动速度加快,根据场论相对论,此时地球的体积应变大,密度应变小。但是根据平衡原理,这种密度决不会改变很大,地球本身的收缩运动将会尽量减少这种变化。当地球进入远日点后,由于太阳重力场密度变小,地球运动速度变小,密度变大,以抵制上述场密度的变化方向。是不是如此,很可能合理,也很可能是胡说八道。因为目前来说,关于地球密度的这种微小变化,我们是根本测不出来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各种途径来解释场密度的尽量不变性和场密度的小向变化问题。因为场密度的量子化分布和生命现象有直接关系,也是宇宙结构的一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