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者》杂志 企业家的意识与财富专栏 2007年8月号
刘长杰/文
“生意做的还好,但我现在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股票上面。”这是很多老板一年多来共同的心得,“股票求财,容易多啦。”
8月流火,这一段时日,就连东北的最高气温也往往高于30度。顶着这么大的太阳去做业务,何如坐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看盘下单——“弹指一挥间,感受盈亏变幻”的感觉,的确很爽。
世事轮转,如果是两年前,上海证券指数在1000点久久徘徊之时,即便室外再热的天气,想必诸位老板也不会坐在屋子里炒股论金的。
商场征战,挣钱乃大。以此来看,今日这样的变换,本无可厚非;但与那些办公室的白领职员于工作清闲处悠然炒股的情况不同,老板们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资本市场的角逐,牺牲的却是对自己主营实业的一贯关注。
显然,这种变换的利弊,已非眼前账面上的盈利多寡而能清楚地衡量,因为对实业的操控,远比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更需要长久的关注和耐力,更需要企业家身体力行,参与其中,才能够做好。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顶尖富豪,都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或拓展实业投资,或投身资本市场;而纵横往来于两者之间的,几乎没有。何也?专业和竞争使然。资本大鳄巴菲特、索罗斯,在投身资本市场后从未涉足过实业经营;实业巨子李嘉诚、比尔·盖茨,在选定实业后也从未染指过股票投资。即便是那些看起来精力过于充沛、闲暇时放浪形骸的企业家——如英国维珍的老板布兰森或者美国甲骨文的董事长埃里森——也宁愿在他们的工作之余发展自己的各种兴趣,甚至去行慈善、做义工,而不去碰那些与股票投资相关的事业。
当下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企业家,一面做主业的老板,一面做证券的投资人。通常的情形是,在一个主营物流业务的老板的电脑上,除了几张运输管理表格,你还可以看到一个数据实时变动的股票操作系统。这真是我们中国投资者普遍的心理特点——容易赚的钱焉有不赚的道理。究其原因,除了中国证券投资管道的匮乏,可信赖的投资基金数量不多的客观事实外,国内企业家缺乏专业化精神,试图从更多角度谋求成功的心态则更显突出;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企业界少有世界级企业这个事实,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判断。
为什么我们会担心企业家一心二用呢?除了证券市场本身固有的巨大风险这个因素外,企业家的“业余钻研精神”也是我们最为担心的一个原因。
全世界都认可这样一个通理:证券行业是黑发人的职业。这句话直译过来是,从事证券行业都是黑发的年轻人;而事实上,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证券行业自身极高的专业性要求和极大的从业压力,非年轻人不可以胜任。
我们的诸位实业家,依靠的是业余研究,凭借的是自我感觉,甚至是听从所谓的“内部消息”,就来大肆参与证券投资,其行为近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有企业家投资股票发财的,最近媒体曝光称,港人刘元生1989年投资400万元给万科原始股,现已增长至6.32亿元市值,刘元生就此成为万科的最大个人股东。
很多人艳羡刘元生160倍的几何财富增长指数,但却没有人深究刘元生18年来对万科企业不离不弃的投资心态和长期深入的跟踪研究。我们绝无理由把刘元生看作是一介股民,作为万科的投资人,他取得的惊人成就,与其说是一个股东的奇迹,不如说是一个实业投资者的坚定。
事实上,作为企业家,无论投入怎样的热情参与股票涨跌赚取的些许差价,都不能与“做好一家企业,待其成功上市后会取得惊人的财富回报”这一点相提并论。几年来“中国内地首富”从黄光裕到施正荣、从郭广昌再到张茵、从史玉柱又到杨惠妍的系列变迁,均属这一判断的现实样本。
如果首富离我们企业家的目标尚远,还不敢想,那就再看一个传奇。
港人方铿是香港肇丰集团主席,上世纪90年代初到故乡江苏省南通市投资,于1997年投入1579万元人民币创办时代超市,并在南通开出第一家小型门店。十年间,时代在江苏等几省的二、三线城市发展了35家大卖场、20家综合超市。就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区域性连锁超市,在今年7月赴港上市后,给方氏家族带来了超过160倍的高额回报。
两个港人,两个十年,两个160倍的增长。不知这些,能否为那些“两面作战”的企业家,打开一扇面向未来的窗户呢?
**注:此为原稿,发表时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