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人类社会的有序化进程



耗散结构论认为:人类本身就是一种高等耗散结构,其发展就是一个有序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但是它并没有阐述人类有序化发展的具体进程,因而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只能作为一个假设而存在。事实表明,人类社会有序化的发展集中表现为有序化反应方式的进化,且进化的每个阶段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递进关系。

一、人类反应方式的进化顺序

人类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方式是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对前一个发展阶段的一种超越。

 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人类社会的有序化进程

1、刺激反应性。刺激反应性是指生物或非生物对单一的、物理和化学的刺激所产生的单一的、机械的、无任何方向性的(即无序的)反应形式。一般的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均属于刺激反应性,没有确定的方向,不能产生相干作用,不能形成有序化状态,因而是无序的反应。刺激反应性虽然是无序的,但为建立有序化的反应方式奠定了基础。总之,刺激反应性的基本特点是:对单一的刺激产生单一的无向反应。

2、感应性。感应性是指生物对单一的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单一的、有序性的内部反应形式。单一的刺激反应不会形成有序化的反应方式,但是多个刺激反应按一定的方向组合起来,就会形成有序化的反应方式。一些生命物质如蛋白质和核酸(DNA、RNA)将若干个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进行组合,可以形成一种具有自我生长、自我繁殖功能的自组织,其中,每种生命物质往往只对一种确定的环境因素产生有序化的反应。感应性是生命物质对外界事物最初级的有序化反应方式,为建立更深层次的有序化反应方式奠定了基础,是得到发展和升华的刺激反应性。总之,感应性的基本特点是:对单一的刺激产生单一的、静态的有序反应。

3、趋性。趋性是指生物对单一环境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选择倾向性,是生物对外部刺激的定向反应形式,包括趋向性与避离性两种基本形式。趋向性有趋光性、趋热性、趋湿性、趋地性、喜氧性等。避离性有避光性、避热性、避湿性、厌氧性等。如草履虫的趋酸性、臭虫的趋热性和昆虫的趋光性等。趋性是低等生物细胞、生物组织和原生动物常见的反应方式。趋性是生物体内一连串的内部感应性按一定的方向有机地组合起来,以形成有序化结构,并对外部单一环境因素形成单一的反应,使生物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产生功能上的相干作用,以加快机体的有序化发展。当这一连串的感应性按正向的方式组合起来,就形成正趋性——趋向性。当这一连串的感应性按反向的方式组合起来,就形成负趋性——避离性。趋性是低等生物对外界事物较初级的有序化反应方式,是得到发展和升华的感应性。总之,趋性的基本特点是:对单一的刺激产生单一的、动态的有序反应。

4、刚性本能。刚性本能(又称非条件反射)是指若干不同的感应性或趋性按一定的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形成完整反射弧的反应模式,它是低等动物先天形成的、对确定外部刺激所产生的相对固定的反应形式。刚性本能是生物体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逐步形成的被动适应环境的一种低等生存方式,它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无需后天训练即可出现的反应。例如,腔肠动物和节肢动物的机械刺激反射;新生儿的抓握反射、吮吸反射及成人的膝跳反射、抓痒反射等。刚性本能是感应性和趋性的发展形式,是对来自某一具体事物的复合刺激的综合性反应,它使生物体与外部环境产生更高层次的相干性,形成更高级的有序结构。刚性本能是对趋性所作的修正、扩展和综合,使趋性具有更多的目的性,是得到升华的趋性。总之,刚性本能的基本特点是:对复合的刺激产生复合的、动态的有序反应。

5、弹性本能。弹性本能(又称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随条件而变化的反射,是在一定条件下无关刺激成为非条件刺激物的信号所引起的反射。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机体在生存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建立于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反射。条件反射可以使动物学习和记忆与非条件反射有关的、但又完全不同的新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大脑皮层在机能上暂时联系的建立或接通,它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有了条件反射,动物不仅能反映具有直接生理学意义的事物,而且能反映那些具有间接生理学意义的事物。弹性本能使动物能够针对变化了的事物来重新调整自己的本能行为,使之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比刚性本能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目的性。而且机体通过条件反射可以在刺激本身未到来之前即做出相应反应,使机体活动具有更多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弹性本能的基本特点是:对变化的刺激产生可变的、动态的有序反应。

6、知性。知性(包括概念与形象)是高等动物在众多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更为普遍、更为抽象的条件反射,它是人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所产生的抽象认识。其中,人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抽象认识就形成了概念,人对事物外部联系的抽象认识就形成了形象。概念与形象是对学习得来的东西所做的归纳与总结,使人的行为模式具有更多的系统性和目的性,使人不仅能够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而且还能主动地选择环境。由于学习得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往往是零碎的、无规律的和盲目的,人们经常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自觉地运用,只有形成概念和形象以后,才会从中理出一条“主线”来,并按照这条“主线”所确定的逻辑方向将学习得来的东西排列起来。通过抽象与形象,人既可以对不同刺激事物采取相同的反应方式,也可以对同一刺激事物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使人的反应方式多样化、灵活化和目的化。例如,同样是有害物,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逃避、攻击或防护等多种反应方式。总之,知性的基本特点是:实现对不同具体条件下的刺激产生不同形式的有序反应。

7、理性。理性(包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高等动物在知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反应方式,它借助于语言、文字或图像将知性所形成的各种基本概念或基本形象以第二信号系统形式固定在人的大脑之中,并在大脑内部对其进行更为复杂的、更长系列的、更深层次的“趋性”、“刚性本能”、“弹性本能”和“知性”等形式的反应。其中,人对各个基本概念之间联系的认识就形成了抽象思维,人对各个基本形象之间联系的认识就形成了形象思维。理性是人类对第二信号系统所进行的“反射”式的反应活动,它能找出各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形象之间更普遍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区别,从而发现事物之间更普遍、更抽象的运动与变化规律。例如,人们通过生产与生活的实践,形成了“水”、“向……去”、“低处”、“流动”等名词、介词、形容词、动词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通过某种特定形式的条件反射建立了一种相互联系,从而得出了“水往低处流”这么一条逻辑法则。抽象思维就是人类大脑通过对各个基本概念进行深层次的条件反射活动,以建立新的逻辑联系,形成相应的判断、推理、定律、假说等逻辑法则,而这些逻辑法则又可作为一种新的概念,投入下一步的抽象思维,以形成更高层次的逻辑法则;形象思维就是人类大脑通过对各个基本形象进行深层次的条件反射活动,以建立各种基本形象之间新的逻辑联系,从而形成相应的形象法则,而这些形象法则又可作为一种新的形象,投入下一步的形象思维,以形成更高层次的形象法则。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抽象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形象思维以抽象思维为导向。理性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类也因此具有无限发展的能力。由于理性使各个概念或形象之间建立了辩证的逻辑联系,人类才能对不同层次的刺激产生不同层次的反应。例如,人有时为了维护或追求高层次的利益,自觉地牺牲低层次的利益;人有时为了有效地消灭某一事物,暂时地故意放任该事物的发展。总之,理性的基本特点是:对不同层次的刺激产生不同层次的有序反应。

二、各种反应方式的不同应对姿态

从整体上讲,反应方式的进化表现为针对性越来越强,灵活性越来越高,适应性越来越广,预见性越来越好,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层次越来越高。

不同的反应方式代表着主体不同的反应能力,体现着主体对待外界事物不同的应对姿态:①感应性实际上就是主体以静止、孤立而片面的姿态对待外界事物;②趋性实际上就是主体以机械、孤立而片面的姿态对待外界事物;③刚性本能实际上就是主体以孤立而片面的姿态对待外界事物;④弹性本能实际上就是主体以片面的姿态对待外界事物;⑤知性实际上就是主体以纯数理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姿态对待外界事物;⑥理性实际上就是主体以辩证逻辑的姿态对待外界事物。

人类的思维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人容易把一切事物不仅看作是静止的,而且看作是孤立的和片面的,这是思维发展的最低级阶段——朴素唯物主义阶段;在第二个阶段,人逐渐发现事物都是运动的,但是认为事物的运动仅仅是机械运动,这是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机械唯物主义阶段;在第三个阶段,人虽然发现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和变化的,但是认为这些运动和变化是孤立存在的,不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是思维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孤立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阶段;在第四个阶段,人不仅发现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而且发现这些运动和变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但是它只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没有看到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这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阶段;在第五个阶段,人不仅看到了一切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看到了一切事物的内部联系,但是它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这种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思维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朴素辩证唯物主义阶段;在第六个阶段,人不仅看到了一切事物的内部联系,而且看到了这种内部联系是对立统一的,这是思维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辩证唯物主义阶段。

容易看出,人类反应方式的进化过程正好与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过程相吻合,遵循着相同的逻辑发展轨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359.html

更多阅读

现代大学的使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 广东近现代社会的发展

现代大学的使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1930年,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哲学教授奥尔特加·加塞特(Jose Ortegay Gasset,1883—1955)针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大学教育状况,出版了《大学的使命》(The Mission of theUniversity)一书。他明确提出:大学的一个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关于政治发展理论方面的著作。其写作背景是二战后广大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面临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亨廷顿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秩序

法律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合作的重要性

隨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老百姓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到法院起诉或应诉,是我们囯家在实施依法治国进程中取得的可喜成就。然而,在诉讼的过程中,许多原告方由于法律知识的不足,抱着有

声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人类社会的有序化进程》为网友格式化丶過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