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谐思想 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2



4、世界的和谐。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无争无讼,平等待人,和谐共处,协和万邦,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历代中国封建王朝都把“协和万邦”的理想运用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坚持“大师维厄,邦郑维屏,大宋维翰,怀德维宁”的思想,“布恩信,怀远人”以求得中外和谐共存的局面。《尚书·精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党,王道平平,是大公之道,天下之常道也。”《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论语·颜渊》》中有一句话:“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保患乎无兄弟?”孔子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这种以和为本,以诚信为德,以礼法为手段的“和为贵”的外交文化,体现了一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外交策略,是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的精髓。《论语8226;学而》中也有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对于外交来说,这里阐述的思想十分深刻。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王道与霸道相反,霸道是以武力做后盾,处理国内和国际关系;王道则是利用和平的手段,通过在国际间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关系而扩大自己的影响。中国古代三国时诸葛亮的“七擒孟获”,汉武帝时的“昭君出塞”,唐太宗时的松赞冈布和文成公主,都是“以德服人”、提倡王道、反对霸道的典范,成为千古佳话。《礼记》中的“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说的则是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这说明,中国传统的圣贤政治,正是以达到天下一家的和谐理想即“大同社会”为目标的。

关于和谐的本质是什么?、和谐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能够达到和谐?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都有比较完善的思想论述。1、和谐的本质。恒卦《彖传》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恒久、恒常就是法则,就是常规,也就是规律。所以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就是说,天地按照规律而动,即和谐的运动。日月周转不会偏离轨道,四季更替不会出现差错。天地万物,有盈满就有亏损,都是因应着时光的流转,或消衰,或生息。自然界的变化,有规律可循,有序运动,不相紊乱。《易传》还常常把这种“不相紊乱”的自然变化称为“阴阳不测”之“神”。如《说卦传》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里的“神”就是规律,就是和谐。《国语·郑语》云:“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性,求则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关于“和”的言论指出:“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祗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讲:“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协调统一,不是无原则的附合、同一,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和谐是适度、适合、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世界万物是千差万别的,正是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的和谐,才造就生机勃勃的世界。由此看来,所谓和谐的本质就是统一体内调和多种因素与协调各种关系所达到的平衡,是众物互补的共生共荣。

2、和谐的价值。《吕氏春秋·有始》日:“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苟子·礼论》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淮南子·泰族训》中所谓“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矣”,这都体现了万物生发源于和谐的思想。老子以为“天地相和,以降甘露”(《老子》三十二章),《中庸·天命》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日:“和者,天地之正也”,和谐是天地万物运行的源泉和动力所在。孔子提出的“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孟子推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将“三才”重心最终落在了“人和”上,苟子主张“群居和一”(《荀子·荣辱》),“和则一,一则多力”(《荀子·王制》),把和谐作为社会运行和力量凝聚的规则。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达到天人间的协调统一。人不能“上逆天道”,中背人和,“下绝地理”,否则,“天不予时”,人不给利,“地不生财”。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把和谐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准则,这是和谐的核心价值,即“太和所谓道”。《周易·乾·彖》中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万利贞。”这里的“太和”,意指和谐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了“太和所谓道”的思想。他讲道:“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沈、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荡、胜负、屈伸之始……不如野马、絪縕,不足谓之太和。”张载认为,世界上互相矛盾着的不同事物,具有相互感应的特性,矛盾着的事物之互相作用,从而使万物充满生机,达到最高境界的和谐,这是世界万物的最高准则。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对“太和所谓道”进行了系统阐发,他说:“太和,和之至也。道者,天地万物之理,即谓太极也。阴阳异撰,而其絪縕于太虚之中,合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和之至矣。”(《张子正蒙注·太和篇》)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和谐理念极其丰富的价值蕴含,让和谐理念成为中华民族根本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儒家和谐思想 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2

3、达到和谐的路径。道家把“道”看做是宇宙的根本法则和万物存在的依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老子》二十五章),以遵循“道”作为达到和谐的机制。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认为和谐是阴阳二气相互冲突调和而达到的状态,而正如庄子所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道”就是这个和谐统一体里的“度”。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却始终遵循“道”的基本原则处在“和”的统一体中。儒家强调通过道德学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说,儒家构建“和谐”的路径就是:由自身之“安身立命”,而至“推己及人”,再至“民胞物与”,最后臻于“保合太和”而“与天地参”的境地。在儒家,和谐机制的适度性标准是通过“礼”来实现的。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中庸》对和谐之道作了经典性的阐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天命》),在这里,“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要达到的理想和目的,只有通过“中”这条道路才能达到“和”的大德,“中”就是实现和谐的标准、途径和机制。《礼记·中庸》把“中”解释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足下之大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旬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为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与“中道”被认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达到天人间的协调统一。人不能“上逆天道”,中背人和,“下绝地理”,否则,“天不予时”,人不给利,“地不生财”。故此,人们只有通过“执中致和”的正确方法,才能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共同发展的和谐境。贾谊在《新书·道术》中讲道:“刚柔得适谓之和。”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包括为人处事、礼节的运用、言语感性的表达等等,达到适合的程度才算和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436.html

更多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范文3000字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法政学院行政管理092班)【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积极创建民主、法制、平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作为法

儒家中庸思想 《庸》《孟》思想中的管理密码

     《中庸》是思孟学派的代表,被收入《四书》;中国古代的“诚”,由它建立了思想体系,形成了儒家的天人合一理念。《中庸》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儒家价值观念阐释上,一直具有统领式地位。孟子除了在人性假设、社会组织、内圣外王

思想决定行为的古语 营销的思想、方法及行为

专栏:陈荣华营销的思想、方法及行为昨天,我与为太阳雨提供营销咨询的公司就2011年度的合作进行了沟通。我在营销的思想、方法和行为三个方面,对他们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希望他们在营销战略、营销模式和营销落地三个层面,都能有一定的突

声明:《儒家和谐思想 和谐思想、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2》为网友那段年少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