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的流动人口相关研究亮点纷呈。王莉[1]较系统地概述了1994年中国流动人口情况,笔者将其整理如下表。重庆市有关部门对城区范围流动人口的联合调查表明,市区流动人口日均量呈上升趋势,1983年为12万,1984年22万,1985年56.7万,1990年聚增为101.6万,1994年126.6万,据测算1995年约130万[2]。辜胜阻、刘传江[3]从农村发展与人口流动、城镇化(包括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视野,较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乡城、乡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提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渠道、流动机制、制度创新、宏观调控、据点—网络二元城镇化及其非平衡布局、一县一市型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的对策思路,文中指出1984-1988年期间,乡镇企业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60万人,而1989-1992年,平均每年只转移260万人。朱义泉(公安研究,1996)指出江苏常熟市流动人口超过10万人。邓文国、鲁阳俊(四川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对通江县公安局实施流动人口延伸式管理的调查,自1993年以来,年平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15万人,其中94年、95年高达18万余人;从外流入本县从事经商、建筑人员年平均5万余人。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调查组(学术季刊,1996)指出1994年新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20万。王志远、赵萍(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1996)指出乌鲁木市暂住的人口约17.2万人。张立明、马勇(南方人口,1996)指出1994年武汉市流动人口有120万。
表 5 1994年全国部分省市流动人口情况
魏津生[4](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1996)指出中国农村人口的外部迁移自70年代末特别是1984年以后,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其规模有所扩大,特别是向小城镇人口迁移有显著增加,从而使农村人口移动呈现出空前的规模。据统计,自1979年初至1993年底的15年间全国城镇非农业人口共增长10838万人,扣除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同期全国农村人口的外部迁移共8500多万人,平均每年560多万人,相当于前30年年平均量的3. 5倍。关于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数量并无精确的统计,目前一般估计全国城镇流动人口约有8000万人,其中在公安机关登记的暂住人口有4400万。由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使得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每年平均560万人的速度被吸纳进来。乡镇企业劳动力的数量从1978年的2800万人增加到1994年的1. 2亿人,其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同期也从9. 2%提高到26. 6%。在这16年间通过乡镇企业实现内部转移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共计9100万人,而且近两三年这一转移的规模更显著扩大.仅1994年一年全国乡镇企业就吸纳了72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自1979至1993年,中国有8500万农村人口实现了外部迁移;1978至1994年有910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内部转移,这两类移动人口再加上目前全国城镇中来自农村的至少不低于3500万的流动人口,合计自80年代至今,中国农村人口移动规模约有21100万人。而辜胜阻、成德宁(理论月刊,1996)则认为1984-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平均每年吸纳农村劳动力1260万人,而1989-1992年,平均每年只吸纳了260万人。全卓伟(财经研究,1996)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第106页整理计算得出1991-1994年中国乡镇企业新增劳动力2752万人,其中80%来自农村。
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标课题对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作了综述性的研究[5]。何菁等人的估计为8000万(何菁等,1994);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估计1992年的总规模为6000-7000万人(潘盛洲,1994),按10%的年增长率推算,也接近8000万;石述思和晓京从不同渠道获得的估计数分别为9000万和8000—10000万(石述思,1995;晓京,1995);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务院的有些人估计为8000—12000万(Chan,1995),并继续以10%的年均增长速度递增(袁风雷,1995)。在农村外出劳动力中,出国劳务人员约13万人,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0.16%(陈宗胜,1995)。课题组根据1990年公安部流动人口统计资料以及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第四册资料,再以东、中、西部不同的流动人口增长率推算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8393万人,跨省流动规模2213万,其中四川省迁出规模才131.6万,湖南才52.8万,只有其他文献或者调查报告规模的10%左右,由此可推算1995年全国跨省流动规模应该已经超过1亿(跨省流动只需要考虑迁入或者迁出即可)。
1997年流动人口规模研究以城市为主流。林文毅等(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指出,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温岭外出人口达9.09万人,占普查常住人口98.47万人的9.23%,明显高21于浙江省3.43%和全国1.52%的水平。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温岭外出人口规模已达20万之众。外来人口也大量增加,据估计已达10万人之多。黄美珠(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指出厦门1955年有流动人口42.77万人。李游群(经济前沿,1997)指出从1984年开始,珠海工业企业由1985年的801家增加到1996年的近3000家, 10年间从外地引进民工40余万人。按珠海1996年在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平均每个外来民工为珠海创造增加值2.8万元,全部外来民工创造的增加值约为110亿元。台州市委宣传部课题组(社会主义研究,1997)组织有关部门对该市50个乡镇的农村外流劳动力作典型调查,截至1996年底,地处浙江中部沿海地区的台州,农村实有劳动力290.28万人,外流劳动力38.27万人,占13.2%。留在县内的占23.4%;留在省内的占33.1%,换言之,有56.5%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和就近转移。在43.5%的跨省流动劳动力中,留在沿海地区的占62.3%,留在内地的占37.7%;留在各类城市的占96.7%,留在农村的占3.3%。东北重型工业城市齐齐哈尔也有流动人口6.3万(张海鹰,人口学刊,1997)。1994年末,太原市流动人口有36.5万(张春祥等,城市研究,1997)。据开县公安局开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犯罪情况调查[6],地处大巴山南麓的开县,面积近4千平方公里,海拨在140m-2600m之间,人口144万。其中农村人口133.5万,农村劳动力80.1万;全县人均耕地仅0.9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48.1万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极少部分向县城第三产业流动外,绝大部分是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为28.5万,劳务输出挣得的收入为10亿元左右。农村人均年收入500元左右,是国家定的贫困县。而一个普通的农民外出务工,其年收入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是当地农民收人的八倍。王伟武等[7]指出,1995年末杭州市有登记的流动人口29万多。
为全面了解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的情况,福建省于1996年11月1日在全省范围内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已婚育龄归女的孩次构成、婚育、节育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吕瑞华[8]对有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各地、市调查结果统计、全省流动人口总数为191.37万人,其中流入人口为121.09万人,占63.2%;流出人口为70.28万人,占36.72%。流入人口中省外流入为621934人,省内县际流入为398454人,县内乡镇际流入为190497人,分别占流入人口的51.37%、32.90%和15.73%。流出人口中,流到外省287631人、外县27799人、外乡镇125401人,流向不明的有11831人,分别占流出人口的40.93%、39.56%、17.84%和1.68%。由此可以看出,全省人口流动量相当大,每天流动量接近200万人,上述数字是以在现居住地居住一个月以上和离开户籍地一个月以上的口径统计的,如果加上一个月以下的短期流动人口,则全省流动人口数量将接近300万人。据来自公安部的消息[9]说,1997年春运客流1.7亿人,其中流动人口有9000万,比上年增长4.8%,铁路增长1.5%,公路增长5.5%,民航增长15%,中国2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流动人口总量已达4500万,比1985年增加了15倍。有些城市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比甚至达到38:100。在京沪穗汉蓉5地共约有1065万来自农村的务工经商人口,其中上海350万,北京330万,广州175万,武汉130万,成都80万,计占5市实有总常住人口的18%。茅于轼、贺菊煌[10]对中国从1978到1994期内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常驻人口作了估计,得到的结果是平均每年800万、总数达1.28亿的人口流动。
林维远[11] (1998)的研究可以作为了解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的缩影。潮阳地处粤东沿海,总面积1255.6平方公里。农村总户数35.7万户、总人口182.6万人、总劳动力94.4万人。人均耕地0.25亩、山地0.39亩,土地资源十分贫乏。在农村劳动力中,估计到本村以外务工三个月以上的达44万人,占总劳力的52%;其中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10.4万人。据劳动部门提供的资料,全市外来劳力约20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广汕公路沿线乡镇企业较发达的镇;外出劳力约10.4万人,以榕江及沿海片居多,主要从事建筑及商贫业。1996年全市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力68万人,占总劳力的80%。从参与经营行业看,则难以界定。务农者农闲打工,做工者农忙务农,经商者前店后厂,家庭作坊更是一家三业兼营。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存在。全市农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力约54.9万人,占总劳力的65%。外出劳力虽达44万人,但大多在本市范围之内;到市外的仅10.4万人,占外出劳力的24%。
马林英[12](1998)的研究则帮助人们了解西部地区人口流动。据《凉山州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凉山州总人口数为3656559人,州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迁移人口总计达114030人,其中本省其他县市迁移的102743人,外省迁移的11287人。自治州首府西昌市是凉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流动人口流量最大,5年内共迁移38315人,占全州迁移总人数的33.60%,这当中本省迁移35353人,占全市迁移总人数的92.27%,外省迁移2961人,仅占全市迁移总人数的7.73%。相对而言,经济、文化和交通欠发达的金阳县流动人口流量最少,该县5年内共迁移1824人,占全州迁移人口总数的1.60%,其中本省迁移1216人,外省迁移608人。
程茂吉[13](1998)根据以下数据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进行了推算:(1)南京市公安局1996年暂住人口统计表明,全年累计登记数为48.96万人次,11月底当月实有人数19.1万人。一般说来,外来人员中只有1/2-2/3左右办理了暂住人口手续,根据全国1995年流动人口中在公安机关登记的暂住人口的比例(占55%)推算,南京市每天的流动人口约有35万人。(2)1995年10月1日南京市2%人口抽样调查中有关流动人口的调查表明,在全市总人口中,居住在本市半年以上,户口在外县、市的有42万人,这部分人口可以说全部为流动人口。从上述两个方面的有关数据推算可以认为,南京市近几年平均每天的流动人口约为40万,约占市区人口的15%,全市户籍人口的7%。黄能胜(广西社会科学,1998)指出,南宁市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到1997年底已达近26万人,占市区总人口数的24. 5%,是1985年的5倍左右。黄志法(上海教育科研,1998)认为上海市实际流动人口在500万到600万之间。任强等(人口研究,1998)认为关于新疆流动人口的调查,最全面的是1990年进行的人口普查。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原因对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有着不同的认识。对流动人口的统计数据较为权威的当属公安部门的统计。1983年新疆的流动人口为17.91万人,1996年增至135.76万人,净增加117.85万人,平均每年以14.47%的速度递增。
[1]《中国的人口流动》 王莉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6年第2期
[2]《重庆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冯祈善、曾华亮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卷第4期
[3]《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理论思考和政策选择》 辜胜阻、刘传江 人口研究 第20卷 第3期1996年5月
[4]《关于中国的农村人口移动》 魏津生 人口与计划生育 1996年 01期
[5]《经济转轨、劳动力市场发育与民工流动——中国大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研究》 我国大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课题组(主持人:蔡昉) 中国农村观察 1996年 第5期
[6]《开县公安局开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犯罪情况调查》刘仁阶、谢家铨、李晓泉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 第4期
[7]《杭州城市流动人口时空演变及其机制分析》 王伟武、李王鸣、陈晓平 浙江经济 1997年 10期
[8]《福建省流动人口调查分析》 吕瑞华 人口与计划生育 1997年 第5期
[9]《97春潮:人口大流动》 时代潮 1997年 第4期
[10]《中国经济增长的几点分析》 茅于轼、贺菊煌 浙江社会科学 1997年 第3期
[11]《潮阳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影响与对策》 林维远 南方农村 1998年 第1期
[12]《凉山迁移流动人口问题探析》 马林英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1期
[13]《南京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影响与对策》 程茂吉 城市问题 1998年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