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 规模 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研究综述



    卢永军(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0-2002),指出重庆农村年流出劳动力537万人,其中20万人在重庆主城区从业。郭开怡(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根据同样的信息指出重庆外来人口100万,其中69.6万在城乡结合部从业。胡学郡(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在湖北孝感地区的汉川市调研时发现,该市城关镇广场社区实有人口1.1万,而在社区居住10年以上却没有落户的有4000多人,整个孝感市在城镇生活多年而不能在城镇落户的人户分离约15万人。李成虎(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以贵州省福泉市为个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实证研究。指出福泉市54.78农村劳动力向省外转移,63.45%长年在外,而高石乡75.3%向省外转移。

 流动党员 规模 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研究综述
  王谦等[1](人口研究,2004)对“非典”期间全国农村地区跨省流入人口调查数据分析后认为全国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为5761万。这个数据显然被低估了,因为当年五一后农村返乡民工回流已经被流入流出地共同施加了相当多的限制,此外,经过多年的人口流动,外流人口已经在流入地居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对这个数据更合理的解释应当是因为非典而影响的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数量,也可以做为非典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的数量指标,由此可以看出非典对中国经济产出的影响估计为7000至15000亿元。

  刘清兰等[2](2004)的研究对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流动具备相当价值。乌兰察布盟位于内蒙古与河北、山西交界处,交通区位十分优越。盟所在地集宁距北京340公里,距呼和浩特不足150公里,与太原、大同、张家口、二连等大中城市毗邻,境内有110、208国道、呼满省际通道、京呼高速等公路和京包、集通、丰准等铁路纵横交错。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乌盟有流动人口10.17万人,1996年设立流动人口统计项目时为34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为48万人,2002年首次突破60万。12年间,以年均4.2万人(近7%)的速度快速递增。2004年盟委、行署提出“十五”末人口结构实现三个“100万”的目标(城镇人口100万、输出劳务100万、农牧区人口80~100万)后,全盟将形成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潮。。至2002年9月31日,有流动人口64.98万人,占全盟总人口270.59万人的23.83%,高出全国、全区十多个百分点。乌盟流动人口占全区流动人口总数的近40%。其中流出人口60.56万人,占全盟总人口的22.38%,与常住人口之比为1:29。流出盟外数量较多。流出外省14万人(北京、太原、大同等地),占流出人口的22.46%;流出区内其他盟市40万人,占流出人口的66.53%,占全区盟市间流动人数的70.66%,其中到呼和浩特市18万人,到包头市13万人。

  胡苏云等[3](2004)对安徽省霍山县与山东省牟平县进行了调查与比较分析。霍山县归安徽省六安市管辖,地处大别山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贫困。所调查的91户农户分布在该县的黑石渡乡金鸡岭村、上土市乡良感冲村、太阳乡金竹坪村。3个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霍山县位于中下水平,被县里列为该县的重点扶贫地区,外出劳动力占人口总数的19.8%。牟平县归山东省烟台市管辖,地处胶东半岛的丘陵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所调查的99户农户分布在汪格庄乡的岔河村、蓝家滩村、四甲村和高陵乡的把椟夼村。该县为传统的苹果产地,其农业经营以小麦、玉米、苹果、花生、生猪为主,其中,粮食基本以自给为主,苹果则是其主要的现金收入来源。外出劳动力占人口总数的40%。

  戴振祥(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指出,1995年宁波市流动人口仅有十几万人,但到2002年底,流动人口急增到136万人,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1999年有适龄外来民工子女2000多人,2004年达到8.2万多人,约占全市小学生的17%。金伯中(思想战线,2004)指出2002年6月底,绍兴县共有常住人口72.41万人,登记发证的暂住人口16.0254万人。从抽样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全县尚有1/4以上的外来人口没有登记领证,据此推算,全县外来人口总量已经突破2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1.7%、常住人口的28%左右,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为1∶3.6。不少村外来人口已远远超过本地人口,如柯桥独山村有常住人口1300余人,而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达4200名,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比例为3.231∶1;杨汛桥、钱清等镇(街道)的外来人口也已接近或超过常住人口的一半。

  李晓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较翔实的基础资料和实地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了福建省流动人口的基本特点进而摸清其流动规律。福建省1995年流动人口按1%人口抽样调查估算约有200万人,占总人口的6.32%,其中来自省外者约有90万人;2000年全省流动人口急剧上升到591.12万人,来自省外者增加到214.53万人。闽东南地区约有462.28万人,占全省流动人口的78.20%;闽东南地区中又以泉、福、厦三市为最,约有397·15万人,占全省的67.19%。马晓微等(人口研究,2004)将合作博弈中Sharpley值方法引入经济贡献量化计算,并结合北京市建筑业外来劳动力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相当高。邱镇沪(建材经济,2004)指出广东潮州有常住人口246万,流动人口300万。金强一(东疆学刊,2004)指出约20%的朝鲜族人流向国外。鄂人(知识就是力量,2004)认为武汉市外来人口有200万。

  [1]《“非典”期间全国农村地区跨省流入人口调查数据分析》王谦;郭震威;韩俊丽;黄燕妮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2]《乌盟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状及对策》刘清兰;阎煜东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1期

  [3]《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及其对农户的影响——安徽省霍山县与山东省牟平县的比较分析》胡苏云;王振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483.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

2014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陈力丹 熊壮2014年的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功利性研究文章较为强势,基础理论研究不够;对现实各种传播新现象的关注很多,表现出对传播形势变化的焦虑。有些研究层次有所提升,许多旧的话题或通过新学术概念的引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 1985-1988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研究综述

1984年11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大城市人口问题和对策讨论会是这一阶段流动人口研究的总结[1]。会议由京、津、沪、蓉三市政府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联合发起的。来自全国25个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代表、国务院主管部

1993—1995年之通胀 1993-199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研究综述

1993与1994年与流动人口有关的研究全部依赖于分析人口普查所展示的资料,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流动人口规模远远高于普查情况,基本为普查数据的3倍。有关大城市的流动人口研究主要集中于沪、京(155万)、穗,而省区研究主要集中于广东省(特别

流动人口规模 1999-2001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研究综述

贾绍凤[1]  (1999)根据1997年夏天在格尔木市调查访问的结果,对格尔木市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格尔木市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南缘,处于青海、甘肃、新疆和西藏四省区的联结部位,是目前青藏铁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2002-2003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研究综述

2002年重庆市政府统计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98万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2),2005年末常住人口2798万(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05),而2003年重庆市户籍人口为3115万,意味净流出317万。东部地区吸纳大量的外来人口,光浙江省义乌县级市2001年暂住

声明:《流动党员 规模 2004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研究综述》为网友海于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