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广大地区 现有各区域经济模式不能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

 在北方广大地区 现有各区域经济模式不能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


(一)

移桔化橘典故概要

——中国各区域模式如应用在全国广大地区则变为其它的情形,跟原来的模式不一样了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宰相晏子出使楚国,正陪楚灵王喝酒,少倾,武士三四人缚一囚,从殿下而过。灵王马上问到:“囚何处人?”武士对日“齐国人。”灵王日:“所犯何罪?”武士对日:“坐盗。”灵王乃顾谓晏子日:“齐人惯为盗耶?”晏子知其故意设弄,欲以嘲己,乃顿首日:“臣闻‘江南有橘,移之江北,则化而为枳。’所以然者,地土不同也。今齐人生于齐,不为盗,至楚则为盗,楚之地土使然,于齐何与焉?”灵王嘿然,良久日:“寡人本将辱子,今反为子所辱矣。”乃厚为礼,遗归齐国。

本章“移橘化枳”是来自此一典故,意思是中国各区域模式如应用在全国广大地区则变为其它的情形,跟原来的模式不一样了,可以说全国各地的模式不能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由于全国各区域经济模式都是全国各地振兴经济的典型,它们的不能推广则给广大地区的发展增加了探索振兴路子的难度。

 

(二)

模式处在发展状态中,它有初级状态,发展状态,高级状态等多种形式

 

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在所讲的某某模式,如苏南模式、深圳模式、阜阳模式、大邱庄模式等等,应正确地理解为发展模式,也就是说某某模式是指某某经济发展模式或某某发展模式,可简称为某某模式。某某发展模式,是指该模式原来是没有的,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种特征或典范才称为模式。之所以把某某模式理解为发展模式,固名思义它还可以在发展中,所以讲温州没有模式的话是欠妥当的。我们称温州模式并不等于这种模式是静止状态,它仍然处于发展中,至于如何发展,怎么发展,应该说它有本身自我发展的规律在。原温州模式是以大力发展家庭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后来温州模式发展到建立专业市场网络和一系列生产要素市场等,接下来是温州的企业上档次上规模向股份合作企业或私营企业发展,此后温州模式又更进一步向前发展,企业结构中出现了企业集团,同时开展大量的虚拟经营,并且有的企业在全国各地建起了大量的连锁店,这就是模式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而导引下的必然趋势。

(三)

模式终结或发展了,不能否认原模式初级状态的重大作用

——以苏南模式的终结来说明当时苏南模式对发动苏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我们举苏南模式的例子说明模式终结了,不能否决原模式初级状态的重大作用的观点,苏南模式虽然以终结告终,但是苏南模式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来振兴经济的做法对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很快的。苏南地区必须在当时的个体经济很薄弱、在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情况下,正是扬长避短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从而造成了苏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正是由于如此,苏南模式虽然终结了,但是不能否认原有模式初级状态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四)

为何要重点研究模式的初级状态呢?

——探寻出一种对广大地区能推广的区域模式是其真正意意之所在

 

研究中国各经济发展模式初级状态的意义是探寻出一种对广大地区能推广的区域模式,这样子对于振兴全国所有地区来讲将具有重大意义。从推广的意义讲,为什么不把经济模式的发展或高级状态放在研究的重点呢?为何要重点研究模式的初级状态呢?

首先,模式的初级状态与现在全国广大地区仍然未能振兴的地区来说的境况相似,因此对全国广大地区应走什么道路问题将起着有可能的借鉴作用。

其次,模式的发展状态,或模式的高级状态的境况与其它全国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要使全国广大地区模仿将会是望洋兴叹。

如温州当时的大力发展家庭工厂,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分工协作问题,从平均值来讲,投资额最多只有几万元,高的也不过是十来万元,而现在其投资资产就一个股份企业来说都超过上百万元,如果再加上有三家连锁店的话,每家在大城市的店仅一年的租钱就达几十万元,这对一些还未致富的地区来说,要想很多未能振兴的地区都达到这种创业条件的话简直是异想天开,这叫做空手变把戏是不行的。

综上所述,要研究全国广大地区如何走出一条振兴经济的路子,必须要研究中国各种模式的初级状态。

 

(五)

在实际中如何判定某个模式在其它地区推广

 

我们往往把各地富有其特点的某地区经济发展成就及状况贯之为某模式。从实际意义来说,这个区域模式是产生于现实状态,并非虚构出来的。而对这个现实来说,是指这个地区产生模式前的客观状况并非比现在全国广大还没振兴的地区的客观状况好多少,象这样的模式如能在中国各地进行推广,对于振兴中国经济和广大区域经济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推广某种模式主要是在其它地区推广某种模式的某种特征,如温州是以大力发展家庭工业为主要特征的。而推广某种模式所走过的路子并非是把某种模式完全搬到其他地区来。而是对其它地区贯入某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我们推广苏南模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并非是象苏南模式那样发展集体企业要多少家或是集体经济非要占这个地区总产值比重象苏南地区那样发展的相应时间段来讲要达到多少比重一样。而是如能在这个地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就行,这大力发展对这个地区来说就是注入了一种强有力的活性剂,对这个地区的经济将起着振兴或较快发展的作用。但如是我们学习苏南模式的结果,而是创办几家集体企业,其意义对于这个地区的经济振兴毫无意义或是完全不能够起到振兴的作用。再举一例说明为佳,如温州模式当时诞生前,在1978年人均收入仅只有60元,人均耕地面积是0.52亩,这两项数字少的可怜。但是它通过大力发展家庭工业而使自己地区的经济讯速发展。我们如能在某地区推广温州模式,也并非在温州模式相应的发展阶段和情形来要求这个地区也要达到这种情形,如温州模式发展五年时其家庭工业达到13万家,那么被推广温州模式的地区也要在五年内发展家庭工业达到13万家,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那么推广温州模式,从实际意义上讲,也就是说这个推广温州模式的地区至少要在五年内发展其三份之一的家庭工厂,也就是说要达到4.3万家,那么再加上原来的经济结构,这注入了大量的家庭工厂就是给这个地区注入了强有力的活性剂。但如果这个地区只发展家庭工业1000家,那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这只能说是学习温州模式,而不能说是在这个地区推广温州模式。

继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后,全国总结出了很多的农村经济模式,但是我们为了某些模式的某种特征,强调它与全国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的某种主要特征就行。如温州模式,我们强调它与全国模式的不同之处,就是要强调它大力发展家庭工厂$的主要特征。如苏南模式就是强调它大力发展集体企业的主要特征。等等。

我们研究诸多地区模式的初级状态能否推广,主要是从振兴或较快发展全国广大地区经济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如果仅仅是从发展各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其意义就不是很大,因为不推广某种区域模式,那么全国广大地区早样也是在发展着的。

 

(六)

中国现有几乎所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或很难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

 

我认为中国现有几乎所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或很难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

首先,因为全国有大量的中央领导,专家教授和全国广大地区的领导都来有模式的地区参观学习取经,有的人也写了很多书,应该说在这种既有理论指导又有自己亲身学习体会的情况下,全国广大地区应该来说能讯速走上一条振兴的路子,但是全国仍然有很多地区河山不改、面貌依旧,发展缓慢,这就是各种模式不能学或不好学或在它们那里行不通的表现。从现实来说,全国各区域模式不能广泛普及。但是如果我们在某些方面做出重大改革或调整后,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对个别的某种模式的主要做法可以加以推广。我现在是基于各区域维持现有改革状态下得出了“中国各区域经济模式不可推广性的结论”。但是某种模式加以改革后的理论模式另当别论。

其次、很多专家专家教授在撰写经济模式的文章或书中,都没有一个人明确认为各区域模式不能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好象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有很多人认为这些模式地区当时的背景不好,它们能走出一条路子,应该来说全国广大地区现在条件可以所以也能学一学,或者来个照搬某个模式的方式来发展其他地区。有的专家在著书时还认为山区的经验可以在山区推广,黄土高原某地区的经验可以在黄土高原的所有地区推广,海岛地区的经验可以在海岛地区推广等等。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或是片面的观点。有的还认为每个地区如何发展要因地制宜,不可能用一种共同的思路来指导全国广大地区的发展,这个观点我认为也是大错特错的。

我认为中国的各种主要模式不能或很难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这个观点说明了如此狠心地把一大批主要经济模式一棍子打死,我将是中国第一位旗帜鲜明而且是有根有据的大量材料来论述这一观点的人。

 

(七)

我认为可以用一个“共同的思路”去指导全国各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可以用一个共同的思路去指导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对这个观点我也是中国第一位提出者。我的这种振兴区域经济的通用思路是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得通的。

如何理解中国的各主要模式不能或很难推广和我的振兴经济通用方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行得通的,这种似乎是自相矛盾而我认为不矛盾的话呢?

这就说明了我构筑了一个与各地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思路。

本章将分门别类论述中国的各区域经济模式不能或很难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589.html

更多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农业产业化理论

一般而言,国际上流行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平衡发展理论——主张地区间、产业间平衡发展,适用于较高发展阶段和较小区域。平衡发展理论认为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

郁亮 盲目乐观 对经济形势不能盲目乐观

     对于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总署近期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有人总结为“较低且可控的物价指数”、“缓步回升的工业生产”以及“迅速好转的外贸形势”,认为一连串向好的经济数据似乎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将日趋好转,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013 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力效应”

   区域一直是西安经济发展的引擎,在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举行的西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市长董军对于2013年西安区域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详细的安排。  随后,12月31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

货币经济学 pdf 货币不能救经济也不能救企业

   全球主要央行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试验,通过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扭转经济颓势。  12月12日,美联储宣布,将在年底“扭转操作”到期后,扩大现有资产购买计划,每月除了继续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外,还将额外购买约450亿美元长期国

协调性 均衡性 区域经济阶段性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区位因素、要素禀赋、历史性因素、制度性因素的存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原有资源枯竭、集聚效应消退、区位

声明:《在北方广大地区 现有各区域经济模式不能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为网友解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