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强者恒强VS弱者出局



     前十名份额达12%

  2012年,中国楼市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千亿俱乐部扩容至三家,全国TOP 10企业市场份额达到12.46%,而另一方面却不时有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甚至破产的消息传来,从杭州金星到中山亨通,随着楼市调控深入,一股中小房地产企业倒闭潮隐隐来袭。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调控强周期内的后市判断是“增速减缓,分化加剧”。同样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也给出了类似的评价:2012年中国楼市两极分化明显,强者愈强,弱者出局。

  虽然,2012年仍然是调控最严格的一年,但是无论从全国总量还是规模企业的销售业绩来看,都出现了进一步的提升。根据《201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 50》榜单,从销售金额来看,千亿元以上的超大型房地产企业从2011年的仅万科1家,扩充至3家。万科以1412亿元的销售额保住了“老大位置”,其次,绿地、保利借助高周转运营模式,两家企业均实现业绩突破,分别以1078亿元和1018亿元挤进“千亿俱乐部”。

 马太效应:强者恒强VS弱者出局
  中海、恒大、万达分别以935亿元、923亿元、905亿元紧随其后,共同形成第一阵营。600亿至900亿元之间出现了一个断档。销售额排行第七的绿城中国成交额为510亿元,华润置地以500亿元排名第八。这说明第一阵营与第二阵营的差距正在拉开,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从上市房企销售集中度来看,2012年全国TOP 10企业市场份额达到12.46%,较2011年上升了2.03个百分点;从企业入榜门槛来看,2012年中国房地产企业TOP 10门槛提升最明显,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分别达到460亿元和411万平方米,对比2011年TOP 10企业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增幅达46%。

  “大家应该能够理解,这个行业前10名占到整个集中度的12%,前20名占到17%,前50名占到1/4,按照这个路线往后走,整个行业洗牌会很严重,最终洗牌会导致整个行业呈现一种优胜劣汰、中小企业逐步出局的局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市场委员会副秘书长、克而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陈啸天如是表示。

  由于大型企业具有中小企业所缺乏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资源进一步向大企业集中,导致企业集中度进一步大幅提升。旭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林中在作《新形势下房企的战略转型》的主题演讲中也表达了同样观点,他大胆预言:“未来十年中国只剩下大型房企与小型房企,中型房企不进则退;未来十年在中国前25大城市能看到的开发商都一样 。”

  至少三成房企将被淘汰

  日前,一家位于国内知名景区浙江省千岛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因 “拖欠”土地出让金被国土部门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浙江淳安县法院发布消息称,该企业的资产将于5月20日10时至5月21日10时止(延时除外)在淘宝网进行公开拍卖,网络起拍价高达2亿元。

  这只是此轮房地产调控下中小房地产企业危机的一个缩影。尽管去年下半年起,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回暖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已连续7个月上涨。但与之不同的是,多地楼市不时传出“破产”、“烂尾楼”、“地产商跑路”等消息。

  2012年4月杭州金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向余杭区法院申请破产,成为此轮房地产调控下杭州地区首家申请破产的房地产开发商。

  自从金星倒闭之后,杭州锦绣天地也宣布破产,而广东顺德的小型房企广德业房地产有限公司近日也以“资不抵债”为由向法院提出进入破产程序申请, 今年1月24日,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中山市亨通房地产有限公司破产。

  2012年浙江法院企业破产审判报告显示,2012年,浙江全省法院共受理企业破产案件143件,其中,房地产企业破产案件明显增多,2012年浙江省法院共受理了10家房地产公司破产案件。

  其实,杭州房地产公司倒闭之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已经人心惶惶。有统计显示,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鄂尔多斯、温州、湖南、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地的房地产公司,不断被曝出因资金链断裂有开发商卷款跑路的消息,而目前的房地产公司倒闭仅是这种卷款逃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中国房地产协会与兰德咨询去年末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判断,分化结果是,到2015年至少会有30%的房企被淘汰出局,其中中小房企将占大多数。

  5月2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房地产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2年房地产行业整体赢利可能进一步下降,中小企业亏损将加剧。部分前期土地购置成本较高、融资成本较大、商品房积压较多的企业将面临亏损和债务压力,破产、倒闭风险增大。全行业破产、倒闭增加,也将为大型企业集团和财团并购提供良机,并购将提高行业集中度,市场垄断格局将进一步加强。

  知名地产专家韩世同担忧,比房企倒闭更可怕的是,由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届时被牵连的绝不仅是银行系统,还有信托、民间借贷和基金等多个环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62.html

更多阅读

自贸区概念强者恒强 强者恒强新浪博客

自贸区概念强者恒强玖福投资组合尽管周一拉出跳空的阳线,汇丰PMI预览值创6个月新高筑牢了小牛底部,但在近阶段,大盘在遭遇2250点之上重压力区后,已经进入调整期,所以我提出:“节后首日,沪深两市整体呈现普涨格局,不过主要集中在老题材和二

马太效应两极分化现象 __观复 中国贫富两极分化

马太效应(两极分化现象)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

马太效应的启示 《道德经》与中国企业的马太效应

   在社会诸多领域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比如一个本来很有钱的人,钱却偏偏老是垂青于这个人,导致他越来越有钱。一个广泛交际的人他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反之,一个孤僻的人,他的朋友必然会越来越少,这种

宇通:强者恒强

     2012年,尽管中国客车界表面波澜不惊,但其深处却已暗流涌动。2011年还处在赞扬声中的客车市场在一年后,开始与中国汽车业整体一致,由两位数增幅的快车道,转而驶向了约5%微增长的慢车道。  就在人们为中国客车显露出的低迷而心

声明:《马太效应:强者恒强VS弱者出局》为网友我亦好歌亦好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