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日本品牌的产品充斥中国的各个市场,买产品就要买日本产。
数据则显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6年日本对华投资项目数和金额都出现回落,项目数为2590个,减少20.77%,实际投入金额45.98亿美元,减少29.6%;同期,中国引进外资整体增长4.47%。
依托着地缘优势和文化的共融性,借助中国开放的呐喊声势,市场嗅觉灵敏的日本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登陆中国市场。他们不断地搜索着中国的投资良机,更在捕捉着一切可以带动日资企业的“中国概念”……
日本企业与中国经济碰撞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它们在中国市场上收获颇丰,同时也慢慢发现这个市场本身的变化正在促使它们主动地寻找变革。
日资家电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家电军团,一度以过硬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成为中国本土家电品牌强劲的竞争对手。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先入为主的日资家电企业却逐渐丧失了在中国市场上的领先优势,市场份额节节败退,甚至近年来频频发生“质量门”事件,如“XX手机风波”、“XXCCD质量事件”……
无独有偶。2006年底,在东芝、三菱、松下黯然辞别中国手机市场后,日本手机商NEC也宣布退出海外2G及2.5G手机市场。至此,在中国市场,日系手机几乎全线撤退。甚至有媒体用“无可奈何花落去”来形容日本手机厂商的心情。
归结起来其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不尊重,对中国市场的轻视,“一流产品留国内,二流产品卖欧美,三流产品卖给中国”的说法一直存在;对技术创新的偏执,以致陷入“高处不胜寒”的被动;刻板的企业文化在公关营销、事件营销上显得格格不入;研发基地的缺失;营销空心化,对中国市场缺乏深入而细化的了解。各种说法都矛头直指日系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傲慢与偏见。而一直对中国民众民族感情不理解,而且日本右翼更是一再坚持拜鬼,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中国民众的感情,导致部分民众抵制日本产品。
这是中日文化差异、理念差异等原因造成的。而由于日本企业最高决策层中缺少了解本地市场的管理者,其产品往往同实际的市场需求有偏差,甚至会造成企业的反应速度不够迅速。同时,经营管理者本土化的迟缓也是造成中国经理人离开日本企业的主要原因。
在销售方面,68%的日企头疼的问题是“客户要求降低价格”,因为中国有很多外企,竞争激烈,所以降价方面的要求对他们来讲是困难最大的。日企第二关注的问题是“竞争对手实力不断增强”,而排在第三位的问题是“怎样开拓新客户”。还有在中国比较特殊的一个问题就是欠款回收比较难。
在财务、金融、外汇方面,日企最关心的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中国税率改革也颇受关注。根据中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从明年1月1日起,外资企业原有的税率优势不复存在。真家阳一明确表示:“即使所得税有所提升,绝大部分日本企业还会一如既往地在中国经营。日本企业正在为适应法律做一些准备。”此外,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变动也是在华日企的主要关注点。
在贸易制度方面,通关等诸多手续的繁琐、中国对相关规则的通告和传达不彻底、通关手续的办理需要的时间太长,是日企最关注的三个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从数据来看,2006年提出这些问题的企业比2005年减少了,这说明中国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正在提高。
另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专利保护问题。虽然中国政府对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但日本企业仍感到“还是差一些”。据称,日本在华企业已经成立了一个名为 IPG 的知识产权联盟组织,以联合起来谋取权益。
中国的文化是很传统的文化,中国的体制也不是资本主义体制。为此在文化传统上以及体制上必然要融入到中国,那么国外的产品才可以长期在中国占据市场。
日本如是,美国现在也一样。他们的一些企业进入中国,而他们更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尊重中国人的观点,在那里也搞质量门,食品门。
中国是一个贫富不均匀的国家,在这里有超级富裕的一群人,也有十分贫困的一群人,更多的是中低层的民众。
国外企业要长期在中国发展,首先要想到他们也需要尊重中国的民族感情,同时还要尊重中国的文化背景,要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要真正做到他们所说的平等(经营如此,对待中国民众也需如此)。
日本的部分企业在中国的失败,对于美国来说应该是个借鉴。如果美国公司要在中国经营好,就需要吸取日本企业的教训,同时要吸收他们成功企业的经验,一味用大国沙文思维来对待中国产品或企业,他们必然也要与日本的失败企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