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论文。
五、日本养老保险支付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 未雨绸缪,尽快建立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养老保险体系。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目前,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比日本发达国家轻,但是老龄化的速度却远远快于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过则是“未富先老”。据测算,在发达国家,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1倍大约是80年左右,而在中国只需要34年。[16]
可想而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我国的养老金支出将大幅度增加,在经济建设急需资金的情况下步入老龄社会,我国的资金配置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并且未来我国社会保险费用增长的压力比日本等西方国家要更大。
而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养老社会保险的经济效应,尽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养老社会保险模式,做到开源节流,合理设计退休年龄、收支标准、领取条件、政府投入,使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积累雄厚的社会保险基金建立起内在的关联机制,从经济角度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创造重要条件。
2. 扩面和趋向一体化是必然之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而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0-80%,所以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在农村。我国的城镇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而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远未形成,虽然部分流向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也参加了城镇养老保险,但是传统的农村的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已经无法维持,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所以,应当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建立正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要。当然,由于财政能力有限,目前不可能实现农村和城镇养老体系的一体化。所以可以为农村居民建立一个养老保险制度,在考虑建立这个制度时要本着便于城乡两套制度谐接的立场,立足长远,当社会经济发展到可以负担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时再实现转换和合并。
3. 经济发展水平与给付水平相适应。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增长比较迅速,那么其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建立并逐步完善的。这就给日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带来了一个难题,即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过高,认为经济增长能够为年老者提供高额养老金。但是一国经济不可能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一旦国内经济形势走下坡路的话,如果给付过于优厚,为了保持养老金账户的平衡,通常需要提高缴费率。而给付水平具有很强的刚性,削减难度比较大。可以说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了日本公共养老保险体系的财政困难,但导致财政困难的制度性原因则是对退休人员的高额给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给付绝对水平比较低而相对水平比较高。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呈现出一定的超前性。所以,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要认真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充分考虑实现社会保障的周期平衡和现实的承受能力,维持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运行。
4. 加强基金投资管理。日本养老基金问题的投资渠道要比中国宽泛,并且日本也经历了一个投资渠道由窄到宽的过程,日本养老基金投资收益亏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是投资本身的原因,而是经济不景气,所以只有在经济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才易进行养老金的投资。日本的养老基金管理比较集中,主要由大藏省和厚生省负责收支和运营,而我国的养老基金管理比较分散,有中央管的,也有地方政府管的,养老基金的分散管理容易出现基金流失现象。所以基金的集中统一管理是确保基金运作安全和高效率的重要措施。
5. 解决空账问题和保费拖欠。空账问题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中出现的特殊问题,是指政府部门责权不明确,在社会统筹养老金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往往出现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的混用,用透支个人账户来弥补社会统筹账户的不足,这样个人账户上的资金出现了亏空。这种亏空会使人们对自己将来能否享受政府承诺的养老保险待遇产生怀疑,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缴纳保险费的积极性 ,如果不做实个人账户,可能会出现类似日本的拖欠和不参加养老保险的现象。目前我国也存在养老保险费的拖欠问题,并且呈现出日趋恶化的趋势,1997年保费收缴率为87.5%,1998年为80%,1998年企业累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318亿元,1999年达到了368亿,2000年则到了414亿元。[17]保费拖欠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养老保险发展的最原始因素,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6. 建立多层次养老体系,强化自我保障意识。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特点是劳动者个人的自主保障意识很强,当他们认为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可行时,宁愿承受缴纳时间长、个人负担比例高的缴费,而在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但职工个人缴费一般情况下只占工资总额的4%,远远没有达到8%。当日本国民一旦觉得养老保险制度不可信时,就拒绝缴费,实施个人自我的养老保障计划。中国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居民养老靠政府和企业的观念甚重;农村居民即使没有养老保障,也认为能够靠家庭和土地解决养老问题,不会主动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总的来说,中国居民的自主选择保障意识比较弱。这就需要政府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满足各类居民保障的需要,同时强化居民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的确,倡导居民个人的自我保障意识也是非常正确的,因为由于经济发展风险的存在,政府的社会保障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网站资料整理[EB/OL].网址:http://www.mhlw.go.jp.
[2] [9]张艳丽.日本养老保险遭遇拒缴危机[N].北京青年报.2004-5-9.
[3][8][13]积重难返——透视日本养老金风波[EB/OL].中国日本网站消息:http://www.chinadaily.com.cn/doc/2004-05/26/content_333844.htm.2004-05-26.
[4] [14]陈丽丽.日本养老保险惊现危机[J].理财周刊.2004,(7):70-71.
[5][6]每日新闻:日各党共107名议员未交养老保险[EB/OL].国际在线消息:http:[email protected]
[7]日本政坛养老费风波迭起 小泉也被揭短[EB/OL].新华网:http://news.chinanet.com/world/2004-05/15/content_1471734.htm.2004-05-15.
[10][11]夕阳下的日本与养老金账户空洞[EB/OL].国际在线:http:[email protected] 2004-05-09.
[12]边恕.日本公共年金的支付危机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日本研究.2003,(3):7-13.
[15]日参议院通过争议颇大的养老保险金制度改革法案[EB/OL].新华网.http://news.sdinfo.net/72339069014638592/20040605/1278896sh.tml.2004-06-05.
[16]阎中兴.日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3(2):39-42.
[17]日本养老保险危机促中国警醒[N].中国证券报.200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