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品牌寻找自我归属



2007年伊始,浙江烧毁不合格洋品牌皮鞋,似乎为中国企业在艰苦贸易摩擦中点亮了一把火。这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鞋与洋皮鞋的一场较劲。既然没有发生质量问题的中国鞋要遭受反倾销,那么质量如此低劣的洋皮鞋留给世界的是什么呢?

2006年浙江省工商局对13种国际名牌服饰的抽检结果显示,合格率竟然不到50%。最新的进口鞋类质量检测结果则显示,近八成国际知名品牌进口鞋质量不合格,其中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赫然在列。其实,洋品牌的质量问题在2006年已经暴露出大部分端倪,SK-II引起的化妆品风波、屡有发生的洋食品质量问题、佳能相机质量问题等等,有的甚至成为2006年的中国十大商业事件。

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受到尊重昂首进入中国的洋品牌,与在反倾销逆境中苦苦挣扎的中国企业相比,其所承受的不公平的竞争压力是多么悬殊。睿智老人吴敬琏说,中国企业还处于青少年时期,但是正是这样才给人以机可乘,才会遭受如此多的漠视和壁垒,这或许是中国品牌的真实写照。

也正因为此,才促使中国企业和品牌努力去寻找自我归属。自我归属的感觉不是夜郎自大,抱着几百年的老字号不放,而是要走向全球化的广阔空间。联想国际并购、中国水电与建筑工程大步走向海外,以及包括机械制造等行业的海外并购扩张,代表中国企业从世界市场寻找自我归属的大胆步伐。

洋品牌的质量问题虽然不足以导致世界市场竞争形势的逆转,但是却给了中国品牌实实在在经验教训。换句话说,洋品牌的质量问题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结果,中国企业快速成长、寻找自我归属最终要体现在中国自己的技术和品牌上,而不能以洋品牌的质量问题为借口。所以,洋品牌的质量问题反映的只是全球化的复杂性。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从一开始就与洋品牌路径殊异,洋品牌作为催化剂的作用是充分有效的,但是作为参照物就难免出现差错了。

纵观国内市场这几年的品牌竞争可以发现,家电、服装等行业都说明,洋品牌始终是作为中国企业和品牌竞争的催化剂,尽管进入中国的时候来势汹汹,但是最终都会服从本土化的基本规则。洋皮鞋的质量问题虽然在意料之外,但也属情理之中。这只是全球化中的插曲,是洋品牌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品牌的威胁,当认识到这种威胁的时候,或许已经晚了。

2007年或许是中国企业潜在的转折期,全面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压力,促使中国企业为品牌而战,为寻找自我归属而战。当然,这种转折不仅要通过国内市场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世界市场反映出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积极影响全球化的方向,这似乎才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的终极目标。

 

 2007:中国品牌寻找自我归属

 

(此文发表于机电商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772.html

更多阅读

斯廷坎普:中国品牌突围八大路径

     知名品牌能够创造需求,意味着金钱,给人情感上带来满足感,可以吸引顶尖的人才……品牌的重要性不胜枚举。然而很多新兴市场的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之一是新兴市场品牌的劣质印象。  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涅槃之

中国品牌年度观察:中国品牌在阵痛中勇敢前行

2011年,国家十二规划的开局之年,“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已是当务之急。七大部委发布《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加强品牌建设工作。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中介组织,包括个人,都在积极推动

世博会营销:中国品牌的新契机

对企业来说,一场新的营销大战——世博会营销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对中国品牌而言,世博会营销是继奥运会营销后又一新的品牌升级契机。世博会是一项世界性的非贸易性的大规模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活动,可以说是一场经济的奥运会。这个有

米尔顿-科特勒:中国品牌的根本出路

中国品牌应该承诺提供一些现代的价值,而不是过时的历史价值。中国必须抛弃陈旧的思想观念,建立一个可以在国内外消费市场支撑和驱动品牌承诺、品牌价值的现代化品牌形象。中国有企业品牌,但无产品品牌。没有产品品牌的存在,企业品牌只

万钧:中国品牌结合传统文化更能树立百年品牌

万钧:在我看来,这次金融危机,陈老师提到四个层面的考虑,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我们自己的考虑是这样的:1、当前现实的问题,我们确实有比较好的机会,这个机会我们从财务角度上来讲,大家都知道品牌实际上是一种投资,是一种建设,不仅仅是一种营销的

声明:《2007:中国品牌寻找自我归属》为网友纯白的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