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GCRI:国际化是亚洲创业者的成长课题



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们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将国际化写入了未来的发展目标,企业在国际化过程时的当地雇员,不仅是在专业领域卓有成效,并且需要拥有强大的关系网,包括政府关系。

    这是世界顶尖的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GCRI在最新的一项针对亚洲地区创业者的报告中的部分观点。该项目由瑞士信贷与GCRI合作,这个世界首创的研究项目聚焦亚洲地区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探索创业者面对的成长课题。

国际化已成多数企业倾向

    最近的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GCRI研究显示,亚洲初创企业在亚洲或亚洲之外进行国际化的主要动机包括追随客户,吸纳新客户:有75.9%的亚洲创业者已在国外建立了纯粹的销售和营销的办事处。亚洲创业者也外包一部分研发和制造业务,构架出一个平衡的价值网络,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不牺牲其低成本或高质量优势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当今的亚洲创业者都认为国际化是获得持续发展的一个途径,他们反对那种仅扩张较小的国内市场,或仅遵循亚太地区内的文化、语言及家族联系的老旧的思想倾向。“过去,语言、文化以及家族的联系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因素。而现在则是为了寻求生产成本和高质量创新与研发的完美结合。”该项目的负责人马丁教授解释。

    亚洲创业者一开始就会考虑国际化的问题,而很多公司还未盈利时就已经向国外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在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GCRI的调研采样中,有72.4%的亚洲起步阶段的企业,包括那些非科技领域的公司,已预计过在何时走向国际了。还有13.8%的调查研究对象表示已经决定要走向国际的具体时间,甚至有两家公司一成立就在海外成立了办事处。

    阿里巴巴国际公关部副总裁PorterErisman认为阿里巴巴就是典型的“还未盈利时就已经向国外发展迈出了第一步”。从1998年成立之初开始,阿里巴巴就一直坚持走国际化的道路。“国际化的路前5年充满了挫折和错误,可能未来5年的困难才是真正的挫折。”马云这样认为。毫无疑问,阿里巴巴对国际化的认识几乎代表了这一代创业型的中国企业。

    绝大多数(86.2%)接受问卷调查的亚洲创业者更偏向于成立全资子公司这种方式进行国际化,以保证他们对公司的全面控制。但他们也很看重本地知识和关系的价值,了解像中国和日本这样的地区内本地语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了适应文化与交流上的鸿沟并成功将企业本地化,62.5%的企业都向客户、投资商以及行业协会一类的第三方征求意见,而有69%的企业则雇佣那个国家的本地人来主持海外办事处的工作。

海外雇员标准更多元化

    所调查的亚洲创业者中有85%表示,建立海外公司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学习经历。虽然进一步进入一个新地区存在很多变数,对大多数调查着而言,继续国际化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地重复在新目标市场的创业过程。

  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GCRI 所调查的亚洲创业者还表示,一旦海外办事处成立后,在开展海外业务的第一年里,他们最重视的是有效率的处理过程和沟通。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亚洲初创企业的创立者或CEO们频繁地前往其海外办事处的必要性,但调查者中有89%还会保留面对面地进行战略评估和举办重要的销售会议。

    开展海外业务时在人员构成上有什么要求?马丁教授发现,和以前纯粹对技术要求的不同,这些国际化的企业开始注重企业内部沟通的及时以及在当地拥有相当良好的社会关系,尤其包括政府关系在内。

    大连索夫特科技有限公司在1998年决定进军日本市场,在日本股份公司由留学日本十几年的、懂先进技术而在当地又有很多社会关系的一名中国技术专家出任,这家合资公司在日本发展得很不错。而这一过程也被马丁教授当作案例写在了自己的调研报告中。“这说明国际化进程中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元化的。”

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

    马丁认为,“政府的支持是很多企业国际化的外部动力之一。”

    现在亚洲有越来越多的政府扶持本地企业走出去,比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样的国家,他们内需很小,所以从很早就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去海外投资。还有一方面是政府采购。

    而最近几年经济一直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政府各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制定或正在制定各项政策,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利的条件。”马丁教授说。

 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GCRI:国际化是亚洲创业者的成长课题

    这些有利条件包括外汇管制的调整和降低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门槛。

    中国一直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为了配合企业走出去,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了外汇改革试点,对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和创新。以前企业从事境外投资业务须事前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2004年9月23日,商务部公布《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实行核准制,由商务部核准。这就降低了境内企业境外投资的门槛。

    “上述因素决定了亚洲创业者能够成功走向国际化,这些因素在未来同样具备有效性。”马丁教授补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5794.html

更多阅读

亚洲第一吉他手 我是歌手里面的吉他手

一直以来心里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黄贯中是亚洲第一的吉他手.因为一直比较喜欢BEYOND,所以也是很在乎黄贯中到底是否能够称作亚洲第一.然而最近浏览网页,上面好多评论说谢天笑才是亚洲第一的吉他手.我没有听过他的歌,没有听过他弹吉

2014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新加坡排名第二

2014全球竞争力指数报告05/09/14作者/来源:搜狐 http://business.sohu.com《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升至第28位 目标瞄准创新强国  世界经济论坛昨日发布的《2014-201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连续六年拔得头筹,新加坡紧随其

中央媒体聚焦 全球媒体的聚焦并购将是市场复苏的曙光

中华广告媒介行销力研究院在对全球传媒研究后近日发布:传媒的聚焦并购市场将是媒体市场复苏的曙光;2008年年底至2009年中期,全球经济笼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中,在艰难地渡过这段时期后,媒体并购市场终于迎来久违的曙光,开始全

声明:《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GCRI:国际化是亚洲创业者的成长课题》为网友小帅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