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反对,这也让人感到越来越迷茫:为何号称对人人有好处的事情还会遭到不断的甚至是逐步升级的反对呢?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论述了经济存在的基础:盈余。没有盈余,就没有用于交换的供给,萨依定律就会起作用,也就没有产生由供给催生的需求,也就没有了交换,没有了经济。由供给产生的需求,我们称为“萨依需求”,其实就是经济学一直在说的“有效需求”。
这个道理对于国家间的贸易,对于经济全球化同样适用。
富国有充足的筹码用于交换,有效需求旺盛。所以相对于穷国来说,富国基本上都在鼓吹或者赞同全球化。石油输出国不会反对全球化,因为全球化就意味着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石油的国家越多,他们的石油资源就越值钱。穷国就是没有支付能力没有交换资源的国家,其“萨依需求”虚弱,没有国际贸易的强烈欲望。
有没有可能建立在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稳定贸易秩序?不可能有。短暂的穷富国之间的贸易是可能的,但是,这不过是富国对穷国资源的掠夺而已。因为交换是一种互利行为,所以,只要市场是稳定的,必然带来交换双方的互惠,最终都会成为富国。长久稳定的交换秩序最终只能建立在两个富国之间。但是,前提是交换双方都有用于交换的资本、资源、资格,而这都是穷国所不具备的。一个全面羸弱的国家连比较优势也不具备,没有平等交换的资格,只有被巧取豪夺的可能。
需求两分法指出,在必要需求领域无经济可言,经济只能运行在非必要需求领域,而非必要需求都是超出必要需求的部分,是盈余。所谓经济依赖于稀缺的论点,不过是说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罢了,因为私有制而形成的资源占有的不公,造成了资源对于失去其占有权者的稀缺。
如此我们就看出,全球化的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稳定也依赖于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对必要需求的满足,我们很难想象,衣食无忧基本生活被保障的人们会群起而反对全球化。实际上,极力要把他国的资源纳入全球化市场范围的资本家们已经认识到,没有一个基本稳定的秩序或者说基本满足的,就不可获得这样一个稳定的大市场。
因此,各种各样目的在于消除贫困的资本运作项目应运而生。世界银行、地区银行都以扶贫为主要宗旨。为了在它国开采石油,投资国不得不首先为当地的居民创建一个比之前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取得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为了维系一个平稳的全球经济秩序,经济往来当中“欠债还钱”的硬道理被暂且搁置一边,取而代之的是债权国对债务国的大幅度债务赦免。
也就是说,为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以全球为范围的“全球社保”体制不得不建立。如果没有一个“全球社保”机制使得穷国居民得到起码的必要需求的满足,他们就没有理由不反对全球化。而遭到反对的全球化,不过是一种以经济自由为借口由富国对穷国的霸权呵斥:开放资源,开放市场。这种全球化也就违背了交换的最基本原则:自愿性。
物理学把运动的存在归因于力:电位差产生了电流,水位差产生了水流,温度差产生了热流……依此类推,我们可以知道,社会财富分配的贫富差是社会动荡的原因所在。与“水往低处流”的物理流有所不同的是,财富流不是从高位流向低位,而是逆流——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穷则思变,均则守衡。要想获得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私有制度下的拜物教是靠不住的,因为它的本性就是制造差距,制造社会失衡的动力。
曾经的一个政治策略叫做“攘外必先安内”,抽却其政治含义,从经济的角度看,也是不无道理的。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在国内的全民社保体系尚未建立之时,急于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富国游戏当中,犹如塞翁得马,怕是赚少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