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述评考 企业党建科学化研究与实践探索述评
一、企业党建科学化问题的提出 “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新时期党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这是党在总结自身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党的建设实际状况后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也是不断探索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推动党的建设创新,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的重要标志。 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作为国家党建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党建工作正发生着重大的转变,即从计划经济时期传统工厂制度下的党建工作模式,向市场经济时期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党建工作模式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针对如何正确认识与科学定位企业党建、如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运用党建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创新企业党建工作,激发企业活力,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诸多专家学者和企业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作为国内实践派管理咨询机构的先行者,智汇蓝图一直密切关注党建科学化管理的最新动态,结合多年的研究与咨询实践,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与分析总结,并对本课题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供广大企事业单位学习、借鉴和参考。 二、企业党建科学化的理论研究 (一)企业党建科学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概念溯源与界定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在2009年9月份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命题被正式提出。自此以后,有关“党建科学化”的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学术文献总库检索统计,截止到2011年3月10日,直接以“党建科学化”为核心题名的文章有259篇,出版的相关图书有王长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江金权《党的建设热点问题解析》、周鹤龄《党的建设与党建理论》、尹德慈《广州党建研究报告》、李慎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大党建》、东方冶《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手册》等。 关于“党建科学化”的概念界定,在这些文献资料中,既有将其分拆开来定义的,如鞍钢党校张德全提出“党的建设就是一个政党的存在与发展的框架和向着目标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包括指导思想、路线、队伍、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等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和工作安排”,“科学化就是遵循自然界,人类思维等发展的各项规律形成的系统化体系”,“科学化水平就是认知和遵循运用这些规律所形成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运用党建科学化这个知识体系的具体检验和论证,是党建科学化这个理论转化成现实的程度”;也有从整体上来定义的,如中央党校王长江认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要求党的建设按政党活动规律办事,就是党的现代化,就是党的活动的制度化”,“就是要求党的建设必须按照政党建设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运行。具体说,就是要求党的建设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 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党建科学化的概念仍存有诸多不同见解,其表述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普遍认为党建科学化的概念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一个长期实践总结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智汇蓝图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是复杂多变、与时俱进的,需要坚持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实考察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科学把握,但其中至少应包括党的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和党组织在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过程中的科学化两部分内容。 此外,目前就“企业党建科学化”课题进行研究的资料还很少,据中国学术期刊网学术文献总库统计,以“企业党建科学化”为核心题名的文章仅有10篇。相关图书也多散见于企业党建类图书的相关章节。从已出版和发表的图书与文章中来看,大部分专家学者均认为企业党建科学化是党建科学化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中的体现,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汇蓝图认为,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党建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科学发展观能否在企业得到真正的落实。企业党建科学化,就是在自觉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和党建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探索企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来发挥企业党建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包含如何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等三个层面的内容。 (二)企业党建科学化的重点研究方向 调查总结发现,现阶段关于企业党建科学化的研究,较少涉及本体论的研究,如对企业党建科学化基本内涵的研究比较少见,更多集中于方法论的研究,如高峰《新形势下如何提升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王赫《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袁孝俊《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合资企业党建工作》等,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领域来展开: 1.关于健全领导体制和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科学化问题 智汇蓝图认为,领导体制的核心就是领导活动中职、责、权、利的划分问题,我国党建领导体制的科学化就是要坚决打破旧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束缚,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新型企业领导体制,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从体制上保证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对此,目前学界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党组织的科学定位问题;二是如何在理顺新老三会关系的基础上有效参与重大决策问题。 关于企业党组织的定位问题,有学者主张既然要搞现代企业制度,党组织就应严格按国际惯例办事“定位”在公司之外,党的领导可以体现在路线、方针、政策之中;也有人主张将其“定位”在独立于公司的“三层次”、“四机构”之上的另一个“权力中心”,以强化党委集体决策的职能,实现党对企业的绝对领导;还有人主张将其只“定位”于“政治中心”即可,主要任务就是管好、教育好企业中的党员,对企业发展起一种保证监督作用。我们的意见是党组织无论在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做到既不能缺位,又不能错位,还不能越位,更不能没有作为。 新老三会的关系问题也是当前制约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典型问题:一是新老三会机构和职能交叉、重叠,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相互冲撞、相互扯皮、相互取代;二是董事长、总经理与党委书记三者由于权、责、利不清晰,以至于出现了“三心不合”、“三驾马车”的现象。而众多专家在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以便更好发挥新老三会各自优势与作用方面仍存有分歧。有人认为应遵循经典公司理论将权力集中于“新三会”,也有人认为应秉承传统,继续强化“老三会”的作用。智汇蓝图的意见是老三会不能取消,但老三会的某些职能应逐步向新三会转移、并轨,从而建立起以“新三会”为核心、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职责明确、有机融合、运转协调的新型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2.关于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科学化问题 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组织保证。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董事会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总经理、副总经理及以下各部门管理人员分别由董事会、总经理分层聘任。那么在这种矛盾冲突中如何体现“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呢? 调研发现,学者们大多认为党管干部不等于由党组织去直接任命决定各层干部,而是要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聘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有机结合,把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有机结合。具体来讲,在干部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上,应如某位学者所指出的,要明确规定党管干部的内容和流程,党委会严格把握人选资质,董事会或总经理依法聘任。重要人事安排必须经过党委会讨论、提出建议,再由董事会或总经理按法定程序聘任。酝酿人选时,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听取董事会和经理班子成员特别是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意见,董事长或总经理不赞成的人选不上党委会讨论。也有另一学者进一步提出,要改进干部考评办法,引领价值导向,对企业领导人员不仅要考核经营业绩,还要考核其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情况,从而全面推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3.关于党的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问题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坚持防微杜渐,警钟常鸣,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无数事实已经反复证明,许多腐败案件发生最初都源于作风问题,因此,必须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紧抓好。 2007年1月,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2009年初,在第十七届中纪委第四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提出要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续继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向全党提出“四个大兴”的要求和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并首次提出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干部管理不严的问题,提出要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加强作风建设。这对于有效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有学者指出,要走出企图通过人治或变相人治的办法解决作风建设和腐败问题的误区,而要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他们认为,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其生命力在于严格执行。要通过理念、方式、机制的创新,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把制度的严格执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分解责任,做好督查,营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关于监督问题,有学者还指出,监督制度的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党内监督甚至只包含党的纪检监督,那种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纪委把党委监督好了,党的很多事情就好办了的思想是错误并极其危险的,所以,党的监督工作也应保持持续的科学化。 4.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研究 经过三十余年的蓬勃发展,非公经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影响,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该类企业中如何加强党的建设,使党组织更好地科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当前党建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如何解决等已经成为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就该问题已有了诸多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其一,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必要性的研究。学者们普遍同意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比如,张燕敏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沿阵地之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列,就必须占领这块阵地,建立党组织”。李振印、吴富静也认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看待”。 其二,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的定位研究。中共中央组织部发文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执行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在广大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大部分学者也倾向于这种“政治核心”说,如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王河认为,“如果党组织凭借其党员优秀的生产经营才能积极参加参与企业的改革和生产经营,促进企业的发展,并且站在国家、企业和职工总体利益的基点上协调矛盾,使企业主和职工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那么,党组织就是不可或缺的政治核心。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的企业家来说,党组织也应当成为政治核心”。但也有学者表示,“政治核心”地位的目标要求过高,在实践中容易导致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压力过大,不利于实际发挥作用,比如张运宝、张雄、张克文等人则支持此观点。智汇蓝图倾向于“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之说,后面文章已有阐述,在此不做赘述。 其三,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既不同于党政机关,也不同于国有、集体企业和事业单位,这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固有特点的制约和企业内部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决定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提出: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在内容上要贴近企业的生产经营及党员、职工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形式上要以小型、分散的方式为主;在时间上,争取避开生产经营的高峰时间,多利用生产淡季和业余时间;在方式上,要突出经济发展和联系群众等重点。此外,还有学者建议,在工作和活动内容上,要坚持指导性与自主性相结合,除传达重要文件和上级部署的工作外,其他工作和活动内容要围绕企业和党员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在工作和活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集中统一的会议和活动不宜过多;除少量必要的集中活动以外,日常的工作和活动以在企业中的党小组活动为主,并可实行党员“定时向党组织汇报制度”,通过书信、电话、个别谈话等方式定时汇报,党组织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实行“随时联系党员制度”。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学者们提出的建议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三)党建科学化研究总结 通过对以往研究的归纳分析可以看出,自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概念以来,学术界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其一,对党建科学化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对党建科学化的必要性、意义及策略方法等着墨较多,对人们所关注的一些长期以来制约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并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比如关于党组织的科学定位、党建工作模式如何与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对接融合、党建工作如何深入创新等。 其二,课题研究重复多、创新少,尤其是比较研究相对不足。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中央政策的感召下,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虽然众多,但有影响、有深度的力作还不多见。分析中国期刊网中的相关文章便可发现,其中许多文章的观点大同小异,缺乏新意,对横向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更是相对不足。事实上,党建问题本身带有普遍性,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党所共同面临的课题,同时,在党内的不同地方基层组织之间,也会有所区别,其比较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其三,研究缺乏跨学科的综合分析。已有的研究大都从政治学、党史党建的视角展开,进行就事论事地探讨,从其他角度、用其他方法进行研究的还不多,如从社会学、法学和哲学等的视角进行的研究与探讨的成果相对较少。 总体而言,企业党建科学化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思路和新的工作机制。企业党组织如何科学定位,以及企业党组织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切实有效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问题,已成为制约党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 企业党建科学化的实践探索回顾 综观企业党建科学化的实践探索之路,我们会发现它走得并不算轻松,在这条实践探索之路上,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企业党建工作的逐级弱化、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结合不够;党组织活动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和吸引力等等,因此,此时对企业党建科学化过去的实践探索进行一次系统回顾与梳理,对于未来探索出一个党建与企业发展结合更为紧密、更有实效的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智汇蓝图调研发现,在以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来推进企业党建科学化的实践过程中,不少企事业单位也探索出了自己的经验: 1.将党建管理模式与公司治理模式有机融合 在国资委党委制定下发的《关于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党委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关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关于积极探索国有企业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指导意见》指导下,各级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制度,初步形成了制度体系。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效运行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制度化、程序化和组织化途径,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截至上半年,125户中央企业的1115户二级以上公司制企业中,党委(党组)成员进入法人治理结构的有3078人,占党委(党组)成员的43%,有304户企业党委(党组)书记兼任董事长,从体制上保证了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作为国家首批董事会试点企业,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在坚持公司法人治理的制度框架下,树立“围绕中心,服务群众,维护大局”的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方式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这两种制度的有效融合给宝钢带来了巨大效应。首都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其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的融合也十分成功。从现有的众多国有企业的实践来看,企业党建工作模式与公司治理模式融合具有统一员工思想,增强企业凝聚力;弥补经济体制改革的不足,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约束;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创造健康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等优势。因此,进一步深化党建管理与公司治理的融合、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和治理结构,对于促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将党管干部原则与企业的人才战略相结合,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党管干部原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2007年,国资委初步建立了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新机制,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从企业党建领导体制上来讲,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了 “一肩挑”模式、“党政分设”模式、 “三驾马车”模式,并大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党建领导体制,从组织结构上解决了国有企业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 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连续6年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了111名央企高管,2008年第一次公开招聘2名中央管理的总经理,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截至2009年底,中央企业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市场化方式选聘的各级各类经营管理人才达到52.1万人。2008年以来,中央企业从海外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近400人,其中,92人列入中央千人计划,一些人才已经成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企业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作为地方国有上市企业,广州恒运集团公司也积极开展了新的探索,公司党委采用党政联席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决定对公司各级干部的任免。公司在考核和任用干部时,充分体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原则,以及“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和用人观,大胆任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善共事、不出事、品行正”的干部和员工,做到知人善用,任人唯贤。目前,公司已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培训体系,制订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任职条件和考核标准、方法等,逐步做到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有效地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结合起来,使企业焕发出了巨大的生机活力。 3.将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保证企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从2003年底到2009年底,中央企业党员总数由356万多人发展到442万多人,党的组织从19.6万个达到22.8万个。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通过“星级党支部”、“党建质量体系标准化认证”、“党支部工作达标升级竞赛”等创建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争创先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党员品牌工程、党员攻关项目等有效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国有企业正按照中央要求,以班子创“四好”、组织创“四强”、党员创“四优”为总抓手,全面深化企业党内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中国石油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强化基础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带动基层建设,健全基层组织、完善基本制度、夯实工作基础,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武汉钢铁集团能源动力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有关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的要求和部署,大力推进四项建设,争创“四好”领导班子,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推进武钢“十一五”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打造世界级一流钢铁企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4.将构建反腐倡廉惩防体系与加强公司内控建设相结合,构建起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并在各个时期对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都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在最近的2010年,中纪委、中组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党对发挥公司系统上下纪检监察组织的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资委党委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制定实施了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同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联合颁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制定了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意见。 针对这些新要求,中国人寿把反腐倡廉工作与公司内控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监督、保障、服务作用,不断完善中国人寿特色的风险管控机制,形成了纪委牵头,监察、财务、审计、法律、销售督查、内控合规等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并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途径,进一步畅通纪检监察机构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的渠道,目前集团及各个子公司的纪委书记都兼任副总裁或监事长,大多数子公司监察部总经理都进入公司内部监事会担任监事,取得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业绩和新突破,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坚实的保证。 5.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在许多方面又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它们具有相同的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对企业文化提供引导方向和操作手段;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载体,充实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就必须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形成合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信湖北荆州分公司在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在“物质文化”层面切入“塑造品牌”、“行为文化”层面切入“强化观念”、“制度文化”层面切入“优化规则”、在“精神文化”层面切入“塑造精神”,以精准的切入点,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发展与创新,形成了企业上下齐心、开拓奋进的文化氛围。 6.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科学化实践 改革开放30年来,探索、开展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步伐也一直伴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壮大的全过程。党的十六大不仅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写入了党章,而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制原则作了更为明确、详细的规定。此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大报告以及新修订的党章都根据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使之逐步进入全面推进、整体提高、逐步成熟的新阶段,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明显深入,在实践探索中也逐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稳步迈向了规范化、制度化之路。 在中央的领导和各级党委的指导下,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各单位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在全国253.6万户非公有制企业中,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已基本实现党组全覆盖,共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43.8万个,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例如,在领导体制建设与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方面,一些非公有制企业探索出了党委工作模式与现代公司法人治理模式融合的一些新路径,有企业就探索实行党组织成员与企业经营管理层之间实行交叉任职、混合进入的办法,例如红豆集团、飞跃集团等一些党建工作出色的非公有制企业,其高层100%是党员,中层80%是党员。还有些企业,如传化集团建立起企业党委书记参加最高决策机构——管委会制度和党委委员参加总裁办公会制度的模式,德力西集团和正泰集团探索建立起企业党委与董事局定期召开理论学习联合会议制度等,还有一些企业探索出邀请非党员企业主列席适当的企业党组织会议制度等,这都是畅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经营管理层的有效交流渠道。认真总结和分析各地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实践中探索出的各种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对于切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却并不容乐观,从发展现状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明显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仍然面临着对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党组织弱化、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等一些问题。如何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思考和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党建科学化工作,更好地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更多阅读
寄宿制初中“家校合作”的研究与实践(301深大附中谢芳芳 寄宿制
论文提要:本文立足于住宿制初中学校实际,从多年“家校合作”的实践中出发,总结、反思多年来“家校合作”的经验,立足学生实际和家长的需求实际,以“家校联系表”为主要媒介,构建起一种动态的、主动的家校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实现教师、班
国外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广泛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开展标准化工作。许多专家认为标准体系是中国的发明,是中国特有的做法,认为只有中国才有标准体系。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发现其实许多国家都在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来开展标准化工作
小学科幻画教育的实践和研究 教育研究与实践
安吉县递铺小学 王小洪[ 内容摘要 ]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幻画教育,建立在前期的以儿童科幻画创作为主的美术学科性研究基础之上。为此,我们将本年度省级课题的研究方向定位为:以儿童科幻画创作为基础,充分发挥科幻画育智、育人的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与实践第一课 教学案例概述第一节、教学案例概述1、什么是教学案例医生通过医案的剖析,发现规律,培养新人,建立发展理论;工程师通过施工事例分析,解释施工过程中的物理学、工程学理论的合理性,锻炼技术人员,他们通
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服装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要探析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在服装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必须先弄明白企业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与价值。顾名思义,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其有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控制职能、人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