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发育成长的历程较短,因此先天和后天的病症不少。其中,危害最大的病应当是“反市场规律”。
震动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与大多数中国企业没有直接的关系,然而,在危机发生后中日金融企业两种不同的运作处理方式,却将中国企业长期以来的共同弱点暴露无遗,即无论在投资市场上,还是商品市场上,都喜欢盲目跟风、追涨杀跌,而不是根据市场规律“供过于求,减少供给;供不应求,扩大供给”。市场规律要求人们注意价格的周期波动和供求的调节。
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内媒体几乎是一边倒的渲染着危机的严重程度并分析出对中国的种种不利影响,更多的是从“规避风险”以及避免“惹火上身”的角度来宣传和报道,有的甚至是一种“幸灾乐祸”式的报道。而企业界也是一种典型的“大难临头赶紧飞”的心态,也好象“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有些企业明明遭受了损失,还要象“煤矿事故”一样设法遮掩,好象“见不得人”。这种状况,时常让我想起文化大革命中有些人为了表明立场,不分青红皂白地与亲人甚至父母兄弟划清界线一样,而不“危险之中见真情”。
然而,几条来自亚洲邻国日本的消息让我无法平静。据2008年9月24日新华社的报道,日本最大银行集团三菱UFJ集团22日宣布,已经与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达成意向,准备购入对方多至20%的股份。根据三菱UFJ集团声明,集团将购入摩根士丹利公司10%至20%股份,最终份额将视集团完成并购尽职调查后的实际股价而定。这一收购计划涉及资金将达84亿美元。 根据彭博新闻社数据,一旦实现对摩根士丹利20%的入股,三菱UFJ集团将成为后者最大股东,同时有权任命一人进入摩根士丹利董事会。上月,三菱UFJ集团宣布以35亿美元现金形式全额控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第二大银行。如今,对摩根士丹利的入股可能成为日本金融企业的最大一次海外并购行动。同一天,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证券公司证实,已经击败其他竞争对手,赢得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亚洲地区业务。
或许中国的工商银行或中国银行之类的机构也可能想过在危机期间低价收购美国的金融机构,然而结果和事实表明,在这一轮金融危机没有赢得任何收购机会。在日本金融机构趁百年一遇的机会集体“抄底”华尔街的时候,我国的那些平常“牛哄哄”的金融机构却似乎在集体逃跑。这里,我们且不说日本金融机构的收购行为一定十分正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绝对符合市场规律。价格低时不买进,为何买进?难道非得要象中石油那样在油价高涨时去世界各地疯狂并购?
我曾经写一过文章,即《日本经济衰退的深层根源》,专门讲到日本现代化过程中,产业运作和技术运作超级强大,但金融资本运作十分弱小,因此迎来长达十五年的经济衰退。现在看来,日本金融机构开始觉醒了,开始了他们的“金融保卫战”和“攻击战”,开始了紧随其产业全球大扩张之后金融大扩张。他们把教训变成了经验,成为了智慧。
反思中国企业,每一轮产业扩张,无论股市、楼市,还是家电、汽车、保健品,都喜欢“一窝峰”地集体跟风,你上什么项目我就上什么项目,而且是一路追涨,完全不理会风险和市场规律。更恶劣的是,相当多企业面对国内市场即高价卖给百姓,在消费者面前一幅大爷样,而一旦面对国外购买者则竞相杀价,拼命讨好,一幅奴才样。这种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实际上已经产生严重的危害,但大多数企业却并没有吸取教训。例如,我在《国际游资大冲击——东南亚金融危机实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中,曾经介绍过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内资在香港市场上损失惨重的一些事实和数据,也分析了其原因。归根结蒂,也就是典型的反市场规律。例如,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各类资产价格最高时,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东亚银行、中信泰富收购一系列房地产项目等,所以在危机发生后,损失惨重。我当时就问:为何李嘉诚就不会在在这种利好出尽时买进而是卖出?而这些中资企业为何不在香港回归前三五年前市场低迷时收购呢?再看看,联想集团、海尔集团、TCL集团的收购都是在什么时候去收购的?这看上去更象是在“摆阔”或“赌气”,是去当“解放军”和“冤大头”,哪象是真正的资本运作?
回想2007年以来的石油价格疯涨时中国石油企业的表现。我在接受电视台访谈时,就曾明确地指出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石油企业,在石油价格高居100美元时大肆进口石油搞什么战略储备是一种荒唐的行为。在价格只有30美元、50美元时你们干什么去了?而当价格冲上了100美元时,你们就荒了神,才想到世界各地抢油。为何世界上什么价格疯涨,我们的企业就会疯抢?要知道,你越抢,价格就越涨。现在世界上几乎形成了特殊的“中国价格”现象,只要是中国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价格就猛涨,而只要是中国出口的商品,价格就猛跌。尽管这其间的原因多多,但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国企业自己害自己,是中国企业的“反市场规律”行为形成了全世界范围内针对“中国价格”的马太效应。
真希望中国企业能象巴菲特那样,真正地“逢低买进,逢高卖出”,更希望内地企业有一天能象李嘉诚那样,在产业和市场最高涨时卖出欧洲和加拿大的电信业务,赚它1000多亿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