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告诉读者这样一个十分真实的迅息——内蒙古经济在消费错觉中崛起。这,可能是一个鲜为消费者所熟知的事情!说心理话,笔者真的是不想,给大家尤其是消费者讲这样的故事,其主要原因是,怕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完了,影响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它又是一个事实,几乎不为人知的事实。什么事实?当然是消费者的错觉,导致了内蒙古经济的崛起的这个事实。试问,好端端的为何谈这么一个问题?
人们身上穿的毛纺织品原料基本来自国外
说“人们身上穿的毛纺织品原理基本上来自国外”一点都不虚假,笔者有大量的事实存在。业内人士,恐怕谁也否认不了,中国羊的这些品种,除了新疆有个“长绒毛羊”以外,基本上不适用纺毛线,也就更不要说织高纬的毛料了。那么,我们土生土长的内蒙古羊毛适应能做什么呢?如果只用它,那就只适合生产“工业用毡”,和生产一些“呢子”用。
这些年,内蒙古养的羊多少有些改良,但几年之后,讨厌的内蒙古生态环境,就会使它们再改了回去,逐步成为一种不适合“精纺”的原料。当然,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特产,那就是羊绒,据说其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一般的人们都穿不起,因为它的造价,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有“软黄金”之称。而且,市面卖的羊绒制品,基本上都是“替代货”。
现如今,有一种工业技术,可以使“粗条杆”的羊毛细化出多根“细羊毛”。但是,它们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羊绒,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羊绒产于山羊的身上。而我们的内蒙古草原上,山羊的存栏非常之少。为什么?就因为山羊的出肉率非常之低,而且其肉质不如绵羊好吃,又不是所有的山羊都能产出大量的羊绒来,所以,牧民人一般都不喜欢养活。
那么,中国的精纺原料来自何方?基本上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阿根廷、英国。产自中国新疆的“长绒羊毛”,当然也是其一个来源了,但肯定主要不产自内蒙古。如此,当然也就说明,外蒙也非产地。当然,这也不是说就绝对没有,而是说这种羊毛不适合精纺面料、毛线,仅当作“参合物”用。可是,内蒙古毛纺织业,却从中得到了不少的“眷顾”。
人们每天吃的羊肉切片基本上都是非羊肉
干什么事情有一弊必有一利,羊毛的品质不怎么好,却造就了羊肉的品质特别好。换句话说,内蒙古的羊肉,尤其是西林浩特的草原深处,所产羊肉之鲜美,可谓、实在是令人叫绝。北京“东来顺”的羊肉,据说就取之“东乌旗”,所以才有“东来顺”。可是,笔者现在又让您遗憾了。遗憾什么?遗憾就遗憾在,在我们城市里,基本上吃不到内蒙羊肉。
只要您到自由市场上去卖过羊肉,您一定知道,那里的价格一般都在7.5-8.5元,而事实上是,内蒙古产地的羊肉价格,大多数都在8.5-9.5元之间。这还说的是“通体羊”即未经过精选的。如果是“羔羊肉(一年内)”或“元宝肉(纯臀部)”,其当地价格,至少在9.5-10.5元。这还是说一年前的行情。而现在的价格,上述价格大抵已难以再买到了。
笔者为何要讨论这些问题,笔者想告诉读者的是,您花7-8元就能买到的“羊肉”,基本上都不是羊肉而是“非羊肉”。何谓“非羊肉”?当然是用其他动物的肉“卷”成的。在一般的情况下——什么肉的价格便宜,就给您卷什么肉。有没有猪肉?这要看猪肉的“时令价”是多少。换言之,哪种肉的“时令价”格低,他们就给你“卷”什么肉,否则悖理。
或许有读者问:里面难道连一点羊肉都没有吗?有,但它们都是些“羊尾巴油”,目的是为了增加“羊膻味儿”。但肯定不会多,因为“羊尾巴油”的价格与羊肉大体相当,所以他们不会给你加很多。或许又有人会问:即便像作者说的那样,价格也不会那么便宜。是的,因为还有一项内容没有跟读者说,那就是,在其所销售的“便宜”的肉里,加入了水。
为什么有“从南宁到北京,买得不如卖的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然,造成上述现象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内蒙古所产的羊肉,数量少得可怜,根本就不够卖。诚然,还有其他来源,就是山东,河北大厂等地。不过,需要说清楚,他们的羊肉一般是“圈养”的而绝对不是草原的。两者有什么区别没有?太有了,最大的区别是,吃草羊、吃饲料羊。
如何识别?笔者不妨教给大家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凡是内蒙羊肉,一般都不带有“羊膻味儿”。不带有“羊膻味儿”?是的,因为内蒙的羊在其成长时期都吃过“野韭菜”。什么羊肉有“羊膻味儿”?当然是那些生长在山东的羊了。不知怎么的,不管采取什么方法人们都去不了“羊膻味儿”。于是,一种怪现象产生,那就是——羊肉制品的“逆向运输”。
人们每天食用的奶制品内蒙古的产量有限
当然,形成上述“逆向运输”的还不只有羊肉制品,牛奶制品的“逆向运输”状态那就更严重了。“严重”到哪儿?严重就严重在,内蒙古压根就不是中国最大的牛奶生产大省!那么,我国的牛奶生产大省是谁?我可以告诉人们,第一是黑龙江,第二是辽东半岛上的山东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消费者那里,这个“美名”,却让伊利、蒙牛给“沾上了”。
大家应当知道,冷饮产品所使用的原料一般都不是鲜奶而是奶粉、面粉和各种“添加剂”。换言之,内蒙所产的鲜奶,连液态奶市场都满足不了,又怎么能用来生产类如冷饮这些制品呢?如果您是一位搞运输的,那您一定知道那些原料是从哪来的。哪来的?一方面是由黑龙江、山东、河北等省来的,一方面便是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大量进口的了。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非内蒙古的企业,在自己的产品上,却打上了“内蒙古产”的标识!于是,什么河南的、河北的、辽宁的、黑龙江的乳品企业,转眼都变成了“内蒙古”的了。试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认为,内蒙古的土地上是草原。于是,一想到内蒙古,眼前便呈现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觉!错在哪?错就错在,我们的内蒙古大草原,已经没有或者说已经很难见到诗中描述的那种草原了,虽说还没有完全消失,但也只有在草原深处才能见到。那么,我们的草原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状态?可以说都是些不到20公分的草场,而且业已不允许放牧。如此说来,我们的牛羊又在吃什么?基本上说,都是些非自然农作物。
当然,还有少部分地区允许放牧,但也需要围栏,还需要不停地换位,以保证草场自然生态能够再恢复起来。尽管如此,凡是在草原上生长出来的牛羊,其肉奶都比非草原要好得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但是,这不等于,草原肉奶的供应是十分充足的。如果没有搞错,如今蒙牛正在做着广告的那个“克伦苏”,是为说明是“纯草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