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四批《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理论观点



西方也有人讲穷人暴富的故事的,最出名的可能要数J.M.凯恩斯,就是那个所谓的投资乘数即放大倍数公式了。看看西方人是怎么讲的。

举例来说,假如说社会的消费倾向是80%,边际储蓄倾向是20%;工人小李,用了50元钱去买10斤苹果,这样卖苹果的小贩收益便增加了50元,小贩收到50元后,留下20%即10元钱去储蓄,拿其余的80%即40元去购买蔬菜,这会使卖蔬菜的菜农增加收益40元,这时全社会的收益增加了90元。但是这个过程不会结束,菜农留下20%即8元钱去储蓄,其余80%即32元钱去买几张塑料椅子,而生产椅子的人又会拿这些钱的80%去购买什么东西……如此循环下去,社会的最后的总收益为50+50×80%+50×80%×80%+50×80%×80%×80%+……,通过数学上的极限求和,我们可以计算出其结果是250元。即是说,在最初需求的带动下,最终社会的总收益上升了250元,是最初需求增加量的5倍,这就是乘数效应的结果,5就是乘数。

干吗社会的消费倾向定在80%,定在90%,再算算:

50+50×90%+50×90%×90%+50×90%×90%×90%+……=500

干吗社会的消费倾向定在90%,定在99%,再算算:

50+50×99%+50×99%×99%+50×99%×99%×99%+……=5000

干吗社会的消费倾向定在99%,定在99.9%,再算算:

50+50×99.9%+50×99.9%×99.9%+50×99.9%×99.9%×99.9%+……=50000

……不用再往下算了,如果储蓄倾向接近零,消费倾向接近1,那50元的最初需求量可以带动最终社会总收益达到无穷大。这就是穷人、穷地区、穷国爆炸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快速致富之道。我一点也不怀疑这样的经济“理论”能够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前就已经有多位凯恩斯主义者摘取了这项桂冠,说不定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又是一位凯恩斯主义者,根本不足为奇。

现对此提出批评意见:

1、本文的投资乘数公式与实际社会的投资乘数公式不符合

简化的投资乘数公式不是实际的投资乘数公式,是为了人民了解这一投资乘数理论而简化的,因为它忽略了税收这一项。即使消费倾向接近1,边际储蓄接近于零,其分母仍然不是接近于零,不管你这么算,也算不出无穷大的国民收入来。

当有税收时,求解一笔资金投入后,国民收入的增长量:

第一次投入△I,第一次税收为△I×t

第二次投入:(△I-△I t)b =△I(1-t)b,第二次税收为△I(1-t)bt

第三次投入:﹝△I(1-t)b-△I(1-t)bt﹞b=△I(1-t)b2(1-t)=△I b2(1-t)2

第三次税收为△I b2(1-t)2t

第四次投入:﹝△I b2(1-t)2-△I b2(1-t)2t﹞b=△I b3(1-t)3

第四次税收为:△I b3(1-t)3t

……

第n次投入为△I bn-1(1-t)n-1

那么求解国民收入的总增长量:

△Y=△I+△I(1-t)b+△I b2(1-t)2+△I b3(1-t)3+……+       △Ib n-1(1-t)n-1

          =△I﹝1+(1-t)b+ b2(1-t)2+b3(1-t)3+……+b n-1(1-t)n-1﹞

=△I﹝1+(1-t)b+ b2(1-t)2+b3(1-t)3+……+b n-1(1-t)n-1﹞×﹝1-b(1-t)﹞/﹝1-b(1-t)﹞

=△I×﹝1-b n(1-t)n﹞/﹝1-b(1-t)﹞

因为b﹤1,(1-t)﹤1,b (1-t)﹤1,当n=∞时,b n(1-t)n=0,

所以1-b n(1-t)n =1

于是△Y=△I×1/﹝1-b(1-t)﹞

    也就是说当有税收时的投资乘数为1/﹝1-b(1-t)﹞。

   

实际上中国的税率是很高的,不仅仅是税收这一项,还有工商税,地税等等。有一个六二年出生的女同志,QQ昵名为小草,电话为:0757—2238186。她说自己在广东顺德开了一家家政服务的小店,各种税收就要八百元,再加上请一个人的工资开支,自己几乎没什么赚。所以这八百元的各方面税对这个小店来说确实是很高的。

二、只要在人类社会里,边际消费倾向根本无法接近于1。边际消费倾向接近于1的社会那是神仙的社会

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是一个顽固的数字,不可能接近于1。每个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

我们先看一个表,这是1961年在美国调查的所有城市和农村以及个体消费者按收入等级划分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费支出表。

(1)

收入等级

 (2)

可支配收入

 (3)

消费支出

 (4)

APC(平均消费倾向)

 (5)

MPC(边际消费倾向)

 

1000美元以下

 524美元

 1291美元

 2.46

 

 

1,000-1,999

 1,520

 1,766

 1.16

 0.48

 

2,000-2,999

 2,512

 2,679

 1.07

 0.92

 

3,000-3,999

 3,505

 3,572

 1.02

 0.90

 

4,000-4,999

 4,494

 4,346

 0.97

 0.78

 

5,000-5,999

 5,485

 5,179

 0.94

 0.84

 

6,000-7,499

 6,717

 6,053

 0.90

 0.71

 

7,500-9,999

 8,555

 7,38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四批《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理论观点
 0.86

 0.72

 

10,000-14,999

 11,761

 9,507

 0.81

 0.66

 

15,000美元以上

 22,144

 14,273

 0.64

 0.46

 

所有收入等级

 5,594

 5,038

 0.90

  

 

从此表我们可以知道,收入越高的人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拥有整个社会财富的大多数人限制了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所以说提高一个国家和一个区域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你有办法使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百分之五,看来中国的总理从理论上讲应该让你来当。如果你有办法使一个区域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百分之三,看来这个区域的第一执政官从理论上讲也应该让你来当。

边际消费倾向高的地区一般来说容易脱贫致富。温州模式为什么率先在中国发动和出名,这就是因为温州人的风险创业意识强,而风险创业意识强的地区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高。

中国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没有道出温州模式形成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因为它忽略了最主要的二点:

一是北纬二十八度是全世界的最佳智力线,温州就是处于这一条线上,再加上四面环海,气候良好,温州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之一,因为发展家庭工业是人民智慧的体现。

二是温州人的风险创业意识比其它地区强,为什么强呢?这主要是要温州的人均土地面积不够,所以没有小农意识。而中国的很多地区由于人均土地面积多,所以小农意识浓厚,因为靠养田就能养活自己,那我为什么去创业呢?所以有充足土地的地区反而比土地少的温州地区的风险创业意识差。

风险创业意识和人民的智慧高这两项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光有风险创业意识,而人民的智商水平不高,那也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那人类社会为什么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可能很高呢?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外流。因为消费支出的一部分外流到其它地方了。计算投资乘数的公式是n次的后续引致投资来计算的,消费支出外流到外国去,那只是几次了,这样就限定了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可能很高了。

二是截流。也就是储蓄了,储蓄是人们的心理需要,越富的人其储蓄越多,因为他不需要再花更多的钱去消费了,如房子有了一套两套,很少有人再去买更多的房子,房子多了要人看管,管理这些房子也是一个麻烦事。温州的报纸二00年曾经登了有四百亿元储蓄资金贷不出去,那说明了储蓄倾向也是很高的。

三是流速。一个人有钱后不可能一下子全用光,它要投资新行业,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行。不可能使今天赚来了钱或回收来的钱明天就全部用光。所以从储蓄资金转到消费资金就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肯定限制了边际消费倾向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过高。

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就不说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6223.html

更多阅读

摘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经典语句 优美语句摘抄经典语录

做广告,得先看《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莫非命中注定生命中要和广告打交道,也许吧·反正书是一连看了几遍了,经典的语句真是信手掂来,太多了。不过我抄下来的还需要时间来验证。这个时间就从今天开始!--------他坚持它们必须有助于销售------

声明:《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四批《一个鸡蛋的乘数》一文的理论观点》为网友醉死温柔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