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基督教教会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一时大笑不止,另一时嚎陶大哭;一时收割,另一时播种”。经济的运行,也与此相似。在经济学中,我们常常考察羟济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繁荣”到“萧条”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Inflaiion)是指物价上涨而货币购买力下降的一种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的购买能力下降,因为个人收入的增长,可能快于物价的上涨)。有意思的是,我们在此要引述艾伦·克林斯顿(AlanCranston)议员的说法:“通货膨胀并非总是坏事。毕竟,它使每一个美国人不需要搬迁就生活在高消费的环境之中”。通货膨胀可以利用下列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观察到: 需求拉动——发生于高就业时期。当需求超过了供给,价格上涨。在这种状况下,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好的”通货膨胀。 产出结构变动——出现在这样的一个时期:经济的发展重点转移到劳务的创新和服务上,而不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流通上。这种看法同下面的观点是相联系的:劳务的规模经济比产品的规模经济更有限。成本推动——发生于这样的一个时期:与需求相比,供给减少,事实上,这将增加需求并推动价格上涨,这时经济运行具有高失业率的特征,而且,如果经济运行伴随着滞胀现象(即价格上涨)而出现经济停止不前时,整个经济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衰退 衰退主要是指经济出现下滑的情况。虽然判断衰退的标准是主观的,并且不同的经济学家对此标准看法不一,但是普遍认为,如果连续两个季度的产出(例如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下降,这就意味着经济进入了衰退期。当经济滑坡引起雇主削减成本开支,包括削减与此相联系的工资开支时,“多米诺效应”(dominoeffect)就会出现。任何一种形式的“规模收缩”,都会产生经济进一步衰退的趋势。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失业者对于更多的开支,总是有必要加以慎重考虑的。 不幸的是,很多商业人士认为:在经济衰退期间,务必要压缩成本开支,收缩正常经营活动的范围,并减少其产品数量。事实上,这种看法是鼠目寸光!采取这种行动,通常不可能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利润达到最大化程度。衰退期对于着手进行诸如铁路等产业的开发,则是最佳的时机。尽管顾客相对于他们正常的购买力而言,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在这一关键的时期,明智的市场经销商们却非常准确及时地“靠近”(stayclose)他们的顾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如下两个重要方面的原因: 第一,这个时期可以形成和重新形成新的产品和劳务市场,以便有利于为特定的消费水平的顾客群体服务。这样可以使生产者的经营活动保持在某一规模上,出现新的细分市场(
第二,打个比方,今天播种植物;明天将收获果实!当然,顾客群体在总体上自然地保持着一种和谐的状态,不应该把顾客群体简单地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顾客在购买时的选择中,存在着缝隙,即具有可乘之机!
与此相同,即使在衰退期间,雇主们也极不愿意解雇那些有技术的雇员。这是由于这些技艺娴熟的雇员,比通常预计的更不容易得到。顺便说一下,那些试图寻求经济停止下滑标志的人们,大都密切注视着运装业的波动情况。当包装业或运输业表现出繁荣的迹象时(即物品产出增多,贸易量增加,运输繁忙),这就预示着经济的复苏即将来临! 萧条 萧条是指经济中出现持续的,而且是极其严重的下滑。通常如股市“暴跌”;金融和其他产业萎靡不振;产品和投资减少到最低水平;失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