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相关文献综述 裂变管理学——“后理论管理学”综述(20)



当企业、经济体接种了“金融危机疫苗”时,不等于就可以高枕无忧,而需要做的事情可以说还有许多,这是因为,时间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变化,而企业、经济体又不可能始终处于一种“不可逆”的状态。换言之,你不变不等于时间、空间、环境都不发生变化,而事实上是,这种变化都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渠道,来影响企业、经济体自身状态能否保持。

 

怎么办呢?笔者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变化”,能够做到让整个世界都在跟着我们来走而不是等世界都发生了变化以后,我们再被动地跟着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是否有这种能力与可能做到呢?笔者以为有,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诚然,说得这么肯定,是需要拿出点依据来的,否则,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国家被人家裂变还不知为啥!

 

 管理学相关文献综述 裂变管理学——“后理论管理学”综述(20)

从大的方面说,作为人类的我们和作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应当搞清楚,我们的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何种状态,这恐怕是比知道什么都重要的问题,而如果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的国家、经济体、企业,就很难搞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和不应该干什么,而它绝对牵涉到相关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的形成,也关系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以及方法问题。

 

是啊!人类已经发展到何种社会状态了呢?还是资本主义吗?如果不是,是否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吗?如果是,依据又是什么?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还不能把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当作共产主义,也就更不要说“二战”前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大步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中,是失败的!

 

为什么?因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不复存在,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亦发生了“剧变”或者说上述两个阵营都已经被人家给实施了“政治裂变”和“经济裂变”。而现在,也就只留下了中国这一个,暂时尚未被人实施了裂变的、具有政治核心、经济核心结构、机制的、独立的“政治经济体”了。而朝鲜、越南、古巴等国家虽然是社会主义,但还不能构成一个“具有核心地位与结构”的性质。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肩负着共产主义使命。

 

可是,如果我们至今还不能认识到“中国价值”,认识不到中国再被人实施裂变的危险性的存在,认识不到如果中国一旦再被人家实施了裂变,整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有可能在地球上消失一段时间,而到那时,历史真的就会走“回头路”了,而想把这一进程再恢复起来又是一件十分难办到的事情。笔者真的有点不敢想象,共产主义事业再能由谁来承当之!

诚然,这也不是说假如中国被别人实施了裂变之后,中国古人预言的“世界大同”和“空想共产主义”者首先提出和由马克思等人最后确认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再也实现不了,只是一旦中国被人实施了裂变实在是一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因为世界缺失了个“实验室”。

 

而再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当代中国之领导人有些做法缺乏科学性,笔者也不主张就去模仿西方搞所谓“民主政治”。这是因为,实验室如果不再,对整个西方世界来说,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毕竟中国这个“共产主义社会的实验室”是自己形成的,是具有客观意义与价值的东西。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为何要建立实验室?人们为何要拆毁一个固有的、好不容易才形成的、对社会科学研究非常有意义与价值的实验室?那对整个世界岂非是种损失?

 

诚然,笔者的话还只是说了一半,还有更大的“一半”还需要告诉我亲爱的读者,那就是,在美国人认为的那个“古老的欧洲”,正在萌发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共产主义部分特征的、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的、新型的“亚社会主义”或者说“亚共产主义”的经济社会政治联盟——其具有的本质特征是,“统一货币”的已经实行和“统一宪法”的正在制定、颁布进程!毫无疑问,它已经不再是个“由资本再说了算”的“主义”。

 

大家知道,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简单地说就是“谁拥有资本谁就拥有主义”,而在欧盟,这个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正在受到其加盟国人民的“拷问”,因为那个已经形成的所谓“统一宪法”,缺乏更广泛的代表性,而从这种意义上说,就是不能兼顾那些经济欠发达和社会主义性质已比较明显的、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其被否定也就是一件正常的事。

 

诚然,今天通不过不等于明天通不过,今天已经被通过的条款也不等于明天就不能修改和完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统一货币”和“统一宪法”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事件,它的出现一定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而它标志着“资源主义经济”的新的崛起和“资源主义社会”的来临!那么,什么又是“资源经济”和“资源社会”?

简单地说,它就是“后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而在没有最后确定这个“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政治究竟是什么之前,我们当然可以先把它认定为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为啥?因为到目前为止,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学家也没有给人们拿出来一个能够让人信服的结论,而又可以肯定,资本主义非人类社会的“终极阶段”!

 

现在的问题是,当代中国人不一定都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仍然在那里主张什么“民粹主义”,误以为,如果中国不走资本主义道路,就不能实现“后资本主义”,竟然不晓得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强权政治正“如日中天”,而且其“日头”已经有点“偏西”,接下来将会“越来偏”,直到“日落西山”为止。关于此问题,读者可参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型》。

 

当然,创立“裂变管理学”这门科学,也不只有“社会管理学”意义,一定也具有“经济管理学”和“企业管理学”或“微观管理学”意义,因为在微观经济内部,也势必存在着一个“经济裂变”或“企业裂变”的问题。咱们就拿“伊利”这家公司来说,由于具有“核心地位”的一位副总裁的出走,就使得另一个“伊利”公司即“蒙牛”产生,其非裂变乎?

 

可是,如果现在的“蒙牛”是“伊利”提前“放置”的一颗“棋子”呢?试问,那样的话,“蒙牛”岂不是“伊利”的一个“成员”了吗?遗憾的是,“伊利”至今也没有认识不到如何防止“裂变”的这一招。不过,令人高兴的是,“蒙牛”的牛根生,可能已认识到这一点了。为啥?因为他自己就是个由“裂变”出去的“中子”组合而成的一个“经济原子”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6304.html

更多阅读

全息综述 全息管理理论——“后理论管理学”综述(16)

我们能否通过某种“经济细胞”,获得经济管理的全部信息?客观世界不仅是由质量物质、能量物质构成,还应当包括性量物质。那么,什么是性量物质?笔者以为,它是介于质量物质与能量物质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是由于质量物质、能量物质的存在与运

管理学经典理论 聚变管理学——“后理论管理学”综述(21)

   如何避免、防止“经济裂变”的突然发生?如何才能将那些可以导致“经济裂变”的能量提前“吸收”、储备起来?如何又能够把这些经济质量、能量用在经济社会企业家庭人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上来?毫无疑问,这是门系统工程,是门具有管理学

声明:《管理学相关文献综述 裂变管理学——“后理论管理学”综述(20)》为网友压在你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