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美德故事 中国和爱学的美德特征与要义



    一.和文化: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文化,是中国厚重悠久传统文化的精华。尤其以和平、和谐、和为贵、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一团和气、和颜悦色、和和美美、政通人和、和谐社会等为杰出代表的词汇,充分闪耀我们先人与当代人们对生活的良好愿望与智慧的处世哲学。

  和字的字面基本定义是:平和、和缓;和谐、和睦;和衷共济;结束战争或争执;不分胜负。

  1.和字的重要关联词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和蔼可亲,给人亲和力。慈祥和蔼的笑容。

  和畅:温和舒畅。春风和畅。

  和风细雨:方式和缓,不粗暴。

  和好:和睦,恢复和睦的感情,和好如初。

  和缓:平和,缓和,态度和缓,口气和缓。

  和解: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双方和解。

  和乐:和睦快乐。

  和美:和睦美满。和和美美过日子。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家庭和睦,和睦相处。

  和暖:暖和。天气和暖,和暖的阳光。

  和平:没有战争状态,和平环境;温和,不猛烈;平静,宁静。

  和平共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经济和文化联系。

  和气:态度温和,和和气气,和睦的感情。

  和洽:和睦融洽。

  和善:温和善良,和蔼。

 仁义礼智信美德故事 中国和爱学的美德特征与要义
  和顺:温和顺从。

  和婉:温和委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和煦:温暖,春风和煦,和煦的阳光。

  和颜悦色:态度和蔼可亲。

  和悦:和蔼愉悦。

  和衷共济: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2.儒家眼中的人和文化

  在儒家眼里,人和比什么都重要。

  人和:指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指出: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他认为: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儒家的人和文化,就是识天时,择地利,求人和。

  人和上升到政治上就是“仁政”。就是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国泰民安的政通人和。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3.道家眼中的和光文化

  《老子》第四章中主张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和光同尘”处世态度。

  4.佛家眼中的六和文化

  六和一词源于佛学中的六和敬,即六种行为规则:

  身和同住:大家和睦相处;

  语和无诤:说话语气谦和,不争吵;

  意和同悦:胸怀坦荡,心意相通,同享快乐;

  戒和同修:共同遵守一个法则,同心协力做好事情;

  利和同均:有利益一起分享;

  见和同解:在目标思想上有共同的认识,团结一致。

  5.科学与现实中的智慧和文化

  和在数学中是若干个数相加之起来的结果。

  和在玩麻将中是赢了的意思,“我和了!”

  和是吉利的象征。如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

  和是与人为善的高尚精神境界和友爱处世方法。如和为贵。

  和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文化魅力。和谐是国泰民乐与幸福生活的基础,更是人们渴望所向的完美体现。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和爱:温和舒畅的王者风范

  爱,代表爱心、爱意、爱情、友爱、关爱、爱恋等等。

  和爱,就是对和文化、和理念、和颜悦色等和的爱。是众和之爱。

  和爱是一种文化境界。充满活力、安然有序,和成天下,大众与精英、俗与雅、时尚与传统共赏、互动。

  和爱是一种文化核心理念。舒畅、从容、优雅、和谐的知性、感性、刚性、柔性,给人以气韵生动、和蔼可亲的美好亲和力量。是每一个人士都渴望追求的目标。

  和爱的美学意义,是一种文化象征。涵盖深奥精妙的学养智慧与良性机制,具有沉潜性、含蓄性。这种深厚含藏,充分闪耀中国文化神采三大特点:厚重书卷气息的理性;平和冲淡的人性;天地宇宙的灵性。

  和爱是一种自然智慧流露与和平、和睦、和谐的真爱,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和爱:承载人类文化首要价值和精髓

  和爱文化是活生生的民族精神,是沉甸甸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首要价值。

  和爱涵盖的意思非常广阔,大气。其要义是:

  企业家体验"和衷共济”的境界,商人追求着"和气生财”,当权者表达"和蔼可亲”,文化人显示"平和冲淡”,长者透露"谦和”风范,前卫青年表现"和而不同”,家庭幸福彰显“家和万事兴”……

  和文化,也是和合文化的简称。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横摄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之中;因此,它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

  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以及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的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宇宙间一切现象都蕴涵着和合,一切思维都浸润着和合,凡存在都涵蕴着冲突和融合(简称融突);大至日月星辰,小至草木蝼蚁,都是融突和合。和合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一切融突存在,都是和合存在。

  和合能协调、和谐人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的烦恼、焦虑、孤独、空虚等等冲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由人和而至天知,进而由人乐而至天乐,达到天人和乐的和合心灵境界,即一种美感的艺术境界。

  和爱,是和合文化的集约融合。

  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与时俱进的和爱文化,是中国5000年文明直指人心、关爱、关怀人文精神的系统工程。

  即:以化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人与文明这5大冲突和危机的效用为旨趣,给整个社会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营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健康、文明健康、自然健康的安身立命之所,化解身体病态、心理病态、道德病态、社会病态、文明病态、自然病态的冲突和危机所带来的种种痛苦,而达到融合、和谐之境,使整个社会协调、有序、健康、科学、持续地发展。

  树立和爱美德:大家共赏

  从立境、立象、立理、立言出发,“和爱”向世人表达的是一种开明、开放、开拓的达情、达性、达命的爱心、爱艺、爱和的“和爱美德”,与和大家同乐、同赏、同享的境界。

  和爱的美德特征是:

  第一:和爱是各种价值现象“资始”与“资生”的无尽渊源,犹如万物生于天地之间,“立”、“达”、“爱”均孕育于和谐之内;

  第二,和爱是各种价值观念沟通与交汇的转换枢纽,恰似万流奔腾到大海,其言、象、意均灌注于和谐之中;

  第三,和爱是各种价值行为期盼与追求的永久目标,“情”、“理”、“势”皆凝聚于和爱之上;

  第四,和爱是各种价值尺度权变与转换的最高根据,“真”、“善”、“美”皆汇聚于和爱之下。

  总之,价值创造的本质在于和爱,人类文化、哲学的智能创生或价值创新是和爱的根基和灵魂,这亦体现了和爱的品德和个性

  和爱美德是当代人类重要的思想智慧源泉和精神财富资源,大家共赏,大家共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6317.html

更多阅读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忠孝仁义礼智信图片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毛泽东一个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中去猎杀骆驼。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呢?”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之16字释义 温良恭俭让出处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之16字释义有校友捐赠8尊景观石,列于石大青岛校区内街北侧。8尊景观石分别刻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各一,每字配释义。现陈列释义产生各版本。一、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汉文化研究所版,加拿大)仁:立身

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与八节二十四花信 秋分物候特征

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与八节二十四花信什么是物候?物候,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水文现象的特征。包括三方面:(1)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

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孝仁义礼智信出处

传统文化展现了人类正统文化的精髓,“精忠报国”和“花木兰”,展现了忠孝的内涵,而“创世”则展现了神佛下世,开创盛世天朝,表现了唐太宗仁者之君的形象。 传统文化建立了一整套合乎自然(敬天),顺乎人情(爱民),合乎客观规律的理论,其核心内涵是

声明:《仁义礼智信美德故事 中国和爱学的美德特征与要义》为网友难入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