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宣布,正式卸任集团CEO一职,今后将集中精力做好集团董事局主席的全职工作,主要负责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决策。
![所以要塑造更好的自己 阿里巴巴能否塑造“更好的中国”?](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545717641077.jpeg)
马云在正值壮年的48岁退居二线,反映了其理想主义的性格特点。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今年3月发表文章,分析了阿里巴巴在中国掀起的电子商务浪潮。文章认为阿里巴巴有潜力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还认为阿里巴巴“正在塑造一个更好的中国”。从这个视角令人们感兴趣的是,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互联网民营企业,真有能力塑造“更好的中国”吗? 在退休告别晚会上,马云没有因阿里巴巴的利润超过腾讯、百度而自得,让他感到骄傲的是,“每天产生2400万笔的淘宝交易,意味着在中国每天都有2400万个信任在流转着。”确实,马云的成功,是中国电子商务的成功,也是诚信的成功,尽管这种诚信是以第三方担保交易为基础的(即买家对商品满意后,货款才由网上支付系统转给卖家)。从一个从未谋面、远隔千里的陌生人手中,以真金白银购买你从没检验过的东西,在一个信任度不高的环境里,中国电子商务在10年时间内建立起来的诚信体系,确实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功。 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数据显示,2012年度,淘宝网和天猫的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去年中国电子商务销售额1.9万亿元,淘宝和天猫销售额占比达52.6%。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由此估算,淘宝网的市场交易规模约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约3%。一个企业拥有这样的数字比例,意味着它正在改变中国零售业格局。但是,毕竟电子商务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商业,而且阿里巴巴也只是扮演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的角色,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很难与“塑造更好的中国”画等号。 同时,我们看到在电子商务领域独步天下的阿里巴巴,今年初已与中国平安、腾讯公司联手设立从事财产保险销售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企业。早在2010年,阿里巴巴就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利用淘宝等平台积累的交易和诚信记录,创造了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的融资模式,阿里巴巴确实有资格进入金融领域。为何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民营企业,可以在IT行业纵横捭阖,成就一番伟业?因为互联网IT领域是新兴市场;而现在,阿里巴巴等民企要进军金融领域,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阿里巴巴能够成功吗? 可以想象,即使马云退休,在全球最大电商阿里巴巴的带领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也有望在几年后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然而即使如此,并不意味着中国改革在深水区取得了突破。只有更多出色的、更有效率的民营企业,用自己的实践推动并促成中国金融政策的不断变革,同时这些企业得以进入更为重要的利益格局,才能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才是对中国未来更好地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