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海贼岛酒馆 探秘川酒“大国崛起”(下)(1)



亚当•斯密在他著名的《国富论》中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兴衰,总是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在左右。 2006年末,一部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风靡全国,它的精彩演绎启示我们:大国崛起与面积无关,与人口无关,与固有的经济基础无关,而是与思维模式、人文理念有关、与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有关。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历史也同样告诉我们,从大国崛起到持续强大,是一出需要耐着性子观看的历史长剧”。 大凡“崛起”,总少不了荡气回肠的豪迈。而“大国崛起”现象,不仅在国际之间,即便是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品牌之间,也往往屡见不鲜。 “大国”崛起的震撼,令人心动。但更让人” 着魔” 的,是它背后那条依稀可寻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规律、那只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 作为专注研究白酒产业发展战略的高端行业媒体,《东方酒业》一直在关注白酒行业的“大国崛起”之路。当我们试图寻找和解读近20年来“大国崛起”现象带给人们的启示时,我们的视线不能不被川酒所吸引。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行业崛起现象,川酒板块缔造出的“六国称雄”局面,犹如划破苍穹的耀眼弧光,让整个行业为之震撼、为之心悸。 “川酒大国”的崛起,无疑是一出值得深入探究和仔细品味的“历史长剧”。

刘中国,“大国”崛起自有道

——“五粮液”基因探秘

撬动价格杠杆

自1963年第二届评酒会荣获名酒桂冠之后,“五粮液”的产品质量和品牌身价已无可争辩。如果说,“五粮液”的崛起,其深层原因离不开三次大规模技改扩建的话,那么1980年代末期的首次产品提价,则是这种崛起现象的直接诱因。

当时,“五粮液”的售价不过十几元,与“茅台”、“泸州老窖”、“剑南春”等老名酒相差无几。1989年“五粮液”调整价格,首次超越了第一代白酒霸主“泸州老窖”,卖到了30多元一瓶;1994年前后,“五粮液”再次提价,一举超越了“汾老大”;1998年的提价,则成功超越了“茅台”酒。三次提价,最终奠定了“五粮液”在老牌名酒阵营中的“王者”地位,大大增强了“品牌张力”,使品牌价值扶摇直上。试想,如果没有这几次价格领跑,同其他许多老名酒一样坚守价格同盟,做“名牌中的民牌”,“五粮液”怎能获得今天的“霸气”?

aihuau.com

独创营销模式

1989年,为顺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五粮液”第一个在全国糖酒商业系统建立起了300多个地、市、州二级销售网点。“五粮液”开始成为渠道中的“流通之王”,在安徽、山东、江西、河北、甘肃等地实施总经销模式,进而推广全国; 1990年代末,“五粮液”开创中国白酒营销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买断经营,同时探索“OEM模式”。“品牌买断经营”的创立,从此改变“五粮液”的产销规模、产品结构及其渠道资源整合能力。高峰时期的2001年,“五粮液”子品牌一度多达数百个,蔚为壮观。尽管这种“买断”模式及其后续效应至今人们褒贬不一,但“五粮液”母品牌的无形资产呈现超常规“原子裂变”,却是不争的事实。从1994年的34亿元猛增到2003年的269亿元,品牌资产居全国第三、白酒行业之首;企业总营业额也直线上升,让人难望项背。

同时,“五粮液”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也在2000年拉开序幕。为提升整个集团的综合竞争实力,确保每年20%的增长率,在主业做到行业第一的前提下,“五粮液”开始进入印刷、电子、饮料、塑胶、制药等各类关联、非关联产业。目前除酒业外,“五粮液”涉足的其他产业多达20余个。

重塑价值观,走向国际化

自2001年后,中国白酒迎来高端品牌大发展,白酒国际化的呼声日渐高涨。“茅台”的健康诉求和国酒定位;“水井坊”的“中国白酒第一坊”、“高尚生活元素”;“国窖1573”的“中国白酒鉴赏标准级酒品”,“品位434年历史”;“舍得”的“人生大智慧”等文化诉求和品牌价值观,无不对“五粮液”形成冲击。

2006年6月28日,“五粮液”在厦门隆重举办“中国白酒文化复兴与品牌塑造研讨会”,提出了“复兴中国白酒文化”的口号,并为“五粮液”注入“中庸和谐”的品牌文化与价值观。2006年9月,以复兴与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为责任和使命,“五粮液”力推“国际孔子文化节”祭祖活动,成为祭孔大典唯一祭祀酒;2007年,“五粮液”进一步打造“文化年”活动,力求以底蕴厚重的品牌文化及其价值观来体现和支撑自己的品牌定位和领袖气质。

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刘中国在接受《东方酒业》采访时认为: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日趋重要,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迅速发展,在国际上影响力逐渐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复兴中国白酒文化的命题,并思考如何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实现在海外的拓展,最终实现中国白酒成为中国的一张国际名片,确实非常必要。

据刘中国介绍:目前,“五粮液”的国际化运作已经驶上快车道。 2006年“五粮液”出口量达到2.2亿美元,占国内白酒出口的90%,进入120多个国际免税店,并在国外开设多家专卖店;在日本与韩国,“五粮液”有专门成立的“爱国会”; 今年5月,麦德龙总部的全球供应商大会期间,“五粮液”与麦德龙达成协定,“五粮液”将有三支产品进入全球所有的麦德龙系统,麦德龙方面也拿出前所未有的力度予以支持;目前,更多的国际著名零售商、连锁业巨头都陆续到“五粮液”实地考察,近距离接触中国白酒文化,真切品味“五粮液”,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乔天明:大道行思铸口碑

——“剑南春”基因探秘

对于《东方酒业》的来访,剑南春集团董事长乔天明以他特有的谦和、真诚与热情接待了我们。采访的气氛活跃而宽松。

质量是一种企业战略

“川酒的崛起取决于三方面原因:一是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二是坚实的工艺技术基础,特别是传统的酿酒工艺;三是层出不穷的人才队伍。但最终起决定因素的还是质量。”在花园式的剑南春厂区,乔天明董事长侃侃而谈他的白酒“大国崛起论”。

乔天明谈的最多的,还是对白酒传统工艺的坚持、对酒品质量的执著。乔天明说,他的这套“品质制胜论”,坚持了多年而从未动摇过,也许有人并不那么理解和相信,但事实证明是正确的。

乔天明认为,川酒无论在它发展的“平静期”还是“崛起期”,都与其工艺质量上坚持“传统”与“规范”息息相关。前些年,消费者曾一度被行业的广告战、文化战、营销战迷住眼睛,但最终白酒的魅力还是体现在质量上。这几年白酒市场资源向名酒快速集中的现实已充分证明了这点。

他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产品质量不光是技术与管理层面的问题,更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它决定企业未来的兴衰荣辱。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2005年5月,“剑南春”通过了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审核认证,成为第一个获得该标志的中国名酒。乔天明说:“中国白酒是中国人独特的传统产业,粮食固态发酵技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工艺技术,浸透了中国人的优秀智慧和生活理念。固态发酵工艺是纯粮品质的保证,只有最好的品质才能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享受,保证白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高档白酒与整个技术水平、产品、工艺、性价比是分不开的,‘剑南春’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研究现代科技的运用,率先运用纳米技术等现代手段对白酒进行检测、分析和研究,让消费者通过体验消费,真正形成口碑力量,这是‘剑南春’品牌最大的成功所在。”

乔天明认为,“剑南春”一再强调质量问题,视质量为企业生命,这绝非唱高调。因为中国食品行业的质量问题确实不容乐观,每一个食品大企业都应该有社会责任感,真正树立“质量重于泰山”的经营意识。

做品牌要耐得住寂寞

有人说,“企业个性往往反映了老板的个性。”这话在“剑南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乔天明是埋头苦干、执著务实、不事张扬的人,“剑南春”在品牌塑造上也一贯遵循“乔老爷”的主张:“做品牌要耐得住寂寞,好品牌要润物细无声地征服消费者”。

剑南春销售公司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多年来,“剑南春”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特营销模式,不搞什么买断经营、OEM,所有品牌基本上都是自我生产、自我经营。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在于:品牌线路清晰,产品质量可靠,既维护了“剑南春”主品牌的良好声誉,也极大保证了消费者权益。他们运作品牌的思路是:每推出一个品牌,并不求立竿见影,而是让它慢慢预热市场,让消费者在自然消费中喝顺口、喝顺心,然后靠口碑效应传播品质和品牌的美誉,最终建立起牢固的品牌忠诚度。也许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太过传统甚至“迂腐”。但这样的口碑一旦做起来,其市场忠诚度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

“东方红”作为“剑南春”推出的一款高档酒品牌,2003年上市时,其大红酒瓶包装在市场上独树一帜。这款在工艺技术研发、酒体风格鉴评上历经多年磨砺的高端创新产品,既没有动人心旌的广告,也没有大张旗鼓的促销,仅凭优异的品质和独特口感进行口碑传播和自然销售,却在市场上日渐红火,现已成长为白酒高端品牌当中屈指可数的几大“骄子”之一;同样,在渠道建设上,“剑南春”的严谨与规范也是出了名的,作为家喻户晓的名酒品牌,“剑南春”一直靠品牌拉力自然销售,从不参与终端渠道的恶性厮杀,却赢得令人艳羡的市场业绩;即便是它的专卖店经营,也是这两年在经销商们的一再要求下,才开始逐步谨慎尝试、科学布局。

“剑南春”走的是一条“质量为本、稳健经营”之路。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国内白酒界,“剑南春”之所以始终稳步前行,从未出现过大起大落,而且2006年业绩突破30个亿,与其多年来在经营上的稳健风格和质量意识有直接关系。取得这样的业绩,既是“剑南春”产品质量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理性回归的必然。

张良:和谐共生求发展

——“泸州老窖”基因探秘

品牌突破 走向共生

“泸州老窖”作为浓香型白酒典型代表,1952年在首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由此确立“浓香鼻祖”地位,并谱写出几十年的辉煌。1980年代中后期,“泸州老窖”(原泸州曲酒厂)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不仅在四川省遥遥领先,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几家酒企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泸州曲酒厂一年的销售额,比四川省名酒厂的总和还要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泸州老窖”因未能抓住名酒市场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机遇,在“茅台”、“五粮液”等纷纷提价的时候,“泸州老窖”却走入中低价位路线,因而与“茅五剑”的差距越拉越大,企业发展一度徘徊。

2001年,“泸州老窖”对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大力度调整,强势导入“国窖1573”产品及其营销创新工程,重铸“泸州老窖”产品形象。自2001年7月诞生以来,“国窖1573”连续几年稳步跃升,成为“泸州老窖”收入增长最重要的来源;2006年,销量达到1,500吨。此后,以每年500吨的销量递增,将最终达到3,000吨规模。目前,“国窖1573”已是超高端白酒市场上的标志性品牌,不仅创造巨额财富,而且从战略上完成传统品牌的重塑与再造,极大提升了“泸州老窖”的品牌形象及其张力,在高端市场上实现了与“浓香鼻祖”称号的对接。

“国窖1573”的一鹤冲天,是“泸州老窖”产品、品牌及其经营战略的一次历史性转折,且带给白酒行业诸多启示。作为超高档白酒典范、尤其被誉为“鉴赏标准级酒品”,它的理念支撑又是什么呢?

中国酿酒大师、泸州老窖公司总经理张良认为:首先是品质,而且必须是品质!

“泸州地处‘中国白酒波尔多’的特殊地理位置,以盛产酿造优质白酒的最好原料‘糯红高粱’和‘软质小麦’著称。珍贵稀缺的粮、曲、水是酿造‘国窖1573’的原料‘三绝’。我们独家拥有的‘传统酿造技艺’、‘原酒储存环境’和连续使用至今的‘400多年国宝窖池’,是‘国窖1573’独具实力的三大法宝。”张良说。

除了“品质”作支撑,“国窖1573”的另一个支撑点是“文化”。“泸州老窖”是中国有文字记载最古老的酿酒企业之一,“国窖1573”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既体现于他们430多年的国宝窖池,也体现于传统的酿造工艺上。“1573国宝窖池群”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重点文物单位;十年后,“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又作为川酒和浓香型酒中的唯一“代表”,正式载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窖1573”成为受国家最高级别保护的“双国宝”产品。

面对白酒市场的无序、残酷竞争,“国窖”提出了“天地同酿,人间共生”的经营理念,倡导与顾客共享、与企业共荣、与竞争对手共存、与经销商共赢的思维主张。

张良强调,“共生”理念是追求天地和谐、阴阳平衡的经营理念,它是“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发扬,不仅与顾客、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还与企业、员工、合作伙伴、竞争对手联系在一起,共生、共存、共和、共荣。

“国窖1573”酒品醇和优雅、回味协调,恰与“共生”理念一脉相承。

品牌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

自2001年“国窖1573”问世以来,“泸州老窖”在制定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时,始终把品牌的经营提到企业战略的层面,并与企业形象的提升有机结合,力求深层次发掘“泸州老窖”的历史文化内涵,全方位拓展“国窖1573”的社会经济价值,以高贵的品牌价值和优秀的企业形象扎根于市场,使品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他们认为,品牌的经营不能只求使用和索取,还必须注重投入和持之以恒的塑造。为此,他们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创新形象工程。

同时,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明确了一个目标:将品牌形象、企业形象与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加以资源有机整合,以产品为媒介、以品牌为纽带,通过与资本市场众多投资经理、股市专家、广大中小股民的广泛沟通,最终形成社会对“泸州老窖”的高度关注和广大股东对泸州老窖股权分置方案的赞同。而这种关注,又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巨大的品牌传播渠道,实现了品牌口碑传播、产品美誉度提升与资本市场崛起的有效互动。

2006年“泸州老窖”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成效日趋显现。销售收入、利税、利润总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公司销售利润率提高10多个百分点。公司还在资本市场上出色完成“三级跳”,股票市值从2005年末的约30亿元增长到目前的200多亿元,增长六倍多。销售规模、销售结构以及经营资产均实现良性变化,2006年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也大幅提高了好几倍。

杨肇基:科技与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全兴”基因探秘

用“现代”诠释“传统”

2000年8月,一个给中国白酒市场带来巨大震撼的创新品牌——“水井坊”,横空出世。

至今,她在市场上掀起的巨大而持久轰动效应,仍让人心潮激荡。

“穿越历史,见证文明”,是“水井坊”为自己倾力打造的品牌核心理念。而她所要“见证”的“文明”,不仅是昨日、传统的文明,更是今日、现代的文明。

用全兴集团董事长杨肇基的话讲,“水井坊”是站在传统名酒“全兴大曲”肩膀上的高档创新品牌。她与“全兴”名酒之间的关系,既有传承,更在于发展。

1998年8月,全兴集团在一次车间改造当中,意外发掘出一处晾堂、酒窖、灰坑、炉灶、路基、木柱、蒸馏器基座一应俱全的大规模古代酿酒遗址。经考古论证,这座始于元末明初、被称为“水井街酒坊”的遗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其完整、精湛的酒坊建制震惊了白酒、考古和史学界,认为其学术价值堪称中国白酒行业的“秦始皇兵马俑”。

借助考古挖掘,“全兴”联合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从水井街酒坊这座600余年“活文物遗址”的古窖窖泥中,提取出珍贵的“水井坊一号、二号菌”,并采用现代先进生物技术与传统古法酿制相结合的特殊工艺,研制出了当今弥足珍贵的“水井坊”高档白酒。

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许勇指出,源于“全兴”却又超越“全兴”,“水井坊”展现出自己极具个性的酒品特征:香气幽雅、口感柔顺,酒精的挥发性香气和刺激性口感被控制到“最佳值”。喝到嘴里陈香优雅、甘润飘逸、不温不火,似溪行山涧、回味无穷。

这样的酒质创新,可谓完全“颠覆”了传统川酒的固有风格。而让这种“颠覆”大获成功的,恰恰是对现代消费人群全新饮酒需求的敏锐发现及其准确把握。

全兴的“法宝”

 探秘大海贼岛酒馆 探秘川酒“大国崛起”(下)(1)
许勇先生认为,“水井坊”能够成为白酒品牌当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关键在于企业雄厚的技术优势。1980年代,“全兴”及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技改扩建工程。到1990年代,一整套严谨科学的工艺技术体系业已形成。“全兴”的技术优势首先是微生物培养,培养窖泥和发酵菌,提高发酵水平和出酒率,这是“全兴”最具价值的一项技术储备,也是他们有能力打造“水井坊”的重要支撑。从水井街酒坊遗址中,他们提取出两大“菌种”——水井坊一号、二号菌,与传统“全兴大曲”的菌种并不完全相同。

“许多酒厂都想购买我们的‘菌种’或窖泥,我们从没有出售过。因为这是‘全兴’的‘法宝’,现在还不能对外公开。拥有了‘水井坊一、二号菌种’,加上强大的老酒储备,‘全兴’可持续发展就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巨大竞争优势。” 全兴董事多增强先生自豪地说。

同时,在营销理念上,“全兴”一贯倡导品牌共享、差异化竞争,制定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利益共享机制,譬如与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品牌,区别以前的代理制,与经销商形成生命共同体。

从“民族”走向“世界”

一直致力于白酒文化创新探索的全兴集团,前不久又以中外酒企之间一种从未有过的国际化、战略性合作大手笔,再次震撼了中国白酒界。

2006年12月,全兴集团与全球第一大烈性酒公司帝亚吉欧正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由帝亚吉欧出资受让全兴集团43%的股权。由此,全兴集团正式成为中外合资企业。

“经过这些年考察研究,我们深感单凭一家企业力量,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建立营销渠道、实施品牌推广,是个非常艰辛、漫长的过程。”杨肇基说,“跟世界头号酒商合作,对中国白酒而言,是文化与经营战略的一次全新探索。它带来的好处是,可以借助合作者的资源优势,逐步将白酒打入国际酒类市场主流渠道。帝亚吉欧有着全球布点、网络完善的配送系统,有着先进、科学的国际化品牌推广体系和经验。这样的合作,大大降低了我们的‘国际化’门槛、提升了国际市场资源的共享能力。”

帝亚吉欧有着世界一流的研发、检测分析中心,有着一流的专家学者,有着顶级的产品认证资质。这个中心不仅是新产品、新包装的研发、设计“硅谷”,而且所有进入帝亚吉欧推广体系的产品,都要定期从全球各地被拿到这里来送检,不达国际(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是不能销售的。

借助全球最先进的酒类研发检测技术和市场推广机制,加速中国民族品牌向国际化进军的拓展步伐,这是“水井坊”多年来孜孜以求的品牌发展之路。而今,“水井坊”更上层楼,用国际融合的最佳方式,将国外的资金、技术、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和国际市场经验悉数引进国内,为自己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所用,再一次展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李明政:品牌要凸现时代精神

——解读郎酒“神采飞扬,中国郎”的时代精神

2001年的企业改制成为“郎酒”发展的一道分水岭,“郎酒”在明确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后,逐渐驶入发展快车道。

目前,“郎酒”以品质为基础,以产品为载体,以“群狼”战略为手段,制定了一套“351工程”——在一个地区集中3-5个事业部和3-5个商家,集中郎酒和商家资源在该地区形成郎酒品牌第一、销售第一,从而使该地区形成3000万、5000万、10000万的年销售额。2006年布局30个点,2007年布局50个点,2008年布局100个点,从而实现公司年销售额30亿、50亿、100亿的目标。

“郎酒”集团近三年的销售目标任务分别是:2007年最低销售额10亿,力争12亿;2008年最低年销售额15亿,力争20亿;2009年最低年销售额25亿,力争30亿。

“郎酒”品牌大突破

中国白酒由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所以大多数品牌都在历史悠久、身份尊贵等方面做足文章,缺少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内涵,缺少一种真正心灵共鸣的“品牌价值观”。

品牌价值的再造与提升,是一项新文化战略。自2001年改制以来,作为老十大中国名酒之一的“郎酒”,在品牌内涵打造和价值提升上不断追求新突破,尤其是那句“神采飞扬,中国郎”的 经典广告语,更令人为之一振,彰显了“豪迈、雄健、向上”的品牌内涵。“郎酒”的品牌精神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清晰起来,引起业内外媒体和专业人士的关注与探讨。

为达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的规划目标,目前“郎酒”实施了一系列品牌经营战略,被业界称为“群狼战略”。品牌建设以“神采飞扬,中国郎”为核心,围绕新推出的“酱香典范,红花郎”、“新郎酒,引领白酒新标准”两大品牌概念进行打造。现有的产品结构充分体现了郎酒“一树三花”(酱香、浓香、兼香)的优势,并根据产品结构成立了相应的品牌策划推广公司,包括常规产品事业部,新郎酒事业部,红花郎事业部,福郎事业部,如意郎事业部,流通产品事业部等。

郎酒集团副总经理李明政在接受《东方酒业》专访时认为,酒是一种个性化产品,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含义和功能,具有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特质。所以酒品牌必须体现个性精神,能够引领价值观。“神采飞扬,中国郎”有两层品牌含义,一是为品牌赋予“狼(郎)精神”,演绎人类在野外生存状态下一种豪放、顽强的精神诉求,体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狼(郎)图腾”、“狼(郎)文化”色彩;二是借助“狼(郎)精神”对品牌进行文化升华。由中国“好儿郎”神采飞扬的精神状态,上升到国家强盛崛起带来的扬眉吐气和荣光自豪。

李明政进一步诠释,“神采飞扬,中国郎”这一品牌主题,具有极强的文化张力。“郎”的历史演变,就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古时候“郎”是男人的称谓,如牛郎织女;战国时期又比喻英姿飒爽有英雄气概的男人,如“三国周郎赤壁”;到了现代,又比喻正义进取的男人群体,如“中华好儿郎”。“郎酒”品牌诉求的最大成功在于,紧紧把握了时代大主题的脉搏,迎合和体现了一种20年来中国“大国崛起”的扬眉吐气和时代精神。

近两年,为与时代精神接轨,体现“中华好儿郎”的精神面貌,“郎酒”先后参与赞助了很多励志活动,组织消费者进行野外生存体验,与央视栏目合作等,充分彰显时代主旋律和现代人的精神价值。特别是“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郎酒”到香港慰问驻港部队,当驻港、驻奥部队的中华好儿郎满怀豪情畅饮“郎酒”、高呼“神采飞扬,中国郎”的时候,“郎酒”所张扬和倡导的时代精神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

川酒的优势和隐忧

——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范中成访谈

在泸州老窖股份公司长沙举行的“酱香武陵酒启航庆典”仪式上,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范中成会长接受了《东方酒业》的采访。

对川酒及行业的思考 范中成会长指出,川酒的崛起可以说有三大力量作支撑,一是有“六朵金花”这样一批名酒企业;二是有“丰谷”、“高洲”这样一批二线名酒企业;三是有一批庞大的原酒生产基地。正是这种综合资源优势,成就了川酒今天的辉煌。

他认为,川酒要想继续保持崛起优势,今后势必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和“三化发展”。所谓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巩固现有优势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坚持传统工艺与强化品牌建设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自立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四是处理好适度扩张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所谓“三化”,则指产品高端化,经营多元化,竞争国际化。

他强调,目前盲目追求高端化是危险的。随着政务、商务、军务意识形态的变化,高端酒市场很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是条“少数人”走的路子,不能什么企业都往高端酒的塔尖上挤;二是川酒要正视“白酒国际化”的问题,不能回避。就像汽车工业一样,是坚持保护民族产业还是对外开放,一定要把思路理清晰;三是对市场过于乐观的态度值得思考。目前白酒仍然供大于求,不可盲目扩大产量。现在许多省区都在扩张窖池,有可能吃遇见不足的“亏”,这对四川是个警示。

总之,川酒的崛起,是各种优势资源科学整合的结果。崛起固然不易,但要持续这种崛起,也许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会更多更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6502.html

更多阅读

增强活力动力 二线川酒品牌活力与市场动力(1)

作为中国白酒最重要产区之一,川酒二线品牌数量众多,层级分明,价值纷呈,结构多样,通过对川酒二线品牌系统梳理,我们发现三个十分重要特征,其一,川酒二线品牌分布极其广泛,他们像浩瀚星空的星星闪耀在巴蜀大地,点缀着美丽川酒版图。目前来看,六

川酒的六朵金花 川酒六朵金花是如何盛开的?(1)

在中国白酒版图上,川酒居于十分核心、十分重要位置。2012年度,中国白酒金三角四川产区白酒产量达277万千升,占中国白酒产能规模达22%;主营业务收入1730亿元,占中国白酒38%;利润总额268亿元,占中国白酒利润总额三分之一强。其中,“六朵金花

来势凶猛第1集 鄂酒凶猛(1)

 经过二十多年市场化发展,鄂酒已经成为中国白酒版图上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根据官方统计数据,2010年度,鄂酒营收规模已经达到260亿元,利税总额41亿元,其中利润15亿元,鄂酒首次在营收规模上超越徽酒,位列省级白酒版图第五位;2012年度,鄂

风云资本 高燃 黔酒资本风云录(1)

在中国白酒版图上,黔酒是资本染指最深的一个板块。无论是黔酒老大贵州茅台,还是名不见经金沙古酒;无论是贵州老八大名酒,还是此后的一大十星;贵州白酒都深刻地印有资本的痕迹与烙印,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贵州的每一滴酒都流淌着资本的血

声明:《探秘大海贼岛酒馆 探秘川酒“大国崛起”(下)(1)》为网友我的心只借给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