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李隽琼)尽管跨国石油巨擘荷兰皇家壳牌在极力回避使用“退出”这样的字眼,但它近期的确在收缩在华的多项业务:其一是在吉林合作开发油页岩业务,其二是与中国神华合作的“煤制油”业务。壳牌集团首席执行官范德伟和首席财务官傅赛昨天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确认了这两项中国业务策略的调整。
在国际油价几近沸腾的2005年,壳牌计划独辟蹊径开发更多的能源品种,与油页岩储量丰富的中国吉林省签约,建立了吉林壳牌油页岩开发有限公司,首期投资1.5亿美元,壳牌控股61%。“目前全球仍然处在油页岩的初期发展阶段,我们从中看到了机会,但机会并非现在。我们需要研究最好的时机再进入该领域。”傅赛昨天称。 另一项被顺延的项目是与中国头号煤炭商中国神华的“煤制油”项目。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林浩光昨天表示,壳牌与中国神华进行了可行性研究,但出于经济性考虑推迟了该项目。“煤制油不是当务之急,而煤气化才是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点。”林浩光说。但他并未说明何时将重启该项目。 壳牌这家欧洲最大的石油商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净亏损28.1亿美元之后宣布上述一系列调整的,因此被外界视为其走出低谷回归主业所做的策略调整。 不过,在收缩一些中国业务的同时,壳牌也寄希望于加强与中国国有石油商之间的战略合作。目前,就联合竞标伊拉克油田项目,壳牌正在与中国两大国有石油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深入谈判。范德伟昨天说,该项目的竞标将于今年6月末、7月初结束,目前还在商谈之中。他还表示,壳牌正在关注中国新的投资机会,在华投资是长期意愿,将与中国石油公司进行更多合作,并有兴趣收购中国的炼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