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产业继续大规模向中国转移,开发区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大平台,开发区也是跨国产业资本转移中国的聚集地,能够较快地与世界生产体系融为一体,成为“世界工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
而近30年的发展,开发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最主要的集聚地,或将吸引更多新的跨国公司进区设立研发中心,使之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中心的密集区。此外,服务贸易全球化的推进为开发区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创造有利条件,而不断扩大的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也将为开发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机遇。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然而,开发区对总体战略环境分析不够,各环境要素配置不够合理,产业聚集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机制、资金投入、财税政策、产业规模、孵化器发展等方面的缺陷,特别是经济效益有待提高,成为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此,重新定位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开发区也走在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惟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以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发布为契机,开发区正式走上“二次创业”的道路。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对开发区的考核,不只是GDP的贡献,还有单位面积土地增加值的要求等效率指标。
此时,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区的定位已出现模糊,并出现融合趋势。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要求,需要提高附加值,不断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吸收高新区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元素。而高新区亦需要有产业化项目,来维持孵化、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漫长过程的可持续进行。而西安高新区引进三星项目是为最有力的明证。
相关人士认为,要支持和鼓励不同功能的开发区整合,以完善整体功能,提高整体竞争力鼓励各类不同功能的开发区就近进行整合,形成多功能综合性的产业开发区,提升综合竞争力。事实上,目前已经出现合并的趋势,而苏州工业园与苏州开发区就是代表。
长期以来,在“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指引下,开发区作为一个人为划分的经济发展区域,成立之初的目的仅仅是经济增长,往往设在城市郊区或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带。通过有限的基础交通与城市连接,人们在园区内从事的仅仅是生产活动,生活功能则放在城市。在地理位置与外界断裂,没有形成完整的人文社会环境。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背道而驰。
因此,开发区应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城区,保持一定数量的常住人口,完善社区功能建设即居住小区、商业区、服务业设置、教育文化场所建设等。而这也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开发区,吸引并留住人才必由之路,使智力资源发挥出更高的创造力。
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依靠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保持经济发展,还需要在开发区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平衡,从而,克服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进一步加强开发区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出高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