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在行动 伴随着喜气洋洋的“六8226;一”儿童节,同期而来的是和老百姓休戚相关的“限塑令”的执行。 场景一: 六一当天,笔者进入当地较大的一个购物中心,发现很多人手中的塑料袋已变为无纺布袋了。店里贴出告示规定购物达到多少,可以免费领取一个购物袋,或者花费1.9元购买布袋。在超市逛了一圈,在收银台结算时,收银员告诉我,塑料袋已不再免费供应,需要付0.3元购袋。 场景二: 六月二日中午,和往常一样,到固定的西安罐罐馍头房买馍头,两块钱的镆头,营业员用了两个小塑料袋分别盛着。她说,现在买不到大的塑料袋,目前只能用这个对付一下,过一段时间再看情况而定。aihuau.com 场景三: 我们在饭店吃完饭时,想用袋子盛一下剩菜,老板娘告知我们,现在店里面的塑料袋已经用光了,买不到。 场景四:

下班回家,和往常一样,去菜市场买菜。买完菜后,菜贩把几样菜硬塞到一个塑料袋里。说国家禁止使用塑料袋,一下子给你们断了,你们不习惯,我们也没法卖东西了,过一段时间,要给你们加钱了。 我们要适应“无塑”的日子 据悉,目前我国每天使用的塑料袋超过30亿个,仅买菜每天就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多数都是不可降解的超薄塑料袋。而在国外,塑料袋亦垄断了欧美超市购物袋的市场,英国每年使用80亿个塑料袋。 塑料的发明已有百年历史,当时这项发明可称为一场科技革命。谁知百年后,这项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环保灾难。英国《卫报》曾将塑料发明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在市里,在郊外,在农村,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都可以看到随风摇曳的塑料袋。而且,由于人们的不自觉,公园里面的动物误食塑料袋,险些造成生命危险。 虽然,塑料袋害处多多,但由于其方便性,被人们广泛应用。在以往的生活中,我们已经习惯了有塑料袋的日子。我们习惯了空手买菜,习惯了提塑料袋买东西走亲戚,习惯了用塑料袋盛垃圾,习惯了用塑料袋盛东西……“限塑令”的执行将使这一习惯重新改写。虽然,限塑令的执行,大家心里有所准备,但真正来临时,也许有太多的不适应。即使,限塑令只强制了塑料袋的限用,而不是杜绝,可以购买塑料袋。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积极地去适应“无塑”的日子。也许,刚开始的时候,有太多的不适应,太多的不习惯,作为公众,我们更应该积极配合国家的,商家的行动。主动提起菜篮,主动提起布袋。有人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但是,面对多年养成的用塑料袋的习惯,21天可能太过勉强与短暂。这时候,更希望国家、商家想出更切可实际的办法。比如,开始时,商家用纸包装点心,做成很好看的样子。用纸袋装水果等,美观好看。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积极提高个人环保意识,环保修养时,也希望企业生产出可以降解的塑料用品或者替代品。商超购物中心也可以变相鼓励顾客使用购物袋,更不仅仅落在“收费”这种僵化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