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的三种模式:凯恩斯、马克思与新古典(下)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与新古典货币理论在分析方法和逻辑结构上是截然不同的。凯恩斯的货币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在资本主义货币金融关系中,价格、产出和就业的决定机制。“凯恩斯的经济现实是些符号:货币和信用,而不是商品、劳务和劳动-物质世界的现实与‘事物’.------在凯恩斯经济学中,商品、生产和劳动只是‘现实的面纱。’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事物取决于货币的活动:货币供给、信用、利率和政府盈余或赤字。商品、劳务、生产、生产率、需求、就业、最后还有价格,这一切全都是货币的、符号的经济中宏观经济事件的因变量。”[1]在凯恩斯看来,新古典经济学只在价值理论的范围内描绘了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情形,并没有给出总量关系中就业和产出的决定机制。在凯恩斯的总量理论中,资本主义的货币金融关系而不是技术关系是产出和就业的决定因素。企业家就是在这套货币金融关系中预期未来,作出眼前的投资决策,并因此确定了整个社会的产出和就业水平。在资本主义货币金融关系中,过去的投资不能改变,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企业预期利润的变化进而引起的投资波动决定了总量关系的不稳定性。在凯恩斯的总量理论中,历史时间、货币和不确定性是他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病症的逻辑起点。

凯恩斯首先否定的是萨伊定律,认为萨伊定律只适用于物物交换的经济,而不适合于资本主义货币经济。凯恩斯认为萨伊定律所揭示的经济关系实际上是货币经济的一个特例。在《通论》的早期草稿中,凯恩斯明确说明了萨伊定律适用的环境以及货币与就业的关系。在他的早期模型中一个社会有两个阶级:拥有生产手段(资本资产)的企业家(他用货币购买原材料和雇用工人支付工资)和寻找就业机会的工人[2]。工人就业的程度依赖于企业家的货币计算,企业家要估计他生产物质商品并从事销售的货币收入是否超过原料、工资成本以及机器设备的使用成本。在这里企业经营中彻头彻尾用的是货币标准,用凯恩斯的话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在最后比开始赚取更多的货币,企业没有别的目标。这是企业(货币)经济的本质特征”[3]。在凯恩斯的早期模型中,是企业家而不是消费者支配着货币经济的决策。

在凯恩斯的早期模型中,他要解决为什么在货币经济中存在非自愿失业,而在非货币经济中却没有呢?在他的模型中存在非自愿失业的货币经济是打着货币、企业家和货币工资(money-wage)标签的经济;而没有非自愿失业的经济则是物物交换(即货币只是交易媒介)、合作生产(co-operative)和实际工资(real-wage)的经济。他认为物物交换或合作生产的非货币经济类似一种集体经济(collective economy),在这种经济中,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总产出的份额是预先决定的.[4]这种经济中使用货币作为分配产出的工具,但是经济目标不是最大化货币收益。在这种经济环境中,所有的工人将会被雇用,只要他们产出的效用超过他们劳动的边际负效用。换句话说,萨伊定律在合作经济中是成立的。但是不能把它应用于货币经济中,因为“货币经济并不单单是一种复杂化的合作经济,它是以不同的准则为基础,适合于不同目标的另一种经济”,[5]在这种经济中,企业货币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未必导致充分就业,或者说充分就业的产出对于企业来说未必带来最大的货币利润。因此这种经济内在地缺少足够的动力推动企业雇用工人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凯恩斯认为要理解这种经济,需要采用全新的研究方法。仅仅对传统经济学加以修正,那么无论进行多大的修正都无济于事。

凯恩斯把合作经济称为企业家中性或货币中性的经济,他认为以萨伊定律为基础的古典模型是货币经济或企业家经济的一种特例。在这种情形中,虽然工人受雇于企业并获得货币收入,但是是在特定的安排下进行的,即:在这种安排下,要素收入的货币交换价值总是在总量上等于合作经济(co-operative economy)中当前产出应该属于要素份额的比例。[6]

这样,货币在古典模型中只是要素所有者从企业家那里购买全部当前产出的方便的手段,货币是中性的,它不影响产出和就业。凯恩斯认为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经济与现实是不符的。在现实中并不是只要产出的边际效用超过就业的边际负效用,工人就被雇用。在现实的货币经济中,存在一种组织(或协调)上的失败阻止工人去从事生产活动,这种失败源于企业要求工人所生产的商品的销售收益要超过用于工人的工资成本。而新古典模型遵循萨伊定律,排除了非自愿失业的可能。

有效需求的波动解释了为什么在合作经济中的产出在货币经济中可能是无利润的。除了有小的骚动以外,在合作经济中有效需求是不存在波动的,产出总会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而在企业家经济中,有效需求的周期波动是决定就业的根本因素,”[7]因此凯恩斯认为他主要应关注有效需求波动的原因和影响。这样有效需求理论成为凯恩斯理论模型的基石。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其货币关系如何导致粘性的利息率和较低的资产价格,从而投资需求不足和经济萧条。

在展开他的理论中,凯恩斯使用的是移动均衡的分析方法,而不是新古典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凯恩斯是在反对新古典两分法的基础上提出移动均衡的分析方法的。他说:“我以为把经济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另一部分是货币理论,实在是错误的分法。我以为正确的分法应当是:一面关于一厂或一业之理论,研究如何把一特定量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其报酬为如何等;另一面是适用于社会全体的产量论及就业论”[8],他认为前一种理论可以不考虑货币的特性,但是后一种理论就需要货币经济的全盘的理论。接着他区分了两种分析方法,静态均衡和移动均衡。凯恩斯认为后一种分析方法才适合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况,“在现实世界中,以往的预期不一定实现,而今日对于未来之预期又可以影响今日之行为”[9]。为什么对未来的预期会影响现在呢,原因是货币是现在与未来的联系。“货币之最主要的属性,既在巧妙地联系现在与未来,则我们除非利用货币,否则简直无法讨论:当预期改变时,当前活动所受之影响如何?”[10]

移动均衡方法的特征是在短期假定资本存量不变,探讨投资和收入流量的变动以及均衡的决定机制。之所以叫移动均衡是因为在历史时间中,新均衡状态是以原有或前一期均衡状态为起点并在新的条件影响下形成的。这种均衡分析法,不同于新古典的地方在于它探讨在历史时间中变量变化的动态机制,即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变量的变动机制,这些变动的条件是内生于凯恩斯所设计的货币经济系统的,而不是来于外生的冲击。奇克(chick,V.1983)对此的评价是“凯恩斯的方法类似一部影片,一个移动的画面,由一组快照镜头组成,每个镜头系统地与以前已经发生的故事联系在一起。”[11]同样,保罗.戴维森认为:“凯恩斯的分析结构在逻辑上同所有的一般均衡体系是不一致的,起码一点是它是建立在更广泛的均衡定义的基础上的,而不仅限于使市场供求均衡。因此凯恩斯更广泛的定义一定会提供一个更为一般的理论。”[12]

在该方法上,凯恩斯提出了货币经济动态的均衡观。这种均衡观的特征是它认为货币经济本身存在周期的波动,但是这种波动是有规则的,它既不会无限地繁荣,以致超过充分就业的限制,也不会无限地衰退,以致使经济崩溃。在无限的繁荣和经济崩溃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状态未必与充分就业对应,常态是小于充分就业。为了纠正我们长期以来对凯恩斯理论的偏见,我们引用凯恩斯自己的话,他用很长的篇幅说:“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经济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为,虽然它在产量和就业量上有大幅度的波动,但是,它并不是非常不稳定的。----它似乎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停留于在正常状态以下的经济活动水平,而又不显示出任何趋于复苏或趋于完全崩溃的倾向。此外,实际例证表明,充分或大致充分的就业量是少有的和短时存在的现象。波动能够以相当明确的姿态开始,但在它已经达到极端的幅度以前,似乎逐渐地把自己消耗净尽。既非绝望,又非满意的中庸情况是我们的正常状态。正是由于波动在到达极端以前把自己消耗净尽,而最终又使自己回过头来,所以才能建立起我们的经济周期理论的有规律的阶段。同样的事实也存在于价格。”[13]

凯恩斯认为之所以经济波动存在规律性,原因是存在以下稳定条件:

(1)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使投资乘数大于1,但是又不是非常之大。这解释了为什么微小的投资增加不会促使有效需求一直增加进而达到充分就业;以及投资的加少促使有效需求一直减少以致使所有人都失业。

(2)资本的边际效率曲线处于如此状态,以致当资本的预期收益或利率变动时,投资的变动不会与前两个因素的变动过于不成比例。这一方面是产量递增伴随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是生产资本资产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两个条件决定了经济波动的上限;

  (3)当就业量改变时,货币工资趋于作出同方向的改变,但货币工资的改变不会和就业量的改变过分不成比例;或者说就业量的温和改变不会造成非常巨大的货币工资的变化。这实际上说明了价格稳定的条件。

(4)投资持续大于(或小于)过去,它就会有助于减少(或增加)资本边际效率,而且,在以年为单位的时期中,减少或增加都不会具有很大的幅度。

凯恩斯认为以上四个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制度会上下波动,但又在上下两个方面避免就业和价格处于严重的极端状态,而只是围绕着一个中间性位置来进行。”[14]这一中间性位置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以下。后凯恩斯经济学家把凯恩斯所说的经济波动称为有限波动(limit cycle),“即不管初始的条件怎样,(经济系统)的运动是一种重复的波动,处于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之间”,[15]把凯恩斯的稳定状态称为中间性均衡(neutral equilibrium)。凯恩斯这种稳定均衡的概念与新古典静态均衡的概念不同,可以用于动态分析,因为这种中间性均衡可以转化为移动均衡(shift equilibriu ),进而分析动态过程。

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分析,这种移动均衡的方法是必要的,而且不会出现逻辑问题。凯恩斯认为分析货币经济制度只能用移动均衡的分析方法,而这种分析方法也必须以货币经济制度作为研究的依据。[16]凯恩斯采用了马歇尔的方法,把长期划分为一系列连续的短期,它主要分析的是短期均衡。凯恩斯主要不是分析经济趋向短期均衡的路径,即不是分析非均衡过程,而是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短期均衡的状态。因为短期均衡点就是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该点代表一定的有效需求水平,以及相应的均衡产出和就业量,因此他的理论主要分析影响有效需求,进而产出和就业的因素。

凯恩斯依据以上移动均衡的方法,分析了货币、资产价格、利息率、价格水平、产出和就业的动态关系,建立了关于货币经济的新的一般均衡理论,在这一理论中,凯恩斯尤其强调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以及企业家对未来利润的不确定性预期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总之凯恩斯认为决定资本主义产出和就业的不是一套实物关系,而是一套货币关系,分析这种关系的工具不应是分析实物关系的传统的静态一般均衡理论,而应是动态的一般均衡理论。正如柳欣教授所说:“凯恩斯的均衡分析是一种新的理论,它是基于完全不同于新古典理论的假设。-----凯恩斯的均衡概念类似于马歇尔,只是把‘产出和就业作为一个整体,’并通过移动均衡分析来讨论经济周期。关键是在每一个短期,均衡并不是由新古典的原理所决定的,其价值、分配理论和波动的中心完全不同于瓦尔拉斯和非瓦尔拉斯均衡。”[17]如果说凯恩斯体系中有一些逻辑问题,一定是他没有把这种分析方法贯彻到底。

三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区别是他不是要描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货币的表面的现象,而是要说明在这些表面背后的东西。与新古典理论家不同的是他认为决定这些表面现象的东西不是实物的技术关系,而是一种价值体系,仿佛在马克思那里也存在“两分法”,只是不是实物系统和货币系统的两分法,而是价值系统和货币系统的两分法,不过在马克思看来商品的价格最终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只要它实现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

不论是马克思还是凯恩斯都认为决定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不是一种反映资源最优配置的相对价格体系,而是一套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过马克思比凯恩斯做得彻底,为了彻底了解资本主义的来龙去脉,他从资本主义经济的源头-商品交换的研究开始,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的本质。之所以人们能够进行商品的交换,是因为商品中凝结着人类的抽象劳动-这种共同的东西,而它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但是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的发动机不是在生产中如何合理的分配这种劳动资源而使社会产出价值最大化的动机,而是资本家对货币利润的追求,这种货币利润的来源是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过程分为生产和流通,生产是价值的创造和转移过程,而流通是价值的实现过程。价值的创造是经由劳动力的买卖来实现的。所有的资本家和所有的工人的经济关系就是后者创造利润而前者进行瓜分。所以马克思认为简单商品经济的运行特征可以用W-G-W,的公式来表示,即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本身(这是新古典货币理论的基础),在此货币只是交换媒介;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征是G-W-G,(此即为资本运动的总公式),即用货币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而其实现的途径是雇佣的工人以其活劳动创造了新的价值,在此货币是作为资本的货币。

与凯恩斯相比,马克思更深刻地批判了萨伊定律。 在马克思看来,萨伊“简单地抽去商品流通和直接的产品交换之间的区别,把两者等同起来”。[18]马克思认为在萨伊的理论中,由于货币仅仅是交易媒介,那么W-G-W的过程相当于W-W 的过程,即使存在商品流通,也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而在马克思看来,货币的使用把W-G-W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W-G和G-W。这样,卖者用W交换到G以后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其所得货币购买其他商品。这就存在着经济危机的可能。马克思认为,萨伊不仅把W-W和W-G-W等同起来,而且还把W-G-W和G-W-G,等同起来。马克思说:萨伊定律“企图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商品流通所产生的简单关系,从而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19]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居于决定性的是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而不是独立的生产者相互交换产品的关系。萨伊定律否定了资本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的这种看法得到了凯恩斯的部分认同,在《通论》的草稿中,他对此进行论述并以此反对萨伊定律。他说“合伙经济和企业家经济之间的区别,同马克思所作的大量观察有某种关系――――他指出,在现实世界中,生产的本质并不象经济学家所通常认为的那样,即如W-G-W,的情形,把商品(或劳务)换成货币是为了获得另外的商品(或劳务)。这也许是私人消费者的观点,但不是商家的看法,后者认为是G-W-G,的情形,即抛出货币换取商品(或劳务)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20]

在马克思的眼里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的根源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这导致了总量价值关系的脆弱性。因为生产的社会化内在要求合理地计划社会必要劳动的分配,从而均衡投资和消费的总量比例,维持再生产体系的运行;但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及其基础上的逐利动机使这种状态成为不可能。前者是个技术关系问题,而这个问题要服从资本的运动目的。为了在竞争中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家必须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但是这反过来造成利润率的下降和工人购买力的相对贫乏。这样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最终是消费需求不足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陷于困境的直接原因,并使经济危机从可能性变为必然性。

不过上述结论是从再生产理论中得出的。马克思在再生产理论中都把资本家的持续投资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能够维持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认为要使资本运动实现增值的目的,资本家不能把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必须拿出一部分货币去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本家个人如何在消费和投资上分配表现为剩余价值的货币总量,直接影响再生产的运行。如果资本家从社会生产合理进行的目的而不是纯粹自身牟利的目的,似乎存在使再生产持续进行的可能,只要合理安排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但是马克思要说明的恰恰是它的反面。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矛盾使资本家的持续投资成为不可能,因为资本的运动最终会为自己制造相应的约束――消费能力的限制。于是资本主义总是在矛盾中运动,一方面它需要市场,一方面又在破坏市场。马克思的这个思想在凯恩斯那里变成了有效需求理论。不过凯恩斯不愿意把有效需求不足归于马克思所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而是把它归于资本主义货币经济关系中人们的各种心理动机,由于有效需求决定产出和就业,因此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似乎不存在商品过剩和失业并存的局面,而马克思认为两者是互为条件的。

马克思的再生产思想被波兰的学者-卡莱斯基表述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决定于资本家的消费和投资支出,于是有卡莱斯基名言“资本家赚得它所消费的,工人消费它所赚得的”。后凯恩斯主义者也强调资本家的投资在利润增长中的作用,不过他们都认为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最终成为制约资本家持续投资的因素。他们比凯恩斯向前多走了一步,但是仍然落在马克思的后面。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以其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并服从其价值理论。在马克思看来货币的运动是商品价值运动的一种形式。它一方面推动着价值运动,另一方面制约着价值运动。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它本身是有价值的,因为金属货币含有人类的劳动,当时的纸币是可兑换的纸币。它的价值由金属货币的价值决定。在马克思的理论中,货币金融系统是一个反映收商品价值关系的体系。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的价值总额,货币量不是独立的。在这一点上,它反对李嘉图的观点。因为李嘉图认为货币流通量决定商品价格。据此,有人说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而凯恩斯在探讨货币量问题时,持有外生的货币供给假定,而没有谈论其价值基础。在凯恩斯看来,在一定时点上,货币量是个固定的量,它在各种用途上的比例关系会影响投资和产出。

不过马克思不是要单独说明货币的运动规律,在马克思看来货币在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关系中获得了和一般商品交换不同的职能,即在参与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价值总量的增加。货币运动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不停地复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继续产生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者分离并同时存在的市场。货币自身是无目的的,是资本家赋予了它运动的目的。资本家和工人都在数手中的钞票,但是其目的却不同。当工人总是盘算买多少柴米油盐的时候,资本家的目的就实现了。

与马克思相比,凯恩斯逊色多了。他也试图为其货币理论寻找基础,于是尽管他后来极尽攻击马克思之能事,但是却偷偷借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谈到资本时,他说“我们最好说,资本在其寿命中,会产生一个收益,超过其原来的成本;而不说资本是生产的。――故我同情经典学派以前的学说:其说以为一切皆由劳力产生,―――我们最好把劳力――看作是惟一的生产元素,―――这可以部分解释除了货币单位及时间单位以外,我们可以劳力单位,作为经济体系之惟一物质单位。”[21]

不论是凯恩斯还是马克思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不稳定性最终表现为货币总量比例的不和谐。凯恩斯把其主要归于投资的不足,而马克思则归于资本积累产生的商品总量和消费能力日益拉大的距离。尽管前者认为货币本身就是扰动的根源,而后者则认为货币仅仅是参与者,它背后还有更深藏的原因。马克思和凯恩斯从总量比例关系探讨经济过程的传统为后来的学者研究宏观问题时提供了思路,比如新剑桥学派就从工资、利润、投资和消费等关系入手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以及波动的内在机理。

不论从表面货币分析入手,还是从经济系统内在的价值关系入手,凯恩斯和马克思都认为经济运行是可以计算的并人为加以控制的,这一点区别于新古典。新古典认为经济自身是内在趋向均衡和稳定的,不稳定只是暂时的,同时它认为经济过程的信息量不是人为可以计算的,是个人理性所不及的,因此经济过程难以人为调控,如果试图为之,则会把事情办的更糟。凯恩斯认为通过投资的社会化可以消除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马克思则认为应该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消除私有制,进而消除资本和劳动的矛盾及其产生的经济不稳定。

最后,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关于货币理论的争论还没有结束,因为货币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中文

 

1.保罗.戴维森:《后凯恩斯经济学:解决经济理论中出现的危机》,载丹尼尔.贝尔,欧文.克里斯托尔编:《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弗兰克.哈恩:《一般均衡理论》,载丹尼尔.贝尔等编:《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蒋硕杰:《蒋硕杰经济科学论文选-筹资约束和货币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卡凡尔赫:《后凯恩斯主义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载保罗.威尔斯编:《后凯恩斯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5.凯恩斯:《通论》,商务印书馆,1994.

6.凯恩斯:《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

7.凯恩斯:《货币论》(上、下),商务印书馆,1997。

8.柳欣:《资本理论-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9.柳欣(2002):《资本理论:总量与相对价格》,第四届(2002)全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讨会论文

10.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人民出版社,2004.

11.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结构-与批评者商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

12.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上,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米尔顿.弗里德曼:《最适货币量论文集》,台湾中华书局,1974。

14.米尔顿.弗里德曼等:《货币数量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5.帕廷金:《货币、利息与价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6.琼.罗宾逊:《现代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

17.让-帕斯卡尔.贝纳西:《宏观经济学:非瓦尔拉斯分析方法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90.

18.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2.

19.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商务印书馆,1997.

20.约翰.吉纳科普洛斯:《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第一卷,2000.

21.马克思:《资本论》,1、2、3卷。

                         英文

22.Asimakopulos, A.(1984-1985) Long-period Employment in the General Theory, Journal of 23.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Vol.VII,No.2  pp.207-213.

24.Black, F.(1970) Banking and Interest Rate in a World Without Money: the Effects of Uncontrolled Banking, Journal of Banking Reach, vol.1.p.9.

25.Brunnner, K.and Meltzer, A(1972) Money, Debt and Economic Activ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Sept/Oct.

26.Brunnner,K.(1968) The Role of Money and Monetary Polic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50(7),July, pp9-24

27.Brunnner,K.(1978) Issues of Post-Keynesian Monetary Analysis, in Thomas Mayer, The Structure of Monetarism, pp56-84

28.Brunnner,K.A.Cukierman and Meltzer,A.(1983) Money and Economic Activity, Inventories and Business Cycl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1, May, pp281-319

29.Chick,V.(1983) Macroeconomics after Keynes,Oxford:Philip Allan,pp.15.

30.Clower, R.w. (1960) Keynes and The Classics: A  Dynamical  Perspectiv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74, pp.318-323.

31.Clower, R.w. (1960) Keynes and The Classics: A  Dynamical  Perspectiv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74, pp.318-323.

32.Clower,R.W.(1965)The Keynesian Counter-Revolusion:A Theoretical Appraisal,in Hahn and Breching, pp.103-25.

33.Clower,R.W.(1965)The Keynesian Counter-Revolusion:A Theoretical Appraisal,in Hahn and Breching, pp.103-25.

34.Clower,R.W.(1967).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Monetary Theory.Western Economic Journal 6,December :1—8.

35.Coddington,A.(1976)Keynesian Economics:The Search for First Principles.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2,58-73.

36.Davison, P. (1972)Money and The Real Word,London:Macmillan.

37.Dillard, D. (1988) Effective Demand and The Monetary Theory of Employment, in Aalain Barrere(eds), The Foundations of Keynesian Analysis, Macmillan Press

38.Dore,M.H.I.‘On the Concept of Equilibrium,’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Winter 1984-1985,Vol.VII,No.2  p.193-206.

39.Dornbusch.R(1990)‘Comment on Brunner and Meltzer’,in J.Stein(eds),Monetarism,104-105

40.Fama, E.(1980) Banking in the Theory of Financ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6(1), pp.39-57.

41.Hahn, F.H .(1965)On Some Problems of Proving The Existence of Equilibrium in A Monetary Economy, In Hahn and Brechling(1965,pp126-35.

42.Harris, L.(1981) Monetary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43.Henry, J.F.(1983-1984) On Equilibrium.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Winter, 6(2), pp214-229.

44.Hicks, J.(1935)A Suggestion for Simplifying The Theory of  Money, Economica2, February:pp1-19

45.Hicks, J.(1937)Mr. Keynes and The Classic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Econometrica, 5, pp.147-59.

46.Hoover , K.D(1984)Two Types of  Monetaris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XXII, March, pp58-76.

47.Hoover,K.D.1988.Money,price and finance in the new monetary economics. Oxford economic Paper 40: 150—167.

48.Johnson , Harry G.(1974) Essays in Monetary Theory,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49.Johnson, Harry G.(1961)The General Theory after Twenty-Five Years, The American Review, (51), pp.1-17.

50.Johnson, Harry G.(1972) Macroeconomics and Monetary Theory,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51.Kaldor, N.(1970)The New Monetarism, Lloyds Bank Review, March, pp.1-17.

52.Kaldor, N.(1985)How Monetarism Failed, Challenge, Vol .28/2, May/June, pp.4-13.

53.Keynes, J..M.(1973)The Collected Writing of John Maynard Keynes(简写为CW),London:Macmillan, XXIX.

54.Keynes,J.M.(1973)The Collected Writing of John Maynard Keynes(简写为CW),London:Macmillan, XXIX,P63-64.

55.Leijonhufvud,, A (1968) Keynesian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s of Keynes,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56.Leijonhufvud,, A (1968) Keynesian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s of Keynes,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57.Mayer, Thomas .(1978) The Structure of Monetarism, W.W. Norton & Company. Inc.

58.Meltzer, A.(1963) The Demand for Money: the Evidence from the Time Series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1,June, pp219-46.

59.Meltzer, A.(1969) Controlling money,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Review,May,16-24

60.Meltzer, A.(1978) Monetarist, Keynesian and Quantity Theories, in Thomas Mayer, The Structure of Monetarism,pp145-175.   

61.Patinkin, D.(1969) The Chicago Tradition ,The Quantity Theory and Friedma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 Feb, pp46-70.

62.Robinson, J.(1972) The Second Crisis of Economic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LXII.No.2

63.Tobin, J.(1969)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Feb,pp15-29.

64.Tobin, J.(1982) Money and Finance in the Macroeconomic Proces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14,No.2 , May, pp171-203.

65.Tobin,J.(1955) A Dynamic Aggregative Model,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3(April),pp103-15

66.Tobin,J.(1961) Money,Capital,and Other Stores of Valu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1,May, pp26-37

67.Wallace,N.(1988) A Suggestion for Oversimplifying the Theory of Money.  The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98.


[1]彼得.德鲁克:《走向下一种经济学》,载丹尼尔.贝尔等编:《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第16-17页.

[2] Keynes,J.M.(1973)The Collected Writing of John Maynard Keynes(简写为CW),London:Macmillan, XXIX,P63-64.

[3] 同上,p.89.

[4] 同上,p.76-77.

[5] 卡凡尔赫:《后凯恩斯主义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载保罗.威尔斯编:《后凯恩斯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p.23.

[6] CW,XXIX,P78

[7] 同上,p.80.

[8] 《通论》,商务印书馆,1994,第252-253。

[9] 同上,第253页。

[10] 同上,第253爷。

[11] Chick,V.(1983) Macroeconomics after Keynes,Oxford:Philip Allan,pp.15.

 货币理论的三种模式:凯恩斯、马克思与新古典(下)

[12]保罗.戴维森:《后凯恩斯经济学:解决经济理论中出现的危机》,载丹尼尔.贝尔,欧文.克里斯托尔编:《经济理论的危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第208页。

 

[13] 《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第256页.

[14] 同上,第260页.

[15] Dore,M.H.I.‘On the Concept of Equilibrium,’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Winter 1984-1985,Vol.VII,No.2  p.193-206.

[16]《 通论》,商务印书馆,1999,第305-306页。

[17] 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打印稿,2002,第134-135页。

[18] 《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2-133页。

[19] 同上,第133页。

[20] CW,XXIX,1979,P.81

[21] 《通论》,商务印书馆,1994,第181-18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7095.html

更多阅读

并购估值方法pe ps 案例解析PE并购退出的三种模式

     案例解析PE并购退出的三种模式  今年对于国内创投来说,是一个全行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年份。去年和今年初国内股市低迷不振,新股屡屡破发,国际资本市场则对中国概念股展开了一轮疯狂的“猎杀”。这使得原本指望投资和辅导国内

连锁经营的三种模式 店铺经营的三种武器

       对服装店的经营而言,店铺导购员的选择、商品的合理定价以及适时的打折促销是必须熟练掌握的三种赢利武器。   导购选择 贴近客户群   深圳的艾童在经历了开店之初的迷茫后,迅速进入了状态,因为她在店铺经营上比较

传统行业实现新增长的三种策略:做明天的生意

  金融危机,很多传统行业受到很大波动和影响,在红海市场,除了价格战、促销战、渠道战、广告战、互相爆黑幕战以外,难道就没有新的增长点吗?难道企业只能甘居平庸,无利可图吗?  事实上,在传统行业中要取得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吧),思维

CEO的三种境界:推销员、偶像到企业精神领袖

  一切都是表演,一切都是传播,一切都是艺术。在这个消费者民主日益扩大、传统雇佣关系的人身依附渐成历史的时代,每一个杰出的ceo,都应该是行为艺术家。  在企业Company史上,ceo行为艺术经历了三种境界:从初级阶段的现身说法的“推

声明:《货币理论的三种模式:凯恩斯、马克思与新古典(下)》为网友默吟尓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