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58同城 绍兴城与《兰亭序》
从诸暨的枫桥翻过一座“虎扑岭”,便来到书法圣地兰亭。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得到了印证。 我第一次去绍兴,大概是1973年,只是路过兰亭,从公交车里远远望去,只隐隐约约看到在竹林之中有蓝色亭子,虽然亭子有翘角,但是隐在竹林之中,显得沉静而庄重。如果这个亭子建在高岗上,便会“有亭翼然”,好像要飞起来的味道,极适合魏晋时期的那种思想和文化的飘逸及逍遥。 1987年我在诸暨县委宣传部任职后,才有机会陪同外来的客人到兰亭。不过那时的兰亭还较为简陋和幽静,兰亭、竹林、鹅池、曲水,以及临水相伴的陋石,我总以为那种气氛才适宜于喝酒、吟诗,放荡不羁,如果像如今这般的商业氛围,大概当时的王羲之们是不可能撰写得出“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种清澈亮丽的语言和骈文的。后来,又去过几次兰亭。我们的一些景点,老是画蛇添足,灯红酒绿,断绝了游者的联想空间,是不是应当记取古人的逸趣呢? 一篇《兰亭序》,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书法的高峰。在我同一些书法家的交谈中,对《兰亭序》中的书法之华美灵性、章法参落高格、布局洒脱秀逸是一致推崇的。“书法称绝于世,秀逸清朗,洒脱到了极致。一点一划尽现晋人风神,通篇笔墨清爽伶俐,雍容典雅;体态闲雅超逸;章法尤其绝伦,字与字之间毫无牵连,却又倚侧多姿,顾盼生情,一气呵成之痛快淋漓尽现其间,真是妙不可言!”我以为,这样的艺术神品,得益于当时远离朝廷的绍兴兰亭之小气候,得益于“暮春之初,群贤毕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绍兴兰亭之小环境,得益于用鉴湖水酿造的绍兴老酒为之推波助澜。崇山峻岭,远离宫廷可以敞开思想;天高气爽,同好论道可以尽情抒怀;临流唱饮,似醉非醉才可以走笔龙蛇。当时盛名的竹林七贤,在河南山阳的竹林之中,也没有写出流传千古的作品。所以,我一直认为,有绍兴,才有《兰亭序》。 一篇《兰亭序》,是当时文人思想的高峰。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是典型的动乱文人思想。政治家们打来杀去近三百年,文人们要适应战乱,适应朝代更迭。他们在战乱中感受到人生的短暂,生命渺茫,世事难以预测,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人思想的消极色彩,从而沉迷声色。这种思想的消极色彩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而带上了政治的色彩,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是,在《兰亭序》中,一反魏晋文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完全背离了汉代独尊儒术的正统思想,追求与天地、宇宙、大自然为一体的积极自由的灵魂空间,文人的思想达到了另外一种高度。 一篇《兰亭序》,也是当时地域性文学作品的相对高峰。综观全篇,文章朗朗上口,韵味非常。像“惠风和畅”“群贤毕至”等,是经常用来装点门面和书房的,篇中修辞上追求华丽完美,声律、用典、排比尤其出彩。且文章洞察时空,比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者不但抒发了对生命短暂的叹息,而且又表现出了作者寄生命与文学艺术,以无限的不朽艺术替代有限的自然生命,真可谓“诗酒岁年,山河大地”,八千岁为春秋!
更多阅读
怎么查看58同城应聘者的简历 58同城查看简历不花钱
怎么查看58同城应聘者的简历——简介作为招聘单位在58同城上发布招聘信息后,如何查看到应聘者投过来的简历,因为这样才知道应聘者是否符合要求,再决定是否发送面试邀请.怎么查看58同城应聘者的简历——工具/原料
转载 试论顾城的《一代人》 改变地球的一代人
原文地址:试论顾城的《一代人》作者:梦回唐朝朦胧诗无疑是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史上最值得关注也绕不过去的重要课题,其重要性在于,它曾以独树一帜的美学原则回应着那个特定时代的思想解放大潮,以它迥异于政治写作的诗歌话语和令人耳目一新的
58同城分类广告的“7剑下天山” 58同城分类信息网
只要客户签约订单达到3000-4000元以上(具体行业咨询业务人员),那么,他就会享受到如下的7大服务。(1)注册58VIP会员,取得58同城高级认证,赢得58同城以及网络用户信任。--信誉!(2)获得58同城网为您建设的企业独享网站,灵活自主操--(促销,与客户在
范曾散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谈战争与《诗经》
战争无疑是残酷的,古往今来任何战争都是极端的暴力行为。他是死亡的信号,而不是欢乐的节日。人类的历史,悲剧多于喜剧,而悲剧的主要内容则无疑是战争。《战国策》上有一则《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当时凭恃着虎狼之师的秦王想以五百里之
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加述考辨与《子夜》主题辨证·1 茅盾子夜摘抄
理事会上,笔者与钱谷融先生在一起,钱先生时年94岁。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加述考辨与《子夜》主题辨证2012年12月8日讲于中国现代文学十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