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3月23日)的《经济观察报》刊登的《尾货商意外的春天》描述了在这个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尾货行业的短暂契机。随着外贸活动的不断增加,国内市场也应时出现了尾货市场。笔者经过调研,尾货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原材料有剩余,多产生出来的尾货,由于成本已经计入总成本,所以这些多生产出来的尾货,基本上就没有成本。第二种是厂家在生产国外产品订单时有意识多做出来的。这部分尾货和正品在质量上没有任何差别,但是从商标的角度上讲,则是侵犯了商标权利人的利益。第三种是退换货导致的尾货。通常,消费者去淘尾货时,更愿意相信尾货是因为各种原因被下订单的品牌公司拒收的商品。尾货被宣传成订单生产厂家为了挽回损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的外贸原单货。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大势影响,尾货市场现在反倒出现了一个难得的春天。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买家出手更加谨慎,卖家的日子也跟着难过起来,于是国内市场上,爆单的产品比经济情况良好时要更多一些。尽管现在有不错的货源,但尾货商们仍然十分清楚,一些国际品牌的订单纷纷转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只要国外的订单少,爆单的概率就越小,货源也会跟着减少。未来,国际品牌尾货可能会出现断档。加之,从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产业一路呈现下滑趋势,中央政府也一直在倡导扩大内需,引导生产厂商出口转内销,借机走出一条自身的品牌建设之路。尾货商现在吃不下,未来就有可能饿得慌。
如今,满大街到处可以看到所谓的折扣店、尾货超市、尾货市场等,其场面之热闹,也让人费解,难道真有那么多不计成本的“原单货”,到底是品牌管理出问题了,还是生产管理出问题了。可以说,尾货是产业链的末端。末端的利润空间究竟有多大?利润究竟来源于何处?仔细推敲也不难发现其中的猫腻。以笔者曾经关注的国外某婴童服装品牌的来料加工渠道为例: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品牌商跟生产厂家的合同约定,品牌商会严格控制来料数量,有时候甚至一点不剩。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下,如果市场上还有尾货流入,只能是生产厂商在做完外贸加工之后,再以低档面料按原版图纸再做一批,贴上其他各种商标,低价卖给尾货商。按这种思路想下去,市场上流通的原单尾货,则应该大部分为伪劣假冒。
当然,现在经济环境比较特殊,尾货商遭遇春天也在情理之中。如果消费者每次都相信自己面对的是真尾货,则这个春天会更长些;否则,也不难想象,这样的春天会在某次真相大调查中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