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里,作者解释了经济学研究中的四种导致局限和矛盾的原因:假设条件的不现实性、外部问题的复杂性、变化因素的关联性和分析方式的局限性。其实,这四点只是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然会面临的问题: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因素只是我们在利用经济学解释经济现象或提出经济政策时遇到的内在局限,是经济学本身造成的,可是导致经济学非万能的因素不只在经济学内部,也在经济学外部。但我必须马上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外部不是指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公平问题,环境问题,公共产品拥挤问题,而是比这更重要的因素:经济学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这个说法可能太偏激,有点刻意上升到哲学的角度了,那么作者就稍微浅显的解释一下这些因素对经济问题的决策有何影响。现在,让我们回到文章最开始的那些问题:为什么格林斯潘不能像巴菲特一样有钱?为什么那些机构只给股民建议却不把那些能带来巨额收益的结论用在自己身上?其实,这个两个矛盾或问题实在是很没有意思,那只是作者为了吸引读者注意而故意引用的跟本文主题其实没什么关系的例子而已。开个玩笑,不过这个两个问题真的太好解释了:一格林斯潘的任务是利用经济知识给克林顿或布什提出经济政策的建议以及管理好重要的美联储——美国经济的重要命脉,而不是用那些经济知识赚钱,尽管他有这个能力,也不可能有这个精力,哪怕一个普通股民完全有可能比他花更多的时间在股市上。第二,那些机构的目的只是用他们所谓的金融分析来赚取“中介费”,把愚蠢的股民介绍给一家在他们看来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然后消失。当有人幸运的赚了钱时,他们会跳出来做广告:这就是我们的分析成果!如果不幸成为了像贝利一样的“黑色预言家”,他们会马上解释:中国的市场太不规范了,根本不能预测,我们的原理都是对的,只是用错了地方!从客观来讲,这样的理由其实真的不能辩驳,事实的确如此,中国的证券市场依然是不成熟和不规范的。但从良心上,我还是要对上当的股民抱以同情。
到这里,我们应该更加明白了,除了经济学内在的局限外,造成某些矛盾的主要因素还有:利用经济学的人不一定是为了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目的,而是为了其他——人都是“利己”的——在这一点上,经济学自己砸了自己的脚。我写这篇系列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各位对经济学有更为深刻和理性的认识,那么让我们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来:经济学是为了什么?按照主流经济学家对它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方式是选择,目的是使资源最优化配置。关于上述因素的最直接理解就是:有些人的目的不是最优配置稀缺资源,他们只是把经济学作为工具达到其自身的利益。
到这里,应该很多读者对经济学已经不抱很多指望了,因为它不仅被自己的内在因素局限着,而且被世界上最伟大的动物——人类利用着,从而从外部导致了很多经济学无法协调的矛盾。那么,经济学还有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经济学呢?又怎样解决这些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呢?让我们一步步前进。
关于经济学有没有用,笔者的观点是:经济学有用,至少在解决稀缺资源配置问题或社会总福利或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上是有用的,这点显而易见。没人会相信一个不懂任何经济知识的国家的人民会有怎样幸福的生活。但是我又必须说,它在某些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或者说它的使用范围有限。既然一提到经济学,人们的理解都是“钱的科学”,那么我也只好引用大多数人对钱的认识来认识经济学——经济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经济学是万万不能的。
在确定经济学的有限用途之后,请允许笔者提出几条自认为对待“经济学存在局限和矛盾”这一现实较为科学的认识态度:
1 承认“经济学有局限和矛盾”这一现实是最基本的应有态度,没有矛盾和局限就没有发展。
2 产生局限和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也很深
3 于是不要指望经济学能解决全部问题,哪怕最典型的经济问题
4 只要我们对待经济学有理性的认识,在利用其他科学的方法后,我们可以适当对这些局限和矛盾加以剖析和解决
5 无论我们怎样解决,矛盾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有选择就有矛盾,从这一点上说,经济学就是一门“矛盾选择学”
6 怎样选择资源配置不仅取决于经济知识,更多的取决于决策者自身意志
本着这样的态度,让我们进一步稍微抽象的解决一下问题:面对四个造成局限和矛盾的经济学内在因素,我们该做些什么?
关于假设条件的不现实性:假设条件的确不现实,但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分析问题的方便,至少它在完美经济模型的条件下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对于这个过于完美的结论,我们要做的是:尽力把假设条件和实际条件结合起来,要么把两者造成的结果进行对比,要么大胆把假设条件放开或改变成另一种条件,然后探究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结论会有什么惊人的突破。其实,近代不少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都是从这个角度开始考虑的。笔者在这里可以提供一些荒谬的例子:如果人们全是“非理性的,非利己”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怎样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呢?在信息不对称或者完全垄断存在的情况下,弱势的一方可以利用哪些经济知识来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如果没有货币,那么基于货币存在现实的经济学结论会有怎样的变化?。。。。。。
关于外部问题的复杂性:哪怕是最自私的经济政策决策者也应该考虑这个严重的问题,因为诸如环境破坏、公平失衡和道德伦理等问题到头来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决策者自身的利益,而且这个矛盾通常是只有经济政策的决策者考虑的。分析过程往往比作出决定更简单,在这样的前提下,决策者只有把经济学知识和外部问题解决方式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尽管最优配置只是相对的。尽管不少领导人对于身边的经济学家经常给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建议深为痛苦(一方面因为假设前提不同,另一方面也因为考虑的外部性不同甚至不考虑外部性,比如是否应该取消利息税),但那些领导人必须综合各方信息和利益,加以权衡,然后作出尽可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决策。在这一点上,经济结论似乎没什么太大作用也很容易理解,根据博弈论或政治需要可能更为必要。
关于变化因素的关联性:做出决策比分析过程更为困难一方面在于外部问题的复杂,另一方面在于变化因素的关联让相对简单的分析过程也不一定那么全面客观。如果说外部问题是主观的个人价值取向问题,那么变化因素问题就是客观的硬件技术问题。在笔者看来,可以试图用以下方式解决:从多方面考虑经济活动结果的影响因素,然后利用数学、统计学等工具将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建立动态的相关因素影响模型,把控制变量模型变为多变量同时变动模型。尽管这样做有些复杂,也有一定的困难,但为了使分析结论更加客观,是有这个必要的。有人对当代经济学(特别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过分向数学发展提出质疑,但在笔者看来,在某些研究领域,这种看上去过于细致的分析方式是有一定必要的。
关于分析方式的局限性:其实在解决上一个问题时,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建立动态模型可以使分析方式更加客观。笔者还想加上几点:重视从个量到总量的分析,在归纳和演绎的过程中是往往会出现逻辑矛盾的,这一点在解决外部问题上也同样有效;把一对不同的分析方式同时运用到同一个模型中,结论可能会更全面,也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不一定要从经济数据中得到经济结论,得到其他学科需要的结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就看分析者的视野能否放宽。
对于经济学的外部矛盾——人们对经济学认识的误解和利己的利用方式,其实我们已经有一些解决方式了:很多与经济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相继出现。就算是微观的经济理论也很少涉及到个人资源配置最大化,经济学更多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使全部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那些诸如在什么时候买菜最便宜,买什么金融产品最能赚钱等问题在传统经济学里是较少涉及到的,这就需要更为细致的经济学科分工帮忙。幸运的是,这样的细化专业和交叉学科专业出现了:比如个人理财分析,企业投资评估等。当人们把一切问题归咎于经济问题时,你的概念太抽象了,其实人们应该把他们的知识需求说得更具体一点:财政、金融、贸易、工商、房地产等等。其实这些经济学的下属分支可能才是普通老百姓更为关心的问题——所以希望读者能对经济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批评经济学者不那么有良心的时候也应该想到:他也只是从经济角度的分析,其他的因素是否考虑取决于他的个人爱好或道德水平,作为经济学家,可能他并没有为别人服务的义务:他也是利己的。
最后,让笔者回答一个读者一直想知道的问题:经济学的局限和矛盾到底是什么?到底有哪些局限和矛盾:
局限是:经济学只是工具,不是目的;经济学的许多分析方式和结论不能随意转移到别的学科或用于其他方面。
矛盾是:经济学里得出的结论不一定符合事实,就算符合事实,决策者也不一定会选择利用这个结论解决问题。
前面这两篇文章其实就是仅仅为了解释上述的基本问题。那么,对于具体的矛盾,我们应该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呢?请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