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珠三角困局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困局”论之一
研究“珠三角困局”,首先必须搞清概念,摸清“珠三角”根底,切不了半吊子说昏话,断章取义,凭空忖度,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探究竟。
“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2003年,又提出来了“泛珠三角”的概念。至此,“珠三角”实际上涵括了“小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三个不同层面既相互区分又紧密关联的概念。
一、珠三角概念溯源
旧称粤江平原。简称珠三角。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是放射形汊道的三角洲复合体。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冲积层薄,一般 20~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 米,成为中国重点围垦区之一。三角洲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最热的7月均温28℃以上。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天气最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在中国名列前茅。热带、亚热带水果有荔枝、柑橘、香蕉、菠萝、龙眼、杨桃、芒果、柚子、柠檬等 50 多种 。发展了桑基鱼塘、果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立体农业结构形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典范。有制糖、丝织、食品、造纸、机械、化工、建筑材料、造船等工业,有南海明珠之称。
二、小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三角”概念首次正式提出是1994年10月8日,广东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珠三角”最初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7个城市及惠州、清远、肇庆三市的一部分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东珠三角。后来,“珠三角”范围调整扩大为由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区域,这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珠三角”或“小珠三角”。“小珠三角”面积为24437平方公里,不到广东省国土面积的14%,人口4283万人,占广东省人口的61%。2003年“小珠三角”GDP总值达11450.9亿元(1383.5亿美元),占全国GDP的10%。
三、大珠江三角洲地区
“大珠三角”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指“小珠三角”和港澳,另一是指粤港澳。目前通常所说的“大珠三角”就是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8679万,2003年GDP总值3287亿美元。以经济规模论,“大珠三角”相当于长三角的1.2倍。
四、泛珠江三角洲地区
“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地域相邻、经贸关系密切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泛珠三角”面积200.6万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698万,GDP总值52605.7亿元(6356亿美元)。其中,9省区面积占全国的20.9%,人口占全国的34.8%,GDP总值占全国的33.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虽然经济发展强劲,但其中则存在着致命的危机。
五、三个“三角区域经济带”要放在一起研究
宏观观察和把握中国经济未来格局,笔者主要着眼于三个“三角区域经济带”的研究,一为主要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区域,二为主要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三为主要以内蒙古为核心的金三角区域。拿三个地区的发展来比较,如果只是想争当“龙头”,全无意义。但想观察一个地区发展态势,通常又不得不在比较中进行。所以欲研究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我们必须放在这三个区域和以这三个区域位轴心的泛区域中去分析、考虑,否则必然以偏概全。
2006年之前,珠三角与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两个地区,两者在面积、人口与经济总量上虽然无法直接比较,但从人均意义上对两者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专业机构研究表明:1997年以来,珠三角综合竞争力具有大起大落的特征,2006年以来,长三角的经济发展环境也隐现一些不健康的因素。2003年之前珠三角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尽管仍然高于长三角,但增长后劲明显不如长三角。特别是2006年以来,珠三角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局,2007年这种困局从表面上出现恶化趋势。2008年以来,政府迷茫、企业迷茫、专家迷茫而胡诌,舆论迷茫而乱语。
但是,就在珠三角与长三角的起落转承之际,以当今中国最为活跃的呼(呼和浩特)包(包头)鄂(鄂尔多斯)“金三角”区域在内蒙古乃至北方大地迅速崛起。在人口只有655.4万的内蒙古 “金三角”地区,2006年,GDP高达2710.22亿元(其中呼和浩特900.1亿元,包头1010.12亿元,鄂尔多斯800亿元),占到自治区经济总量的近60%,经济增速在近几年一直保持在25%左右,人均GDP达5193美元,站在了我国沿海地区的平均水平之上;财政收入387.82亿元(其中呼和浩特111.8亿元,包头130.12亿元,鄂尔多斯145.9亿元),占到自治区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7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一书中,在对200个城市连续5年的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后,呼、包、鄂三市并列为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