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培训演绎成精彩的故事
日前,受邀出席了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办的益策管理机构举办的2009培训课程采购大会。让我感触最深的,第一是益策公司的宣传口号“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第二是我遇到了非常喜欢的资深媒体人罗振宇老师。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却蕴含着太多的内容,而真正的内涵可能是需要在益策公司的课程中去体会。我把这句话拿来,演变成“从培训中学习培训!”。
在培训活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那就是课上学员感觉不错,甚至热血沸腾。课后感觉平平,一周后没有什么感觉甚至忘却。问题到底在哪里?也许可以罗列出很多原因,更有很多专家提出过权威的分析。今天我想借着罗振宇老师的话提出我的个人思考,那就是“让培训变成精彩的故事”,人们就不会轻易地忘记,并为他所用。
熟悉罗振宇的人都知道,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中国经营者》和《决战商场》两个栏目,由于他的主持,变得更有看点和味道。罗老师曾经是央视《对话》栏目的制片人,更是影响力巨大的《头脑风暴》的总策划。他的节目几乎我每期必看,他的才学和侃侃而谈的风采一直让人羡慕不已。在这次活动上有幸亲临现场目睹他的魅力风采,更是他的故事论让我浮想联翩。
什么是吸引受众的精彩故事?她有四个要素组成,那就是“角色分配、情绪、悬念、细节”。以一场足球比赛为例,如果你去看比赛录像,结果是知晓的,它已经毫无悬念可言,细节也许你也已经听说,对观众来说已经很难真正调动情绪。而亲临现场看实地比赛,一切都是未知的,每个部分都是构成这个足球赛事故事的吸引点。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培训课程看成一个故事呢?我们是否可以把培训课程演绎成一个精彩的故事呢?也许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思考一:如何看待学员、培训师、助教的角色分配。
谁是培训活动中的主角?有人说,那当然是培训师啊,否则企业为何要挑来挑去地找合适的老师来讲合适的课程。似乎这个说法也很有道理,但站在培训师的角度如果也这么想,那这个课程一定失败。因为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学员,培训师更多的时候应该是导演,偶尔也客串一下做演员或重要演员,有时还要跑龙套。培训师更是编剧,因为这个课程都是由你自己编写和设计的。成熟而高效的助教配合,则是课程开展顺利的有效保障。如果角色发生根本性的颠倒,那么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思考二:情绪是从哪里来的?
什么是培训活动中的情绪?它包括培训师的情绪、学员的情绪和培训现场的整体情绪三个部分。情绪是多元的,它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消极的东西,喜怒哀乐等都是情绪的范畴。而要营造培训活动现场的积极情绪,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培训本身的状态和调整能力,第二是学员本身的个性很被调动的程度,第三就是课程本身的内容和演绎的精彩程度。
思考三:培训悬念到底是什么?
在培训中我经常观察到这样一个情况,很多有受训经验的学员拿到学员手册时首先把它快速地浏览一遍。他们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既在看老师到底会来讲什么,这些内容是否是他所关心的,又在期待着很多他希望出现的东西。我们说成年人的特点之一就是目的性非常强,因此他们的诉求非常明确。
培训的悬念可能不是知识点的多少,而是知识点的新和深,以及如何有效的与实际的结合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这需要培训方法的合理应用和授课老师良好的职业背景及实战经验来支撑。
思考四:细节与培训效果的关系?
我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培训师在培训现场的每一分钟都是最重要的。而现在我要说的是,学员的每一分钟表现同样非常重要,甚至其重要程度超过了培训师,因为他们是主角。
什么是精彩?精彩是由各个亮丽的细节所组成的。没有细节的刻骨铭心,就会不存在“难忘”两字;没有细节的精心打造,就不可能有培训的趣味;没有趣味的培训过程,就一定是没有吸引力的培训,就更与精彩无缘了。而这里的所说的细节,更多的是指在培训过程中老师和学员的各自表现和相互的配合程度。
把培训演绎成精彩的故事,也许只是我们美好的心愿。要实现这个目标有难度但也是有可能的,这也是为何很多课程被人津津乐道的原因。而把握故事中的四要素“角色扮演、情绪、悬念、细节”,更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培训中学习培训!”。借此短文抛砖引玉,更希望朋友们一起来头脑风暴,分享你的观点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