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外包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电信管制政策调整滞后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一些重要业务如呼叫中心、IDC等需要利用电信网络信息传输平台开展业务,然而本质上属于外向型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主要针对本土市场的电信增值业务。依据我国电信管制政策有关规定,这些业务被看作是电信增值业务并实行许可和审批管理制度,业内人士认为这方面政策调整滞后不利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大规模发展。与此相联系,有关政策不允许已成立合资企业经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外资在我国设立离岸外包企业不仅要申请经营许可,还要有合资比例规定,不利于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在线服务提供中心并进行相关基础设施投资。
2.相关行业协会职能改革滞后
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企业协会(NASSCOM)”作为行业自治管理机构对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我国以原先政府机构对口建立的有关行业协会,虽然在推动行业发展做了不少有益工作,然而不同程度存在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问题,如何更好发挥行业协会对一个新兴行业成长促进功能仍有待探讨。与行业协会应有功能弱化或虚置状态相联系,政府主管部门对行业直接管理和干预较多,有时又出现越俎代庖和事倍功半情况。这些都涉及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更好界定政府、中间组织与企业职能划分等深层改革问题。
3.人才培养政策调整滞后
印度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扶持印度理工学院(IIT)这样教育机构培养行业精英和高端人才,还鼓励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这样民办教育机构大批量培养国际服务外包所需要普通人才,良好政策框架下教育机构与业内组织互动配合,在满足行业发展人才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出台针对性解决这一行业人才瓶颈政策方面比较滞后。以这一行业迫切需要具备英语能力和其他技能普通人才而言,虽然不同类型学校在招生和扩充专业方面做出一定程度响应,然而在如何通过有效政策调整推动相关人才培养仍有很多工作需要研究。
4.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滞后
印度1991年开始对软件与IT服务企业实行20年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免除企业所得税、进口资本品关税、采购国内投入品流转税等,优惠对象企业范围后来扩大到承接商务流程外包企业,实施平台从早期软件园推广到近年经济特区,目前仍在讨论2009年以后继续实施优惠政策问题。我国被认定为软件生产企业可享有增值税超过3%部分即征即退,新创办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享有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对专门承接信息技术和商务流程服务外包企业严格来说没有税收优惠政策。
5.十一个基地城市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十一个基地城市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规模、水平和方向各有特点,但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人才资源结构不尽合理。我国虽然拥有多所高校,具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但人才结构并不十分合理。以软件产业为例,目前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形结构,而软件人才结构则呈“橄榄型”,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严重短缺,属于产业基础的软件蓝领非常稀少,而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相对过剩。
6.布局分散形成的集聚效应滞后
产业集聚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服务外包也很讲究规模效应,但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缺乏规划布局引导政策,承接与开发大型服务外包项目能力不足,集聚效应受到较大制约和影响。
7.政策扶持滞后
服务外包的发展涉及到宽领域、多部门,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进行产业支持。从外包企业的工商登记政策、人才政策到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需要有一整套优惠政策对服务外包进行扶持。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配套的扶持政策,虽说目前我国都有政策支持服务外包的发展,但是这些政策仅涉及某一领域,加之有些政策(如税收)又无法落到实处,政策效应很难体现。
8.市场规范化滞后
我国服务外包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如外包服务质量的监控还不到位、服务外包合同还不是很规范、履行合同也不是很严格,缺乏行业标准,市场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