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分析
目前中国对欧盟的出口产品几乎都遭遇到与技术贸易壁垒有关的问题和障碍,欧盟的技术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措施,成为中国企业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欧盟的技术壁垒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中国各出口行业的发展。其影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生产标准差距大,出口门槛抬高
中国政府是出口商品质量和技术的把关者,从而淡化了企业作为标准主体的作用,致使许多企业只满足于达到偏低的企业标准。而《TBT协议》中规定国际标准为产品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这使企业要达到出口的目的,必须调整产品发展的方向去适应出口要求。这种情况在中国普遍存在,许多中小企业的生产标准不能与欧盟的标准相一致,产品只满足于自己较低的标准,这必然给出口带来巨大的隐患。
近年来欧盟制定的技术标准越来越多,要求也不断增高,中国工业标准约有70%到80%低于这些标准,是中国不少商品被挤出欧盟市场的根本原因。同时技术标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使得中国传统出口产品受到冲击,特别是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问题、纺织品染料问题、儿童玩具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等。有些技术标准甚至涉及到了生产加工的过程,促使中国许多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按照进口国要求的技术标准进行不断的改造。
(2)提高商品价格,增加贸易成本
欧盟制定的技术贸易壁垒外在地表现为各种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来达到限制进口数量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出口国要实现对这种技术贸易壁垒的跨越,就必须使其商品符合进口国的技术要求,这必然造成商品和贸易成本的提高。以中国出口商品的包装为例:欧盟对进口商品的包装都要求节约能源,易于回收、再利用和自然降解,保护环境,有利于消费者健康;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了包装的材料(如不含铅、汞、镉等成分),建立存储制度以达到饮料容器的循环利用等。对于中国而言,要想达到出口的目的,就必须使其商品包装符合各种各样的苛刻要求。商家要采取措施,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含量,更新原材料等。凡此种种都要增加投资,势必增加商品的成本。
1998年欧盟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中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商品包装进入其境内,使中国出口企业增加包装成本20%左右。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当中国所有出口商品包装都符合了进口国的各种技术法规、标准时,欧盟原有的技术贸易壁垒措施便失去了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欧盟又会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新的技术贸易壁垒规定,这又将成为中国提高商品包装质量即增加商品成本的刺激因素。因此,技术壁垒和商品的成本处在这样一个循环中:新的技术壁垒——高成本——更新的技术壁垒——更高的成本。
(3)引发贸易争端
目前TBT已成为贸易争端的重要领地。欧盟对中国的技术贸易壁垒更是层出不穷,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欧盟的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尤其是SPSL措施,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的重要障碍。居中国出口第一位的机电类产品受到欧盟在嗓音、电池污染、节能性、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限制,仅在2005年就有40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影响。欧盟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其环保法规也是世界上最严格、最完善的。纺织品和服装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日益受到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影响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技术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安全要求、环境保护和标签要求。其中“绿色壁垒”的影响尤为严重,覆盖面大约在15%,按照2006年出口计算,损失将近1500亿美元。中国是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国,玩具、鞋类、自行车、陶瓷类产品目前也受到严峻挑战。以陶瓷为例,与食品接触的陶瓷器皿最为敏感,这类产品中最突出的是含铅、含镉过量问题。欧盟修订并统一了陶瓷铅、镉的CEE标准,限制了中国商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