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才是推动群发展的 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无不希望自己的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中华民族自然也不例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对发展问题可谓是思之良苦,求之心切。毛泽东时代就提出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提出要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等等,可见,发展是当代中国最恒久最牵动人心的主题。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呢?发展的根本标志是什么?是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张?还是GDP的数字巨额增长?或者二十年后的各种生活用品现在都已做好,冰箱彩电挤破仓库?这些东西以超过人们正常需求速率的高速增长和过多生产不过象空气里过多的氧,土地里过多的肥,湖泊里过多的水,山上那些自开自落的花,大海里自生自灭鱼,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何干?如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去生产这样一些不为人们所需要的东西,那么无论是从人本主义的意义上讲,还是从环保的意义上讲,都是有之不如无之,确切地说,这类生产除了浪费资源和人的精力外毫无益处。

发展是否仅仅只是物质十二分的丰富,按人均计算全社会每个人都有两、三栋房子,各种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但是,如果人均日工作时间12小时以上,工作强度叫人精疲力竭,相当比例的人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条件下生产且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地主资本家的压迫让劳动者喘不气来,人们就业有就业的恐慌,存钱有存钱的恐慌,购物有购物的恐慌,投资有投资的恐慌,生活毫无乐趣,环境日益恶化,金融岌岌可危,持续发展无望,基本人权没有保障,人间关系充满倾扎,阶级矛盾日益激烈,大多数人对生活感觉不到幸福而更多感觉是痛苦和煎熬。这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呢?如果是,那这种发展是很令人恐惧的。

发展是否就是少数人住别墅、驾洋车、穿金戴银、吃喝玩乐、挥金如土,美酒佳人应有尽有?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几千年前的中华大地上就有人坐拥山川河流,“白玉为堂金作马”,饱食终日,穷奢极欲,美女奴仆前呼后拥,我们不能说那时候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三、五棵树不能代表一个城市的绿化状况,少数人的奢侈享乐不能代表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只看到极少数达官贵人的生活极尽荣华富贵,而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之水深火热和不堪其苦却视而不见,这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当今许多腐败官员与奸商合谋利用职权将国有资源和资产私有化,将国有土地商品化货币化而一夜暴富,其对财富的聚敛速度连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暴发户都叹为观止,象这种极少数人通过运作权力而不是通过增加有效劳动来实现对资源和财富的绝对占有量的突飞猛增是否能反映经济的发展呢?我们说这个世界上一切有用物品和有用服务的增加都是通过有效劳动的增加来实现的。一个社会的人们如果都去运作自然资源和政治权力来致富,对这个社会的有用物品和有用服务的增加不会有任何影响,它除了使社会财富在不同所有者之间变换所有权外,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毫无意义。这种并不提供任何创造、建设和有效服务而仅仅以某种特殊权力来实现对绝大多数人物质利益的侵害所换得的极少数人的生活水平飚升的所谓发展,只能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荒唐的一幕。仅仅拿几个贪官污吏的暴发来说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显然也是毫无说服力的。尽管近二百年来中国在经济上落后挨打是不争的事实,但此期间也总还有那么一些人是可以同国外的富豪们比富的。

我们说发展根本标志决不是粗放式劳动的数量增加,不是落后产业的产能的盲目扩张,不是简单的GDP数字的增长,也不仅仅只是某些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自然也不会是各类商品的奇缺所带来的心理“效用”的增加,或因自然资源耗费的增加和企业各种成本上升所带来的物价上涨,那种以牺牲绝大多数人利益为代价而换的少数人生活的穷奢极欲的所谓发展更是荒谬。发展是一个伴随科技进步和劳动有效值的提高而不断扩展和提高的资源有效利用过程,是一个珍稀资源的耗费日益减少和节约,而人们的客观需要日益在更多方面和更高层次上得以满足的过程。它不仅仅只是各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GDP数量的增长,更应是劳动与需要不断在更多方面和更高层面上的高度统一。

 红包才是推动群发展的 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

文明社会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满足人们多样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判断经济有无发展的真正标准也只能是全体民众的客观需要在更多方面和更高层次上的满足程度。权衡经济工作好与坏的根本标准,只能是全社会的劳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客观需要在内容、数量、质量、时间、空间以及轻重缓急次序等方面的吻合程度;权衡经济发展速度快慢的根本标准只能是人们客观需要在所有这些方面全面得到改善的程度和改善速率。如果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客观需要都全面得到了改善与提高,我们说经济发展了;如果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物质文化需要并无大的改善,我们说经济迟滞了;如果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物质文化需要不仅没有明显的改善,而且在许多方面尤其是生存环境等主要方面还大不如前了,我们说经济倒退了。

人们的客观需要是丰富多样的,它涵盖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人与自然、当前与长远等各个方面。发展不能只是单方面的或某几个方面的,科学的发展应当兼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局部需要与全局需要,生产需要与生活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眼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劳动工作需要与休闲娱乐需要,基本生活保障需要与高端享乐品味需要,创造物质财富的需要与维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高速发展经济的需要与持续发展经济的需要,经济增长需要与社会文明和谐需要等各个方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任何对发展问题的片面理解都是幼稚的。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人的客观需要还有正当与非正当之分,发展只能是人的正当需要在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的不断满足,而决不是一些人的邪恶需要的高度满足。我们这个社会是很复杂的,有的人有剥削他人的需要,有的人有抢劫的需要,有的人有坑蒙拐骗的需要,有的人还有吸毒、嫖娼、甚至杀人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是万万不能去满足的。如果一个社会在这方面不断使一些人的邪恶需要得到满足,那决不是社会发展的成果,而只能是社会堕落的象征。

什么是人的正当需要?一般地说正当需要是指人们各种需要中的那些既赖于生存与发展又不损害他人基本人权和经济利益的需要。同所有参照系的相对性一样,“正当”的参照系也是相对的。

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财富的增长呢?迄今为止的自然科学只是向我们证明物质不灭。任何一种物质财富增加都是以另一种物质财富的减少为前提的,金银的增加必以金银矿石的减少为前提,砖瓦的增加必以泥土的减少为前提,汽油的增加必以石油的减少为前提。有增必有减,增减必相等,这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人们通常只习惯说煤炭产量增加了,却避而不说煤炭的矿藏量减少了;喜欢说石油产量增加了,不愿说几座油田采空了;只对钢铁产量的增加感兴趣,但对煤炭、铁矿石的消耗不感兴趣;只将眼睛盯着一个个楼盘拔地而起,却闭口不言一片片良田从此消失。事实上,即使是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也同样有个野生动植物和土地肥力的减少问题,难道野生动植物和土地的肥力就不是一种财富吗?如此看世界,世界本无所谓的增长,人们通常所说的财富的增长严格地讲不过是人类的某种劳动在增长。除精神产品外,一切所谓的创造,不过是某些自然物质在人类劳动的作用下发生了一定的位置、运动、形态、结构、性能和功用等方面的变化而已,这种变化只有当它能有益于人们客观需要时才会有意义。如果自然物质在人的作用下其实际变化结果不但无益而且有害于人们的客观需要,那么,这类变化人们通常称之为毁损、浪费或破坏。所以,所谓的发展,既不是什么财富的“增长”,也不是什么GDP的数字飙升,而只能是人类有效劳动量的增加。至于那些以损有用紧缺之良田去盖空置无效之房屋之类的所谓财富创造,除了造成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外,于人们的客观需要何益?增加生产决不是人类劳动的终极目标,当然也不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目标,只有提高人们的福祉才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目标。不合人们客观需要的生产就是发展了、扩张了又有何意义? 一切与人们客观需要不相符合的劳动有之不如无之,与其将自然资源在不合人们客观需要的方向上作位置、运动、结构、形态、性能和功用等方面的改变还不如保留其原貌。美国的自然资源就不那么急着开采,谁能说美国的经济就不发展了呢?

 

二八〇八年三月十七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7555.html

更多阅读

什么是科学知识? 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它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人的知识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把社会实践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知识借助于一定的形式

古本推图里的推背之秘 古本里的孙悟空

因为内容太敏感.贴吧不让发,所以发在这里.推图有很多版本,现在流传的所有版本里最接近于原版的是彩绘版的推*图,但后来的推*图也大都是后来的易学大师在研究古版推*图的基础上,再根据上自己的推演,用比较隐晦比较文言的形式写作的.

声明:《红包才是推动群发展的 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为网友盖世袅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