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经济 2009年中国经济何去何从?3



系列专题:2009中国营销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回顾一下,既往三十年没有经济危机,人口红利是用之不竭的。出口一直是增长的,资源是低成本的消耗。未来三十年不同了,中国经济像西方经济一样步入周期性的循环。人民币长期看是升值的趋势,人口红利递减。中国商业环境发生了变化,对于企业的要求也一定是有变化的。

过去三十年中国企业是怎么成长的?是三个依靠的问题:

1、更多是依靠外部的机会不是内部的能力。

2、更多依靠的是个人的领导能力而不是企业的组织化能力。

3、更多依靠的是单打独斗的能力而不是战略协同的能力。

未来三十年一定要进入一个有序的状态,我们要考虑的是什么样的企业既能够度过目前的冬天,又能在未来三十年经得起经济周期的大风大浪,不断成长。结果就是只有规范化、组织化的企业。为什么要抛出这样的话题?这比眼前度过冬天更重要,如果不看到这点,往往会失去未来的意义。

这样一个危机,企业的生机在哪里?针对和君咨询的研究成果提这么几个方面:

1、体制转型机会仍然是存在的,并且是首要的。未来国企要从11万家减少到3万家。这种产权体制的释放,最后怎么样是难以估量的。对于民营企业未来的资源获取和能力的培育面临着巨大的机会。中国医药流通体系在药价中占的成本是30%—40%。中国如果没有很好的医药流通体系,医改是无从实施的,还有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体育、交通体制等等。

2、结构性机会,一个是产业结构调整,一个是城乡结构调整,消费结构调整,区域格局经济的调整。

3、创新性机会。一直在提创新,创新一定是一个机会。

综合起来,企业要度过明年的冬天,需要:1、控制财务结构。2、进行成本控制。3、提高组织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避免企业的风险,才是企业基业常青之道。

互动环节

读者提问:毒奶事件给大家普及了一个概念——危机公关,请问未来危机公关的走向,企业在危机管理当中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

郭志明:危机公关是一个手段,终点在于企业责任。毒奶事件唤醒了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建设,这是本。企业责任要从总裁、董事长开始观测企业责任到达的每一个环节,到员工甚至到终端供销商那边都要管好,才能谈危机公关。当然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说一年可以做出来的,是企业未来发展三十年的方向。

傅强:2008年是危机太多了,而且在“冬季”危机还会频频发生。这个时候与其想危机公关“术”的问题,不如找到本质,找到根本问题——企业整体社会责任的部署。  

读者提问:借用《新智囊》里面的一个问题:企业能不能向管理要利润?如果能的话,怎么要?在管理上企业能够做到哪些,应该做到哪些?

郭志明:我觉得是要以好的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激情,能激发的话管理就会产生利润。

孙孝立:利润等于收入减成本,收入从客户那儿来,管理可以降低成本。

 2009中国经济 2009年中国经济何去何从?3
刘庆钧:创造机遇,挖潜增收,增加企业的效益。金融危机也是培养企业的机会。

王颖:管理当然能出利润,但是这个话题层面可以再提高一点,企业不是向管理要利润,是向管理要价值。价值是一个立体概念,利润是平面概念。平面的利润加上市盈率才是价值的概念。这个观点基本上是一个商品市场的观点,不是资本市场的观点。

中餐馆培养一个服务员大概20天,实习的大学生都没什么兴趣。麦当劳培养一个员工4小时,大家都愿意去,还有免费的汉堡吃,也有了实习的经历。麦当劳的免费员工减少的成本也是利润。中餐馆靠的是大厨,靠的是个人的能力,麦当劳靠的是靠管理,组织的能力。

黄權藩:管理肯定可以出利润,我认为管理是做数学,做加减乘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把数字做好了就会有利润。

读者提问:冬天来了,对企业来说是困难、是挑战,对于咨询行业是不是一种机会?这种机会如何把握?开疆破土还是原地修炼,如何为走进春天做更好的准备?

王颖:咨询无非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企业出现问题肯定是对咨询行业的机会,企业永远都会有问题,所谓冬天是一个气侯概念,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问题。气温下降了,该穿棉衣穿棉衣,该进补进补。在危机背景下,大家不必夸大危机,但是大势的背景分析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样的战略机遇?战略咨询肯定是一个好选择。

从运营管理来讲,成本管理、现金流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这肯定是企业要考虑的。企业发展的时候是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需求比较旺,经济萧条的时候营销的需求比较旺,这时候产品的质量、促销的手段都是要考虑的。

人与文化肯定会产生新的需求。现在是出手笼络人的好时机,过去好多人找不到,现在国外很多优秀人才回到中国,正是一个储备人才的机会,藏人才也是冬藏的一部分。

读者提问:我是《新智囊》杂志的忠实读者。这么多年看《新智囊》受到很多管理启发。我从做媒体的角度也跟《新智囊》学了很多做媒体的方法和理念。刚才我特别同意傅总讲的媒体是要做服务。我想问一下当冬天到来的时候,传媒人怎么样给读者和这些企业提供服务?传媒人怎么过冬?

傅强:以前的传媒业更多考虑的是媒体的“体”,你是报纸还是杂志。很多人忽略了“媒”的含义。“媒”的含义就是传播,要提供的就是传播服务。我们作为管理杂志是有天然的宗旨,不为企业服务就失去了你的宗旨。智囊传媒是媒体也是一个中小企业,这个冬天我们感受到了很大压力,但也是我们出手的机会。企业有这个需求,我们现在最大的惶恐是怎么满足这个需求。我们真正内心不安的是我们做得不够好,还能做得更好,这是我们的心里话。

王颖:我们公司参与了很多新闻媒体转制的战略咨询,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中国媒体界的运作是一个体制问题,不是简单的市场问题。我们国家本身新闻管理体制上又想市场化,又不敢市场化,因为它与意识形态靠得很近。关键是是否把媒体看做一个企业。事业单位是国家养着,是党的喉舌,概念就变了。如果是企业的话,你要考虑挣谁的钱,是广告客户还是读者客户,要分析盈利模式。如果这样媒体可以改变的空间就大了。

读者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本次《新智囊》读者交流会暨“智囊沙龙”高层研讨会特别设计了调查反馈环节,共计有56人参与了调查。从反馈结果可以看出:

1.用沙龙研讨的形式进行回馈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式,希望能够坚持这种形式,为读者提供实用的话题和研讨。

2.有高达92%的与会者认为这个“冬天”对企业是有影响的。

3.有将近一半的企业认为“市场萎缩”是让企业感到最冷的部分,其它是“资金的不足”和“战略转型的困难”。

4.超过六成的读者认为沙龙探讨的话题对他们有帮助,有三成读者认为非常有帮助,很实用。

5.绝大多数企业对“如何过冬的培训”感兴趣并愿意参加,希望能够掌握“过冬宝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337758.html

更多阅读

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报告 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长江网讯】(瞭望东方周刊) 经济增长与否、经济增长快慢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程度,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总体幸福感的增长。“200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与推选活动近日揭晓,颁奖晚会于2009年12月2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

台湾社会将何去何从 龙井“领跌”,中国茶业何去何从?

   2013年的杭州“春天”,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   茶人们早已感觉到上天的暖暖美意,不仅仅是百花盛开,也不仅仅是笑容盛放,更重要的是,清明节前有两周的时间可以采茶,明前茶产量将大大增加,但是,很多茶农和茶商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西湖

当网购不再免税:中国SEO何去何从?

日前,武汉市国税局对著名淘宝商铺——“我的百分之一”女装店开出了面额430余万元的中国第一张网店税单,由此,网购市场“避税天堂”的美称正式成为了历史。与此同时,经过近十年的飞速发展,2010年的中国网购交易总额已达5231亿元,较上年

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安利将死?——安利中国,何去何从?

很荣幸,安利成为了我第二个预言将死的国际品牌,第一个我写的是悍马将死,现在悍马终于死掉了,但是安利显然不会这么快就死掉,毕竟这个直销模式的创造者,还有一成套系统完整的体系,从产品到品牌再到企业文化,都能够保证安利不死。所以看客们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2009年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增速放缓

系列专题:2009中国营销  世界领先的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行为调查机构Kantar Worldpanel中国消费者指数研究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艰辛跋涉,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实现了市场规模5%的增长,与08年15%的增长率相比,增长速度有所放

声明:《2009中国经济 2009年中国经济何去何从?3》为网友逆光向日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