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表现自己,喜欢与众不同,这些特征在一些新员工身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应该说本质上并没有错,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没有什么不好。可是如果做过了头,与现实环境和职场氛围格格不入,就会招致反感,甚至影响自己的职业进步。一个女孩参加一家企业的行政主管招聘,以优异的笔试成绩进入了面试。面试那天,她身穿一件略显暴露的休闲无袖衫,一条短裤和一双拖鞋,发型很前卫,晃悠着进了面试的房间。常规问题回答完之后,面试官礼貌地与她谈起穿着的问题。令面试官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女孩当即进行了反驳,振振有词地说:“我认为,过分修饰对招聘企业来说是种欺骗,现在坐在你面前的才是真实的自我!” 按理说,这个女孩说的不错,也很真诚,但是最后还是被面试官否决掉了。事后,面试官一脸无奈地说:“我在面试过程中经常遇到类似的应聘者,他们穿着很随意,发型独特,外表很酷,嘴里嚼者口香糖,时不时地给你说出一些强硬新奇的理论。我不怀疑这些孩子的品德与能力,但是,我担心他们没有办法融入公司的主流价值观,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源,也伤害了他们自己,所以只好作罢。”
![员工职业化素养培训 新员工职业化训练(11)不要让自己太另类](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48128621198.jpeg)
面试官的做法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做讨论,但是,如何融入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如何实现个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却是每一个新员工不得不思考和注意的大问题。所谓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就是社会、企业、团体、大众基本上认可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简单一点说,大家都说那个东西是黑的,你偏偏说它是白的,你就是另类,别人就会把你当成有“特异功能”的人,你就会“享受”特殊待遇,要么受到冷遇,要么受到排挤。那你说,那个东西确确实实是白的啊,我总不能没着良心吧!很好,有骨气!但是,此时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不硬说,让大家没面子,在心中保持自己的正确意见;二是走人,离开这个“黑”地方,到都说“白”的地方去。别的没有办法了。aihuau.com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个比较保守中庸的文化,初来乍到,谦虚一点,谨慎一点,多做一点,勤奋一点,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企业之间的文化不同,氛围不一样,要学会适应。在一个文化和风格相对保守的企业里,你的穿着打扮,你的一言一行就不能太张扬,太随意。反过来,在一家比较自由、开放、激情的公司文化氛围里,你要是太拘谨,别人会认为你没有新思想,没有活力。所以,要看清周围的主流心态是个什么样子,然后“随波逐流”才好。【案例】“怪才”杨名杨名在参加一家大型国企招聘中,以其博学、敏锐、新奇的观点与回答,顺利地通过了公司面试,面试结束时,招聘经理对他说了一句:“现在,公司正是需要像你这样富有创意的人才啊!”杨名喜出望外,并铭记在心。上班之后,杨名果然不负期望,在很多场合总是语出惊人,总是能说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意见来,有一天,公司内刊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怪才”杨名》的通讯文章,这下可好,杨名一下子终于以“怪才”扬名了。一年多过去了,善于创意的杨名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一些应该让他参加的会议却没有通知他,一些本来不是他发明的“异端邪说”也被莫名其妙地安在了他的头上,部门领导似乎对他有些冷淡,还有一些风言风语令他感到不舒服。更让他不安的是,一同来到公司一直默默无闻的小赵被晋升为主管,一连串发生的事让杨名有些郁闷。一天,与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师哥一起吃饭,酒过三巡,杨名说出了自己的烦恼,师哥带着几分醉意对他说:“你坏就坏在怪才上,难道树大招风,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你就不知道吗?”这之后,聪明的杨名有意地约束自己,努力适应公司的氛围,说话看场合,自己认为好的意见和想法,如果不适宜在公共场合说,他就写成书面报告呈送给主管领导。慢慢地,领导夸他成熟可靠了。不久,杨名协助部门经理出色的完成了公司新产品发布会的策划与实施任务,又没有多久,杨名被提拔为项目主管。现在已经是部门经理的杨名,谈起自己当初的经历时说:“我当时的一些言行和举动,在一些广告创意公司或者IT公司里很正常,但是,在我们这家老牌的国有企业里就显得有些另类。别人都说我学乖了,老练了,其实我是找到了自己的个性与公司氛围的平衡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就像客观规律一样是不能违背的,它们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左右着你的命运,它们又像超级气流,任何“逆风飞扬”就要付出甚至是惨痛的代价。整体来讲,事要做大,人要做小。你在大街上,越酷回头率可能越高;但是在公司里如果酷得太狠,你的信任度可能就会越低,这是新员工应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