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的这部拙著在去年底定稿就可以出版的,由于应某地邀请对当地一个商品交易市场进行规划及提供市场运营等方面的帮助,当时考虑,正好可以利用几年来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研究成果及心得,对外地的批发市场作一个个案对接。不想,又加上其它原因,这部书的出版耽搁到现在。好在书稿现已送到出版社,六年心血(不,应是七年了)算是有个交待了。
作为前序后跋,这里还是要再说几句。
一是感谢。
我感谢一直给予我支持的亲朋好友。从2000年决定做义乌市场这个研究时,六年来,他们给我鼓励、给我帮助。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这部专著。
我感谢义乌、义乌人民、义乌市场。义乌市场震撼了我,义乌商人感动了我,义乌给我写这部专著的广阔天地。只是令我不安的是,我一直感到对义乌市场成功之路、对义乌商人经商之道,只揭示了“冰山一角”,认识、研究的也是管中窥豹,或许也有不妥的地方。我期待着读者朋友的见教,我期待着有机会对义乌做进一步的研究。
我感谢给我提供研究便利和研究资料的人们。本书采用了部分研究学者、新闻记者的研究成果及新闻报道(包括图片)。可以说没有这些资料,难以完成我的工作。由于六年多来,我在义乌搬来搬去不下六七次,资料的丢失令我痛苦,也使一些资料出处包括一些资料的作者难以查找,虽然有“参考文献”附后,但还是遗漏一些作者姓名。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歉意。
二是希望。
我希望这部拙著能对大家特别是各级党政、各商品交易市场尤其是各批发市场建设举办者有启示、有帮助。斯如是,我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其实,义乌市场模式正在复制。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义乌人;哪里的市场发达,哪里就有义乌市场模式;义乌市场模式走到哪里,哪里便是市场红红火火。义乌市场模式在全国市场系统之中正大面积地被复印,义乌已成为"市场之乡"。
事实是,从我研究义乌市场以来,不断地接到去全国一些商品交易市场考察的邀请,也做了一些义乌办市场的经验与这些市场实际对接运营的工作,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这也坚定了我六年来研究义乌市场经验的信心。这也从事实上证明了义乌市场经验对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指导意义。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说,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到义乌来,要很好地解剖“义乌”这只小麻雀,认真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我希望能与大家作进一步交流。我的电子信箱是:XQJ1998@163.com
著者于北京
2006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