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半年多的坚持和等待,期盼已久的“辽宁省钢铁流通行业协会”总算经省商业厅的批复及省民政厅的正式批准成立了。这是我多年之后重新和政府打交道最为集中的一次了,尽管100个不情愿,但为了促成有利行业发展的这件好事,还是硬着头皮和这些“官老爷们”博弈着。其实谁也没有刻意为难我们,和同类的事情相比,我们的手续办完还算是快的呢。有啥办法?现在的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就这样,谁让我们自己总是“多事”呢?现在好了,扯皮终于结束了,该我们自己干事了。
刚刚成立的钢铁流通协会,应该做的事非常多,发展会员,壮大队伍;组织旅游,丰富会员文化生活;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协会的行为;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会员及行业的业余生活;请专家讲课,促进会员企业素质提升;协调金融部门关系,改善会员的融资环境等等。可做的事情千头万绪,每一项都很有必要,但我认为这些内容都还属于就事论事的性质。目前最为急需开展的工作,是着眼于全省钢铁流通行业的自身建设,进行深入的行业基本情况调查,真正搞清楚目前我省钢铁流通行业的基本情况。比如在建材、板材、型材、管材、优特钢等各个专业门类中,全省每年的市场经销总量是多少?本省及外省钢铁产品各占多大的销售比重?每个专业门类的领军企业(前三甲)都是谁家?各钢材现货市场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中的比重是多少?同类的问题全省及各市分别是怎样的情况?这些情况摸清了,我们就可以有条件进入更深层次的行业服务工作了。
比如,我们在对全省钢铁流通行业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各个专业门类的领军企业作为信息终端,在那里建立市场信息监测站,及时了解全省各主要钢铁品种的价格及供求动态,并及时在协会网站及内刊上公布,为会员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价格参考,同时我们也可随时为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提供经济决策的市场参考信息,协会自身也可在这样的服务实践中,更好赢得行业及会员单位的信任和支持。通过这样扎扎实实的工作,协会将进一步密切与各会员单位及政府经济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信息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这是一项非常具体、繁杂的基础性建设工作,要真正建成一个覆盖全省钢铁流通行业的权威信息网络,没有捷径可走。现实的选择就是,协会秘书处要充分依靠现有的会员单位,按各自所在的专业类别,通过“滚雪球”的办法,借助会员介绍、顺藤摸瓜的方式,了解到行业各门类的更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企业情况,然后通过逐一拜访,实现我们协会与行业真正的实力企业携手、共同促进行业发展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战略构想,需要秘书处首先以现有会员为基础,进行行业归类,分成若干门类小组,并确定各小组的组长,分别由各小组提出本门类的大户企业推荐名单,在秘书处的组织协调之下,发动各小组进行联络(相关情况秘书处要及时汇总),即扩大行业协会的影响,又密切同行之间的联络,形成良好的同行共赢的格局。由于这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先从会员相对集中的建材门类着手,重点突破,并按每个门类分别撰写出“辽宁钢铁流通分类行业发展报告”系列。该系列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分类行业的基本情况(年销售量及销售金额、品种结构、企业数量及大致分布)、该行业领军企业的情况、钢铁销售商与钢厂的合作情况、行业发展的情况及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和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我想,这件事可能是我们协会长期的一项基本工作内容,以后每年都应出一套这样的报告,形成协会的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工作模式。即可帮助会员更加清楚自己所在行业的基本情况,又可给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提供必要的参考。当然此项工作规模巨大,仅靠秘书处的专职人员是不可能完成的,要善于借助全体会员的力量。另外协会秘书处为保证协会工作的多样化,也需注意结合这项中心工作的展开,适当穿插一些其他的专题服务及文体活动,从而使协会的工作在不偏离主线的前提下,丰富多彩地开展起来。